陈丹青一个画家不会写生是非常危险的内含

面目全非的复制图像,长期塑造了中国画家在欣赏方面的“集体伪经验”。近二十年大量涌入的西方现代艺术也无非是“机器复制图像”,基于此一“伪经验”,创作中普遍的“图式化”、“广告化”、“卡通化”、“装饰性”、“工艺性”等等“伪现代”效果,乃为逻辑的结果。

今日中国画家人手一架照相机,加上一大堆画册与杂志。照相机加画册,是我们视觉经验的全部来源。换句话说,机器复制图像事实上支配着中国的架上绘画,而画家仍以可疑的方式思考“绘画”,还不知道这一思考的支撑点,其实并不是绘画,一个画家不会写生是非常危险的。

——陈丹青

Artist丨陈丹青

回到写生

文/陈丹青

在欧美国家的主流艺术中,临场写生已经过时了,如绘画本身,长期边缘,迹近稀有的行为。对应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整体形态,这种状况是合理的——在中国,两代前辈,以及当代中年写实画家的早期生涯,仍处于前现代、半现代社会。民国画家的遗留作品,九成是人物、风景、静物写生。留苏画家的课堂写生作业,则是封闭时期所有油画家研习技艺的范本。直到八十年代,写生,始终是油画无可置疑的要项,形同工作的伦理。即便革命年代,不同辈分的画家均以写生水准确认彼此的才华。而写生的价值甚至超越写生,籍以留存绘画最后的愉悦和自尊,抵御文化专制。日后的在野画会,及文革后第一代所谓前卫画家,其实是远离政治教条,沉浸于风景写生的那群人。

从八十年代开始,在未被觉察的过程中,写生的意识与行为逐渐贬值。除了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写实油画家长期不画写生。虽然所有学院至今排满写生课程,虽然将写生定为考核标准的传统教学从未更变,但所有人都看见,都承认,三十年来,全国院校师生双方的写生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这一写生实践的式微过程,部分也是合理的。它对应于开放以来美术形态的大幅度改观:长期归属政治教条的传统写实绘画,有理由被视为过时、失效;西方涌入的讯息、本土现代艺术运动,也促使传统写实发生溃散与分化。这种分化,部分映证上述欧美现代艺术的演变轨迹,其良性后果,是促成中国视觉艺术的现代性,非绘画艺术得以登场,逐渐终结了陈旧而单一的格局。

在当今中国视觉艺术的驳杂景观中,写生,确乎是次要的,局部的,被视为技术层面的小问题。它的价值,仅仅针对传统写实绘画的群体。在欧美,这类群体极其有限,是某一单元的小小分支。中国则不然:至少到目前为止,写实画家占据职业画家的半数,甚至七成以上;而因考试与课程接受写实训练的庞大学生群体,则全球居冠。这样一个超数量的写实绘画群体,与写生实践的严重缺席、写生教学的全面退化、异化,构成空前的错位。

这庞大的错位,受制于另一决定性变数:如所周知,八十年代以来飞速更新的摄影器材和电子图像系统,深刻地,近于取代性地,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制作过程,尤其是,改变了画家的观看方式。目前国内所能见到的架上绘画,从大型创作,到人物画,甚至风景与静物,九成作者全程使用照片。用照片画画、画面的图像化、图像与绘画混同,是当今写实画家共同构建的三部曲。因此,中国油画在过去二十多年出现一项难以命名的新种类:它反复宣称是传统写实,甚至是“古典风格”,同时,大部分作品公然基于照片,挪移照片效果,复制为画布上的“图像”。

陈述绘画与图像的关系,过于繁冗。要之,在图像时代,用照片画画,是当代艺术的莫大机遇,对传统写实,则可以是绘画的歧路,甚至绝境。二者并非无可通融,尤难厘清其间的分界。但是,写生,或用照片,将被引向截然不同的两种绘画。

用照片画画,起于欧洲十九世纪中叶。德拉克洛瓦、库尔贝、德加,是为先驱。其时,初期摄影于绘画大统丝毫无伤;中国在革命年代的宣传性油画也大量运用照片,但徐悲鸿、董希文、王式廓、何孔德等前辈的重要创作,莫不基于忠实的写生。

绘画的图像化,或曰图像绘画,大致起于普普艺术。其中翘楚,如安迪?沃霍到里希特两代人,开启了图像时代的绘画,绘画被赋予新的定义。二者对中国当代绘画发生显著而广泛的影响。方力钧、岳敏君,及稍后的景柯文、尹朝阳等至少十余位富有才华的具象画家,为本土提呈了众多语义清晰的图像绘画。

在当代欧美一流画家中,全程写生,忠实衔接巴洛克至十九世纪传统的画家,绝无仅有。最后一位吉珂德式的大师,无疑是鲁西安?弗洛伊德。姑不论弗洛伊德作品深刻的现代性,仅仅考察他的工作伦理——包括这伦理的持久与强度——倘若不是写生,他的绘画世界是不能成立的。因其作业的艰深与难度,在中国,弗洛伊德的忠实仿效者很有限,但却是本土写实油画家集体推崇的偶像,籍以佐证写实绘画之于当今的“合法性”。讽刺的是,认同弗洛伊德的群体所描绘的“写实”绘画,绝大多数并不源自写生。

或趋附暧昧的“当代”,或标榜可疑的“传统”,本土写实油画家大致分化为两组群体。前者使用照片,已结正果,不但无可非难,还应走得更远;后者使用照片,则抽离传统的文脉,篡改了油画的根基,理既难得,心亦难安——出于职业经验,大家心里明白:写生实践的长期匮乏,是当前传统类型绘画了无生气、僵滞不前的深层原因。然而久不写生,写生犹难:惟画布上的实践者才清楚,传统绘画真正的堂奥与挑战,真正的境界与化变,端赖写生。

八九十年代迄今,以风格化为标识,以图像化为捷径,试图摆脱“落后”的美术形态,渴望以所谓“中国油画”而获得假想的世界性承认——这股集体冲动,近期可能转为相对的理知。当年的弄潮儿大致进入中年末期,画作等身而图式穷竭,重复是厌倦的,后劲的匮乏怕是不争的事实。市场利益固然难以离弃,但略具自知的画家或许重又体验当初的茫然:我们画出的一大堆作品,确实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油画”,大家得意吗?我们是否比当初更为自信?

这时,面对民国画家再普通不过的风景静物画,未曾丧失天真之眼的同行可能会默认:这些画比我们所能记得的印象,更好看,更纯净,仍未丧失魅力。倘若愿意进一步承认,则三十年来,繁复庞大、招数百出的新油画,未必超越了这些简单而真挚的写生。就再简单不过的绘画立场,我们没有理由说,不用再像前辈那样,去画写生。

写生很烦,临场的写生,非常非常难。不必说巴洛克时代的鸿篇巨制,一幅印象派风景的难度,说句行内的实话,尤甚于一件挪移照片效果的中国式主旋律大创作。难度,并非艺术的尺度,却是无以回避而令人厌烦的问题:当我们集体性避难就易,用照片画画,时代变迁只是外在理由,而现当代艺术的种种新观念、新材料、新的价值观,足以引发油画家以各自的权宜之计,用油画材料做着不该是油画做的事,将传统写实带出游戏规则,游离于暧昧的状态。

写生与色彩、图式、风格化等等问题,亟待反省,但在目前,写生已难成为严肃的正题。它并不仅仅是重建与生活的联系,不是磨练技巧,更不是要大家再去画风景。它是一种立场和本分,是对传统之所以是传统的清晰确认,有如信仰。事实是,重拾写生未必挽救写实绘画,却可能将我们拖回几乎不会画画的境地。那时我们才会警醒:图式、影像、伪风格,已将我们远远带离绘画;诡谲的是,若干实践写生的同行也为风格化影响所左右,而激发写生的氛围,尤其是,一个可资竞技的场域,早已荡然无存。

既涉及具体而微的手段,又指向无穷的可能性,写生,开放给永无止境的观看,绝对感性,生猛,千变万化。这样的写生,在西方早已过时,在中国从未拙育。但写生不是观念,不是灵药,不像当代艺术或古典风格等等圈套,提供诱惑,给予方向,预先对艺术家承诺正确与光荣。在集体性机会主义的时代,写生是愚蠢而残酷的选择,无望回报。它只负责检验两件无法敷衍、无法伪装的事,绝对无法伪装:

你是否热爱绘画,你是否具有真的才能。

这项展览是刻意悖时的,是写实绘画的自我清理。它将我们带回绘画的起点,提醒我们,前辈,还有我们自己,曾经这样画画。我本人绝不自外于以上问题,我也画了二十多年照片。我愿相信,对以上亟待点破的话题,写实同行能够承受。更有待承受的是:无论就其整体水准还是它的属性,这一仍未停止扩张的写实油画群体,早已无可争议地边缘了。

请承认我们的边缘。对无限多样的当代艺术视而不见,是怯懦的。幻想传统写实油画的主流位置,尤其怯懦。就权力意识而言,承认边缘是不可忍受的;就艺术而言,接受边缘,是对自己诚实。眼下数以千百的中国写实画家,会比弗洛伊德在欧美世界更孤立、更边缘吗?值得省思的是,我们是否像他那样勤勤恳恳的忠实、像他那样骄傲?全然不顾上世纪在西方发生的事,这位老头子没完没了地写生,写生,就是他的骄傲。今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为弗洛伊德举办的盛大回顾展,我以为,就是向这种罕见的绘画的骄傲,予以致敬。

我们已经骄傲不起了。但我们有希望经由写生,寻获绘画的谦逊。不管画得怎样,不论怎样写生,我看见,参加这次展览的数十位中年画家,资历经已不浅,声誉或有厚薄,居然收起照片,摊开画具,对自己说:放老实一点,回到写生。

陈丹青写生视频教学

时长:32分51秒

xcm布面油画

xcm布面油画

对教育和艺术的反思

时长:50分15秒

End

往期推荐

?朱光潜: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她曾是外交部喉舌,但今天却痛批中囯现状!背后她竟在做一件惊天伟业!

?杜大恺:中国画的语言是一个系统?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刘巨德丨画贵思其一

?色彩的智慧:艺术家钟蜀珩作品欣赏

?德国短片《背影故事》,用6分钟浓缩一生,获得了三十三项大奖

?陈丹青:我最怕看见年轻人自卑,可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你越来越自卑

?华为陈黎芳:我们追了美国30年,还差两万五千里

?董卿:遍地的奢华与奇缺的教养(深度好文)

?莫言在日本的震撼演讲: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日本机场一个视频爆红!细致到“变态”的日本人,凭啥获13万人点赞??中国最任性的电视台,永远猜不到它要播什么,凭什么还能火23年?

如果喜欢本文您可以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文艺联盟丨理想国(Dreamland),

长按识别下方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区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mj/4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