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陈丹青如今这么多人读木心,我已满

10月17日,“看画与绘画——陈丹青个展”在深圳开幕,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往,但让他们颇为遗憾的是,陈丹青并没有出现在现场。最近一段时间,陈丹青都待在乌镇,为的是即将于11月开幕的木心美术馆。

木心先生去世之后,在陈丹青等人的努力下,先后推出了《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等书,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木心。不过主要还是局限在木心的文学成就方面。而木心美术馆的开放,则将让世人看到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实际上,能有一个自己的美术馆,也是木心晚年的愿望。年11月15日,陈丹青曾经把设计初稿带去给木心看,木心专注地看了很久,说“好漂亮的美术馆,我可以安心去死了”。木心美术馆已经确定将在今年的11月15日开馆。据陈丹青今年8月8日在首都图书馆《木心谈木心》首发式中介绍,木心美术馆开幕后,将推出三个展览,一个是木心老师林风眠先生的展览;其次是《新约》和《旧约》展览;最后是对木心有影响的德国人尼采的展览。

10月18日,在乌镇戏剧节期间,陈丹青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在热闹非凡的乌镇,谈到了木心美术馆和他这些人为木心先生做过的那些事儿。

  建美术馆

  “业余的人,做专业的事”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大家都很关心乌镇木心美术馆的修建,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陈丹青:我们现在已经确定11月15日开馆。目前美术馆的外观已经基本完成了,我们请的是贝聿铭的两个弟子做的;内部装置的部分是一个法国设计师做的,他们对木心有他们的理解,我需要有不同的对木心的理解。

南都:很多人对木心先生的了解大多还是在文学上,他的画有怎样的特点呢?

陈丹青:先生用的工具是水墨,但他不是在宣纸上画画,而是在光纸上画画。木心不是国画家,也不是水墨画家,他就是个画家。他也不是一个西画家,他不画油画,他画的那些小风景、中风景和大风景,笼统地说,叫彩墨画,工具是水和墨,但那不是水墨画,这跟他的文学一样,是很难定义的。

南都:在推进这个美术馆的过程中,你有遇到怎样的困难吗?

陈丹青:困难倒还好,我很幸运因为背后有乌镇在支持。对我个人而言是为了木心,木心是我的老朋友,他走了,那这些事情就需要我来做。在北京,有广西师大“理想国”支持我,可以帮我出版他的诗歌和文稿;在南方,就是乌镇。如果没有这两个地方支持我,我什么也做不成,我最多帮他整理些文章。

我的团队是非常业余的:首先,我自己本身就是业余的,我从来就没有做过纪念馆也没有做过美术;然后跟着我一起做的朋友更业余,是两位木心先生晚年的学生:一个是匡文兵,武汉来的大学生,他博览群书,他在帮助我;另外就是小代,他是贵州出来的农村青年,16岁离开家,一路流浪打工,19岁那年遇到木心先生,之后就一直陪侍他,一直到送他走。木心先生走之后,这些孩子也是忠心耿耿,这让我非常感动。现在整个木心纪念馆的布展,就是由小代负责的,他非常聪明,做得非常好;除了他们两位之后,还有一个是木心的小朋友,他会学钢琴;另外招的也没有一个是专业的。

  

内含一座图书馆

  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书目

南都:木心先生生前其实就知道美术馆这个计划,他对此怎么看?

陈丹青:他很乐意有一个美术馆,不然能把他那些东西放到什么地方去?对于任何一个创作者,总还是希望有人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希望有人能看到自己的画。所以做这个美术馆,最基础的原因,就是能有一个地方来放他的那些作品。木心的遗作里有好几百幅绘画作品,这些都从来没有在中国展出过的。

但这个美术馆并不只是展示木心的作品,从功能上来说,它就是一个美术馆,它会有自己固定的陈列,每年也会有一些临时展览。现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很多美术馆,其中不少是个人美术馆,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既有名画家,像李可染、刘海粟、吴冠中,甚至不少地方小画家都有自己的美术馆,这是好事情。包括文学馆也很多,像丰子恺、弘一法师的纪念馆。但是你可能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个人,既是文学家又是画家,这是木心美术馆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有美术馆部分,同时还有文学馆和图书馆部分。这是我目前觉得这个馆未来会很有意思的地方。

南都:图书馆的功能具体会怎么呈现呢?

陈丹青:很简单,光是《文学回忆录》里,他就提到了多位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所以我刚才说到匡文兵,他在网上搜购到了几乎里面提到的所有作家的作品,包括《圣经》,有清末明初的《圣经》。如果我们的搜购过程继续下去的话,这些书在图书馆都放不完。

但它作为一个图书馆,究竟是什么样的方式向公众开放,怎样去保护这些有着70年历史的旧书,也是我们要考量的。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想到一个好办法,能让大家看到这些东西。这个美术馆还是一个小孩,到11月15日才下地,它会慢慢长大,出来以后,要喂些什么,怎么喂,以后长成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那样的形式,因为那是国家财力和资源,我们目前还没有。

  

木心基金会

  “有余力的话会赞助其他人”

南都:美术馆是属于木心基金会的,基金会会考虑资助一些年青艺术家的创作吗?

陈丹青:我想现在最需要帮助的就是木心。他生前除了乌镇在支持他,为他送终,没有任何国家和机构赞助过他一分钱,他完全自己在创作。

帮助完木心之后,我要看看还有没有余力,因为我也没有钱,有钱的人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是到时候有人愿意拿钱放到木心基金会里,这样我才能去赞助其他人。你们现在想象木心时,觉得他已经是名人了,已经是大师大文学家了,其实并非如此,木心现在差不多跟你们一样,还是个雏。木心在56岁才恢复写作,之前因为政治运动,他的时间全部被报废了,直到晚年,他才像文学青年那样开始写作、发表,一直到死之前才刚刚有点名气,开始被人认知。

这也是木心美术馆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大部分个人美术馆都是已经功成名就了,无论是弘一法师还是丰子恺,他们都是成名之后才给他做了纪念馆。但木心直到84岁,大家才刚刚知道他。在东栅街上,有游客走过木心纪念馆,有心的人会问,这个人是谁啊?现在还是这种状况,等于有人为你做了一个纪念馆,但是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所以木心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南都:但现在也确实有越来越多人认知木心了。

陈丹青:三五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我已经很满足了。如果今年你告诉我,木心在全中国有一百个读者,我就欣喜若狂了;甚至说只有五十个读者,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现在远远不止这个数。最近刚出了一本书叫《木心谈木心》,是《文学回忆录》里我瞒住的一部分,有九堂课,总共两万多字,是木心谈自己到写作。初印了5万本,首印已经全部卖完了,现在还要加印。这个数目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期待了。

其实这样也不好,这是一件很不真实的事情。我也不太懂木心在写些什么,如果有五万个人懂木心在写些什么,这有点如幻似真。

南都:木心美术馆建成之后,还有哪些事情是你还要为木心做的?

陈丹青:他还没有下葬,个人总画集还没有出版,遗稿也还没出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都是细活,要慢慢来。

采写:南都记者颜亮实习生鄢婧雯程诗颖

  

年9月,木心应邀在陈丹青陪同下回国定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版《哥伦比亚的倒影》,其作品首度在大陆出版。随后又陆续出版了《鱼丽之宴》、《琼美卡随想录》、《素履之往》等系列作品。

年12月21日,木医院病逝。

年1月,木心在纽约讲课时陈丹青记录的笔记,以《文学回忆录》为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温故》第二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

北京占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今日鉴藏网联合出品

丨今日鉴藏丨瑞轩唯品丨

荐稿:zhanyuwhcm

sina.cn

让好的作品得以推广、流传

                







































白癜风精准检查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mj/4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