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设立摄影人文奖的初衷,阮义忠说:“任何摄影手法,只要表达出对生存环境的珍视、对人间事物的关怀,都是富于人文精神的。个人从拿起相机的那天开始,始终如一。摄影增加了我的生命宽度,我也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它多尽一分力。基于许多朋友、学生的鼓励与支持,我决定成立一个摄影人文奖,期望对目前摄影表现失衡的状况稍作平衡。”
文
李静、张娥
图片由阮义忠摄影中心提供
年,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的书架上,陈申无意间翻到一本叫做《当代摄影大师》的书。翻了几页,不禁为之叫好,看到作者是阮义忠,他就在想阮义忠是谁。经过一番打听,他才发现阮义忠在台湾已经很有名。为这本书出简体版时,这名中国摄影出版社的编辑还没见过阮义忠。
22年前,画家陈丹青去美国,旋即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世界摄影集与摄影展览中,他“被震撼、吸引,然而也迷失其间”。上世纪80年代末期,陈丹青偶然读到一本署名为阮义忠的《世界摄影大师》。“详读其中每一篇文章,仿佛聆听教义、加入党派。从此,摄影成为我在绘画之外的‘第二信仰’,在绘画的门户之外豁然望见另一宽广的视界。”阮义忠成为陈丹青口中“一位令人心悦诚服的老师”。
《当代摄影大师》
年,北京紫禁城国际摄影展期间,阿城第一次见到阮义忠,作家对摄影师说:“你也是我的摄影启蒙者!”
阮义忠所著之书《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曾是内地摄影艺术家们艺术懵懂期的枕边书,很多人因此知道他的名字;阮义忠所办的《摄影家》杂志,不仅将西方摄影大师介绍到中国,更让吕楠、荣荣等一批重要摄影家走红国际;阮义忠拍照,坚守传统摄影,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台湾“乡土情结”或“乡土意识”。
《台北谣言》系列
“可以说,阮义忠部分地改变了中国摄影一个时代的景观和面貌。而从历史的维度上看,他恰好处在一个中国当代摄影演进的时空转捩点上。”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关于阮义忠的展览这么评价他。
华人摄影圈的伯乐
年,吕楠坐了两天的火车从北京赶到广州,用了别人的边防证才得以“偷渡”到深圳。在阮义忠下榻的旅馆中,两人第一次会面;吕楠把自己的样片摊满了旅馆的床,阮义忠从中挑选了一些,并带回台湾。后来,阮义忠在自己创办的《摄影家》发布了吕楠拍摄的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的作品。这是吕楠首次得到专业摄影杂志的认可,继而,名扬海内外。
《北埔》系列
多年之后,吕楠需要重新建暗房,他向阮义忠发了一份长达两三页的传真求助。他需要放大机等专业设备。吕楠还记得,自己手上的最后一张纸刚刚传真完,阮义忠就打来了电话。两个星期后,德国凯撒牌放大机寄到了,打开包装时,吕楠发现阮义忠还专门为他准备了备用的保险丝和灯泡。
吕楠告诉记者,这件事之前的一次闲谈中,阮义忠无意间说自己的莱卡相机坏了,去修太贵了,还不如买一个,但最终还是没有买,一直在用尼康相机。“那套暗房设备的投入可以买很多个莱卡相机了。”吕楠说。
十多年后,吕楠还在使用这些设备,保险丝从来没有换过。
《摄影家》
年,阮义忠在台湾创办了中英文杂志《摄影家》杂志。从年到年,杂志一共出了62期,成为了摄影家们的“伯乐”。从组稿、挑选照片,到杂志设计乃至和印刷厂的沟通,都是阮义忠一个人做的。荣荣、刘铮、黎朗等摄影家,在《摄影家》发表作品后,逐渐被西方认可;此外,那些掩埋于历史中、不为人知的老摄影家也因为阮义忠的发掘而浮出水面。
温暖的台湾社会记录者
年的台湾旭海,10多个或穿短裤或穿长裤的孩子站立在地平线上,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一位男孩身上;那个男孩距离地面几尺,正在空中翻跟斗,犹如一只倒立的青蛙。
陈丹青尤为欣赏阮义忠的这张摄影作品。一次,他问阮义忠:“那幅照片,是上帝为你摁的快门吧?”
阮义忠想了一想,随即露出只有艺术家才有的率真笑容,连连点头。
《人与土地》系列
年,阮义忠奉命记录台湾的海岸沿线,误入一片军事管制区,无法从一个村子通过。这里原本是一个土著小村庄,因为军事管制的到来而失去了自由进出的便利。阮义忠拿出公文,最终被放行——前提是交出所有的拍摄设备。就在一瞬间,阮义忠看到在海边游戏的这群孩子,他被震撼了。想到这辈子无论如何不会再有机会到这个地方,阮义忠冒险按了快门。
透过那个翻跟斗的男孩,那些徜徉于天地间的孩子们,人的生老病死、子子孙孙的轮回在这张照片上都能找到。
阮义忠说:“我同意陈丹青所说的上帝摁的快门,是因为没有事情发生,再了不起的摄影家也是拍不出作品的,摄影就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作为摄影家,要随时准备好接这个礼物。”
年轻时期的阮义忠
年,阮义忠出生于台湾宜兰头城镇。从19岁开始,他便为台湾重要的文化刊物《幼狮文艺》画插画,少年得志。后有在《汉声》杂志和电视纪录片《印象之旅》的工作经历,令他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摄影界人物。
阮义忠也是少数几位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以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专注地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受到海内外瞩目。获得台湾“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人文奖时,阮义忠的得奖评语为,“用镜头对着大部分人的眼睛,凝视台湾即将逝去的人文价值,在逐渐物化的环境中,重新唤醒宝贵的记忆。”
《八尺门》系列
回首曾经与摄影打交道的几十年的经历,阮义忠用了“甜蜜”这个词。他解释说,甜蜜可以用来形容恋爱时的感受,摄影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幸福感与之相近。“摄影给了我那么多,现在我在想为摄影做点什么,再用摄影的专业做点什么……”
今天(6月1日)启动的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也许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阮义忠摄影人文奖
终审评委:阮义忠、陈丹青、吕楠、布莱恩·坎贝尔
初审评委:秦伟、沈昭良、晋永权、颜长江、傅拥军、严志刚、任悦
评选说明
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设为每两年一届。第一届于年6月1日启动征稿至9月30日24时(北京时间)截止。经由初审7位评委、终审4位评委而最终选出获奖者1位,并授予10万元整人民币(税前)的奖金。评选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最终选出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获得者一名;人文奖前三名将获邀参加颁奖典礼;所有环节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征稿细则
①不限地域,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人摄影师均可投稿;
②不限年龄,符合当地法律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均可投稿;
③富于人文精神的摄影作品,包含纪实摄影却绝不仅限于纪实摄影,任何摄影手法,只要表达出对生存环境的珍视、对人间事物的关怀的摄影作品均可参加;
④每组作品须提交20-40张照片、创作自述字内、个人简历字内,均为数码档案形式;
⑤截稿日期:年9月30日24:00(以北京时间为准)。
⑥注意事项: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终审评委、初审评委及组委会人员的直系亲属谢绝参赛。
征稿平台
①人文奖官方邮箱:juanijongphoto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花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