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第二画:《死亡的胜利》
《局部》第二集,陈丹青谈起自己在意大利的一次“无知游历”:去比萨斜塔边上的圣墓园寻找戈佐里的湿壁画,却意外地撞见布法马可的两幅大画《死亡的胜利》和《地狱》,当场“魂飞魄散”。
由《死亡的胜利》开端,陈丹青在《局部》第二集中谈早期绘画作品的元气淋漓,同时谈到油画和湿壁画在他心中的地位,以及中西方伟大绘画作品主题的差异。
无知的好处
我们今天到意大利去。这个意大利呀,有个比萨斜塔。大家应该都知道。斜塔旁边呢,有一个圣墓园,不知道诸位知道不知道。很惭愧,我不知道,年夏天,我走进这个墓园去了。
忽然看到意外的一幅大画,当场就是魂飞魄散。
我自以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我都知道。大部分也都看过,怎么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幅大画。所以这个呢,就是无知的好处。
你熟悉一个画家,终于有一天站在他的画面前,那是一种大快乐。你完全不知道一个画家,也不知道这幅画,忽然给你撞见了,我觉得更是一种大快乐。
那种欢喜快乐,你忽然会回到小时候。小时候的大欢喜、大惊讶,其实最珍贵。
所以我请诸位,好好保留自己的孩子气,如果你有的话。
湿壁画的魅力
岔开去,讲个偏见。我以为欧洲最好的画呢,不是油画。可是油画呢,因为好传播,画册里头,就流传到世界各地。因为我们都是在赞美油画,看的也是油画。其实最好看的,欧洲的画是湿壁画。那就像中国的绘画,最好看的真是魏晋唐宋那些工笔重彩画。可是工笔重彩传世的太少了,数不出几件。
湿壁画在意大利,那就几乎数不过来,太多太多。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都在各地的教堂里。你要是能够去看,你差不多半生都看不完。各个小城市都有,只是干透了,岁月的包浆,我觉得比当时还要好看。
那么现在大家看《死亡的胜利》,上头画着什么呢?画着棺材,画着死人堆,画着那些贵族的男女在游冶。在宴饮,在树林子当中。上端呢,少不了要画意大利壁画,那些飞翔的天使。
他画完这幅画几十年,欧洲就发生了著名的黑死病,瘟疫。据说瘟疫过后,人们庆生,忽然注意到这幅画,大为崇拜,就在《死亡的胜利》尸体堆旁,大家就狂欢,吃喝玩乐。
那么我们再看《地狱》。地狱呢,当然要画着油锅啊、毒蛇啊、巨兽啊,在吞吃那些下地狱的人。此外还有大群的圣徒、判官、军队、杀头和将要杀头。人堆里牵出来将要杀头,然后妇女纠结成一团,非常恐惧。我想古人看到,这个画会吓得北京话讲叫“肝儿颤”。
生猛的早期作品
早期的作品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意?因为它要面对两个历史任务,也可以说历史的机会。什么机会呢?
一个是新的主题。艺术的素材,从古到今,就天下就那点事情,但是主题不一样,尤其形式不一样。你找到一个新的说法,你立刻就要找新的形式。所以所有早期的作品,再幼稚,它有原创力。
第二个就是工具,你比方湿壁画,湿壁画整个历史,我不清楚。但是到了乔托那儿,湿壁画开始有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表达新的主题,因为新主题新工具,它是个互为因果的关系。
早期的作品都很简单,但是生猛;都很幼稚,但是天真;然后都难免粗糙,但是精力饱满。用中国的古话,就是元气淋漓。
要论黄金时代,大家都会公认,唐宋的敦煌壁画最好看,成就最高。可是如果要论元气淋漓,要论动人,要论想象力,要论生猛,我们都会喜欢北魏的壁画。
北魏人你去看他的画,一条腿一个胳膊都画不准,远远不及唐宋人。他们还不太懂画,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是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所谓文化教养。而是直觉,而是本能,而是那种最最新鲜的感受力。我甚至觉得就是一种可贵的无知。
中国的绘画文化
不是《死亡的胜利》
最后说个现象,布法马可这两幅大画,画到尸体、画到棺材、画到屠杀,这是西方一再一再出现的主题。在各种艺术里面,一直到今天的电影,大家会很熟悉。他们不避讳这些恐怖的景象。
那么罗兰·巴特,说过一句我很难忘的话。他说,尸体作为尸体是活生生的。中国人呢也画鬼神,也画妖怪,还有专门画鬼神的画家,叫罗聘。但是我看了他的画,一点不害怕。我害怕敦煌那些无名画工。北魏时期,画那些鬼追着活人,我一边临一边害怕,吓得肝儿颤。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画棺材不画尸体至少我没见过。美术史家可以指点我。也许有哪幅画画了,我会认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这里面透露一个不同文化的一个差异:对死亡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然后对艺术的看法。
我这里有一本欧洲人拍摄的早期的摄影,里头全是尸体,有名人、雨果、罗丹、普鲁斯特这些人,也有有钱人家的小孩儿,死婴都有。
如果大家不忌讳,我可以选一课放给大家看看,如果大家觉得忌讳我就罢休。因为我们中国的绘画文化,绘画传统,是《千里江山图》,不是《死亡的胜利》。
(文章转自网络,所有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均归原版权所有人持有!)
东方神画美术教育,由美术教育家刘芯芯于年创办。是集教育培训、教育研发、书籍出版于一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性美术教育机构,隶属于东方神画艺术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神画美术教育以“探索与发现、想象与创造、自主与协作”为核心,以“注重技法,更重创造”为教学理念,凭借独创先进的教育方式、卓有成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的教学研发理念、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专心致力于美术教学和美育研究,学生进步迅速,教学成果斐然,广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十几年来,东方神画美术教育在儿童美术及视觉艺术教育领域独辟蹊径,将现代美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整合,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主要面向3岁—15岁年龄的学生,研发出最适合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原创教学、原创技法,班级类型包括:儿童综合视觉艺术课程(常规班)、假期集训艺术课程,特色主题艺术课程等;门类上分为:美术和书法;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线描、彩笔、水粉,连环画创作,写生,素描,油画,动漫,泥塑,色彩构成等。
此外,东方神画还会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考级考试及各类国际国内一流比赛,举办东方神画艺术节,艺术游学,大型户外写生等艺术实践拓展活动。学校拥有一支具有高超研发能力的教学研发团队,在现有丰富课程基础上,仍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大胆创新进行新课程研发。
我校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规模的青少年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并将学生优秀作品结集成书,于年出版的《东方神画?连环画课堂》西游记1-6册,《东方神画?学生作品集》系列丛书计划共八套24册,已出版线的散步--人物写生1-3册、静物写生1-3册,色彩的舞蹈-花卉篇也已进入作品整理阶段,也即将出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