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家在中国地区做成功靠什么?靠营销、靠品牌、靠渠道革命,这两年终于有企业家重新把注意力回到了生产线本身,回到了社会本身,回到了工具本身,这是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吴晓波
作者:吴晓波
转型升级,几乎没有一定之法,是一个企业家自我创新、自我革命的过程,是企业家不确定性的重要体现,转型升级的压力来自于整个市场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变化所带来的结果。
就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摘选了吴晓波在某次活动上的精彩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如今的世界,是一个跨界竞争的世界。
做水饺的敌人有可能不是同行,而是电商平台,如饿了么、美团,因为有了饿了么、美团之后,大家都点餐了,速冻产品、方便面就没人吃了。
而过几年后,美团表示最近这段时间南京、上海、杭州、北京的订单量下降,究其原因,才发现原来竞争对手竟然是共享单车。因为有了共享单车,大家不再叫餐了,而是骑车去吃饭。
02所有产品,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比如美国最近推出一款白衬衫,用纳米材料制作的,早上穿,到了晚上这件白衬衫会告诉你,今天走了多少路,心跳最快的时候是看到谁,一天的卡路里消耗是多少…衬衫变成人体管理的窗口,所有产品在今天都有可能被重新定义。
03未来中国很多大型品牌,都被彻底击穿。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未来中国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无数个小品牌,小众品牌、圈层化品牌会成为未来中国消费者的主力模型,而这种模型将建立在小创业和大制造的基础上。
04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讲生产线管理,大家都说资本运作、品牌经营、销售渠道、互联网电商冲击,所有概念都是工厂厂区以外发生的变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但是就在过去两年里,工厂管理重新回到生产线。
广州白云机场如今70%的广告内容都是家居全屋定制,柔性化生产在今天是中国实体经济变革的第一条道路。
过去两年多实践里,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和制造模型在传统制造业里基本得到了实践,传感器技术、3D打印的技术、人机协作的技术等等,都为制造业的生产线革命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05海尔、小米这两家企业是中国实体企业中在今天跑得最快的。
快在哪里?中国地区今天正在发生的对全球制造业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管理思想和组织变革的理论,未来出现的景象是,可能没有一个公司会超过一万个人。
大型公司在未来或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每一个劳动者将回归为创造的主角,工厂所有资源和能力通过平台化的方式与全球进行分享,组织变革对企业带来的颠覆力和风险是最大的。
06美国最赚钱的行业是律师,律师行业最赚钱的是破产律师,IBM有一个产品叫Watson,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Watson把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所有跟破产有关的判决案全部记下来,你只要面对这台机器说我有多少钱、现在欠多少钱,我要申请破产,这个机器律师会给你提供最确切的律师建议。
精算师、律师、教师、医生等传统意义上认为非常高尚且高收入的行业,未来很可能都被机器替代。
07之前我去汉诺威的时候,整个德国企业界对中国企业家朋友非常陌生;今年我们去,德国人不欢迎我们。
因为过去一年中中国人收购了多家德国工厂,其中很多是隐形冠军。
记得我4月份去的时候,中国领事馆商务处王参赞说德国政府刚通过一部法令,严管国际资本对德国公司的收购,特别是中国对德国公司的收购。
不管怎么样,中国企业利用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人民币泡沫所形成的资本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并购和降维打击的方式,获得制造环节的核心能力,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
08保时捷加工厂今天所有的零部件部门库存是零,因为有了工业云的计算,整个工厂已经不需要任何库存。
当生产线柔性化以后,用户关系通过柔性化的方式、通过C2M或B2M来完成,未来所有工厂的效能会得到极大的改造,工厂在扁平化、人机协作和信息交互方面会得到极大的改造,这个变革是一次真正的工厂革命。
中国在需求端的推动和变革,不同的制造业大国正在把全球制造的价值链彻底打散。
09中国政府正在把人民币泡沫向全世界输出,提出一个伟大的战略——“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也正在把人民币泡沫向全世界输出,叫做消费升级。
最近中央政府对一些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了限制,主要限制三个领域,一是不动产,二是娱乐行业,三是体育俱乐部,这三件事都涉及到内贷外投。
但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中国政府采取非常积极的姿态,我们要用人民币的泡沫去淹没全世界,让全世界共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承担压力。
10从今天的技术变革情况来看,中国乃至全球很多大学,四年你所学习的知识能力,四年后可能都不需要了。
如果专业选不好,四、五年后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这个行业已经消失掉了,而且即将消失的行业往往是收入很高、与标准有关、需要海量知识的行业。
来源:解局财经
编辑:Sugar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