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写下一个故事
随着自己画画的深入,时不时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对画面的控制,正如英国画家佛洛依德说的:当画面快要完成的时候,画家最难把握的就是该不该收手。
佛洛依德画的人像
这个问题我也是最近遇到的,怎么解答呢?有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技法不足,不足以刻画深入细腻的画面,另一个就是接下来不知道该画什么了。在古典时期,不论是罗马人,希腊人,或者是文艺复兴人他们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绘画体系,这个体系简单的说就是写实,而写实的标准,每个画家又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不论怎么样,你很难找到他们没有画完的画,每一张拿出来都会让你感到兴奋,感动,而且他们好多有名的画都是年轻的时候画的,大致应该都在我这个岁数。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年轻的语境赋予了他们敢想敢做的冲动,但是他们好像又不自觉的投入到了那个标准的绘画体系上,而且这个原有的油画体系,话语权很重,导致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的绘画方式。有了这种成熟的体系,自然就会有一定的标准,而在这个标准的框架下,画家们也只有不断的去揣摩事物的本质,来不断的完善画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了三年,中间反复修改,直到他感觉这幅画可以完成了,所以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我刚开始说的,什么时候这张画就算画完了?是不是只有画完了才是好画?不画完难道不可以吗?
我的作品
这个答案没有标准,就像我这次画的这张画,我的同学和我说,画的可以了,水面的感觉也有了,整体的色调也不错,但是我就感觉不对劲,所以我不画了,一个是我画的不好,另一个就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样就算完成了。到了印象派,绘画的标准就开始变了,绘画也不再是定件,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太阳,他们开始发觉自己的内心,画自己喜欢的,无所谓画完不画完,然而这种方式放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梵高的素描和塞尚的色彩
如果你去看塞尚的画,很多都没有完成,甚至你能清晰的看到铅笔的痕迹,然后你看梵高的素描,很多也是没有完成的,就是简单的几笔,而这些作品在日后的20世纪引起了更大的绘画意识。梵高的没有画完或许是因为技法的原因,毕竟他刚学画,画的也比较憨厚和笨拙,在绘画上笨拙和憨傻的人,画出来的画也很朴实和敦厚,这种天赋式的笨拙,你学不来,我估计让梵高画法国的贵族,他可能还是有憨厚的感觉。
布歇《蓬巴杜尔夫人》
同样我们看过很多描绘法国贵族的绘画,比如布歇画的,蓬巴杜尔夫人,那是另一种精巧和别致,画的很媚气,也很有味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梵高的没有完成,而布歇的基本上都画完了,你不好说那个更好,各有各的美感。
毕加索《斯坦夫人》
毕加索画过一个叫斯坦的夫人,然后斯坦说:先生,你画的不像我啊,然后毕说:夫人,你慢慢会像这张画的,其中这张画毕加索画了一百一十遍,同时期的马蒂斯也画很多贵族的夫人,画出来的画面衣服破破烂烂的,那些夫人就对马蒂斯说:你画的也不是我们啊,然后马说:夫人,我在画一张画。这个又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你是在画像,还是在画画?我也画过人物,人像最大的特点不是在于画的像,而是能否画出来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个是精神层面的,往往人的这个精神动作就在一瞬间,你抓住了就把握到了,抓不住就流失了,如果按这个层面上理解,我能揣测毕加索画遍的感觉。
莫奈《鲁昂的教堂》
他是在捕捉那个动态,而反复修改的也是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就像莫奈画的教堂一样,过了那个时间段,光线变化了,他们就不画了,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把握那转瞬即逝的阳光,抓住了,就不需要画了,这个时候无所谓画完不画完。
毕沙罗俩张不同时期的风景
毕沙罗画过很多夕阳的风景,特别在他晚年,一个风景他画很多次,有的是夏天的,有的是秋天,在他的画里能看到人生,因为夕阳下的余晖也是一天中最后的阳光,从年轻时的暖色调,到晚年的冷色,这一切就好似人的一生。绘画,音乐,文学他们很多时候是相互影响的,舒伯特有一首曲子,叫做未完成的交响乐,就像未完成的绘画一样,我想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一样的,音乐家德彪西,也在同时期研究音色和音符。
塞尚给马拉美画的画像
晚年的德加爱写一些诗,然后就去请教文学家马美拉,我写的诗还有很多意向没有表达,然后马拉美说:先生,诗不是意向,而是字和词,说起了诗词,我们唐宋俩代的诗人就对于诗词有很深的造诣,而他们对于字词的考究,也是极为深刻,就像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那样,这种反复的推敲,不正是马拉美所说的吗?所以我有的时候就会想,标准的体系会孕育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那些非正式,或者说不标准的,才是真正能够推动绘画的,就像书法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陆机的《平复帖》,这些书法极品无法被超越,而这些文本都是非正式的作品。谈到这里我又想说,绘画画完也好,不画完也罢,完全在于你对于这个事物的看法,你认为表达的意思到了,就无所谓画完不画完,
年画的生日
白俄罗斯的画家,夏加尔画过一幅画叫《生日》,是画的,这个是他回到家乡,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她的女朋友叫贝拉,家庭条件特别好,父母也极力反对,但是她爱上了这个穷画家,然后带了一束鲜花,在房间里做了蛋糕和甜点,来看望他,夏卡尔高兴的就飞起来亲吻贝拉,我们知道人如果是沉重的,他飞不起来,但是如果他的心灵是轻盈的那么他可以飞起来,人的一生里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是轻盈的,他是一个爱梦的画家,他的一生都相信爱和梦,
年画的生日
年他之前画的这张画被他的画商卖掉,于是他又重新画了一张,年是一战爆发,他原本是要带着贝拉结婚的,但是被战争阻断,年苏联开始一轮文化革命运动,好多艺术家,文学家被迫自杀,他又逃离他一生挚爱的家乡。
《离开故乡{带着他的妻子贝拉}》
(在他的很多画里很多都是他和他的妻子)
原来家乡的小镇维台普斯克有22万的犹太人,但是在二战以后就剩下人,大多数人都被屠杀,年的时候他挚爱的妻子离世,他的一生充满着苦难,但是你在他的画里看不到,他的画里有犹太人每天要去的教堂,有拉小提琴的人,因为犹太人有信仰,他们相信既使经历再多的苦难,夜晚也会有小提琴的声音来安慰你。晚年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可以买到几千万,但是他还是在为孩子们画绘本,给教堂画花窗,如果按照原有的绘画标准来看他的画,那么你看不到画家的内心世界。正如那句话说的:你画画时的感受和心情要比画重要,这个时候无所谓画完和画不完,感觉到了,意思到了,其实就足够了。
精选美文
过年有的时候就是在装傻。
焦虑的原因,很多时候来自你的野心。
但愿看完的小伙伴可以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帮我告诉我原来的读者们小暄儿回来了,
我很想念他们!
现在能听到真话的时候已经不多了但愿,在这儿
让我遇见你
为你写下一个故事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的故事,讲到了哪小暄儿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