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达陈丹青谈木心活动回顾归来的局

归来的局外人

木心逝世四周年特别策划

普通话

中国

40min

彩色

两年半前,我们在乌镇与陈丹青先生聊木心时,他说:“我没有机会梦到他,都是一个瞬间,然后我就惊醒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鬼故事。”

一年后,木心故居纪念馆在乌镇东栅开馆。又过了一年半,木心美术馆在乌镇西栅开馆。这是这位年近九旬的传奇老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个展,也是他第一次作为一位画家走到国人面前。开幕式上,木心那凝望着世人的炯炯目光,仿若时空倒回至二十多年前他在纽约开办文学课的那个小屋里,他对陈丹青等学生惊讶地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是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先生已故四年后,我们才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现木心,发现他的文字、他的绘画,他的音乐,和他直至临终前仍深埋心中的文革梦魇。梁文道以“局外人”一词归结木心之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学的尴尬处境。陈丹青说,木心用他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同时又回避这个时代,用尼采的话说就是“克服”。

年11月,我们再次来到乌镇,来到他的故居和他的美术馆。可惜他不见了。当我们再次与陈丹青聊天时,他说他终于梦到木心了。此刻的他已然多了一份让灵魂安身立命的平和。

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木心已经“归来”?木心说,不,我是流亡到了中国。我的中国已经不再了。

木心逝世四周年,我们怀着一颗朴素之心回到乌镇,回到木心的原乡。重新发现木心作为一个“流亡者”的生命艺术。凤凰文化原创策划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年1月9日晚,于言几又北京中关村店放映。

而对于近来年“木心热”的兴起,陈丹青表示:“我今天很高兴陇菲来了、李静来了,因为年我第一次推荐木心的时候,中国知道木心的人很少很少。然后,他书出来以后,能看懂的人有限,说冷话的嘲讽的又开始出现了。所以谈论木心到今天其实都蛮困难的。通常都会说他是很小众的一个人,然后喜欢他的人谈起来又会说木心是一个矛盾的人,寂寞的人,但是对我来说木心就是一个很好玩的一个人。如果大家在江南生活过,或者对老一辈的江浙人有了解,你就已经看见木心了。”

而李静则表示:“木心最为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化重为轻,化大为小。所以,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小的美文作家,我坚决的不同意。往往这些人只看到了他轻的一面,却不知道他的轻背后提炼出来的那个重的无限之物。那个是需要每个人用自己生命的体验来感知的。”

同时,“中国文脉的断续”,也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陇菲表示:“一首序曲、一首歌谣、一篇诗歌,一篇文章就把这个‘文脉’接续起来了。木心大约就起到这样一个关键的梳理性作用。”

而陈丹青则觉得:“文脉还是断了。我的文脉不是指文学或者学问上的文脉,我指的是一种本来可以传递的,就像从祖师爷一直到曾孙子那样,一种传递的一种相似性,真的中断的非常厉害。中国不要说拍不出民国的电影,我相信20年后要演90后都演不像了。”

转自凤凰网

全程视频请戳左下角阅读原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3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