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光宇到光华路学派之二
张世彦
贰
张光宇和很多中国当代画家一样,长时间怀有一个美好的夙愿:画壁画。因借宏大的墙,表述宏大的事,抒发宏大的情,营建宏大的境。近代中国的长期动乱中一直不得机宜,只能抑存在心。终于在他辞世以后,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出世,这是他的伙伴和学生们的一个了不起的建树。《哪吒闹海》《森林之歌》《白蛇传》《巴山蜀水》等十几幅新作,表达了他们对于世界、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和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幅面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在全国尤其美术界引起巨大的轰动、震撼。
其铿锵有力的步伐意味着三个崛起:华夏壁画古国的辉煌实现了当代中兴;中国画坛从此摆脱了观念和形态的多年桎梏;一个与主流不同的光华路学派应际破蛰而出。
哪吒闹海张仃年
森林之歌(局部)祝大年年
白蛇传权正环李化吉年
巴山蜀水(局部)袁运甫年
这批机场壁画最吸引人们瞳仁注意的是,画面中悉数尽显、批量出现又各有千秋、分野赫然的装饰风面貌。这种“装饰风”面貌,是光华路工艺美院各位画家持守的共同契会,也早已在平时大大小小的绘画创作中,崭露了同样倾向的峥嵘头角。
各种图形,尤其是人物,都对自然原貌作了适度的整理、归纳、夸张。与“似与不似之间”的程式化的变形依傍一起的是,简练流畅、精细勾勒的铁线描。画家们曾借助对自然物象的写生,练习技能和记录素材;写实,在他们则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表现风格。原态的写生和写实,在他们的画面上不是主导因素。
设色填彩,色调定盘,以传达自家心底的喜怒哀惊为主要依据。不拘泥于各自固有色的本原状态,但也有若即若离的疏远。不忌讳甚至乐于使用民间年画般大红大绿的强烈对比,来制造热烈、喜庆的气氛。
章法组合,径取中国古典和西方现代的多时空组合的精华。舍弃固定视点、时段、对象的写生写实之观照所得。用化纵为横之法,以及聚拢于此的诸多技巧,化自然空间中诸多物象的纵向排列为画中空间诸多图形的横向排列,营造了二维的画中空间。这样的空间样式,能够为全画上下左右的每一个局部提供精细描写的可能。
承载壁画的墙壁有巨大的幅面,必须填充、布置以浩瀚的图形信息,才能物尽其用。以全程排列之法,以及聚拢于此的诸多技巧,有条不紊地表现了物理空间中诸多现象的变化过程序列,搭建成四维的运动空间。或以远引遥接之法,以及聚拢于此的诸多技巧,机巧智慧地表现了客观世界中的未必可视的人类心理活动,搭建成五维的心理空间。这都是绝佳的选择。画中空间的营造,是壁画性命攸关的特殊属性,是壁画家们必须而且乐于把握的基本能力。这种手法的画面全局经营,比较起单体的形色,能够更方便地抒发优美典雅的人间诗情,和袒露是非曲直的众生判断。
这批数质兼备的新风貌壁画并非突兀现身,并非头脑发热灵机一动的立等可取。它们滥觞于历久的文化原创意识和本原的多元价值观,受惠于自体启动和追问的反躬内察机制。它们都是在保持雍容大雅的华夏传统之整体格局中,作细处微调弥新;而不是绝情地、弑父般地以新代旧。
弄潮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学养充实而观念成熟、行为稳健的画家,早就热切期待这必然到来的变革趋新。70年代末,还在文化封闭的尾期,他们还没有机会邂逅几年后蜂拥引进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强烈冲击。所以,这些壁画之降生,没有涉嫌对外来文化的急学现用、转手倒卖;也没有采取西方现当代的进取模式,另垒炉灶、立新非旧。当然更不是文革红卫兵式的起哄搅局、砸烂一切,霸主帝王般的强势贯彻、挟权推行。
我后来任教于央美二十年,但在光华路吃的开口奶,决定了我在壁画创作中最看重的是,多时空的画面组合。《唐人马球图》《我是财神,财神是我》才是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壁画。因为前者有时段进程的有序排列,后者有多方情思的有理嫁接。唐人马球图张世彦年
我是财神财神是我张世彦等年
*************
首都机场壁画群,显示了新中国建国以来,与中国绘画界主流动势大异其趣的另样绘画作风。而且是蜂拥而来,并非孤标独步。人们意识到,北京东郊光华路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绘画群体结成了,出现了。
人们还联想到:新群体崛起之前,代表主流动势的,与它观念和风貌不尽相同的另个群体。这是北京城里校尉胡同的中央美术学院。如今,两类不同观念和风貌,都已经是成熟的系统,都有了学派的规模和级位。旗鼓相当,对称并存。尽管在自身实力和外界影响的层面,两者还未曾对称得严丝合缝。
为表述时称谓方便,这里姑且以地名为由,叫做“光华路学派”和“校尉胡同学派”。
在20世纪的后半叶,—年的五十年岁月里,两个群体、学派的生成、发育、消遁,是个端倪可察、不容忽视的历史存在。风貌、主张、渊源、人物的绝然不同,堪作比对,值得研究。这里,且容笔者作一些初步的、肤浅的思考。
年建国以后,美术界的主力长年落足于在美术院校这片高原上。其中北京校尉胡同的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在先,并以马首是瞻之势居于全国最高峰位置,已是无庸置疑的事实。这里,集结了中国最优秀的绘画大家,水墨画家、重彩画家、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们。他们,胸中豪气驰荡雄壮,以大量的精湛画作讴歌时代,激励民众。承继自法兰西、俄罗斯、苏联的以“写生+写实”为主导的形色描绘功力,在国内也已超拔无比。
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光华路以实用美术为家园基业。一大批染织、陶瓷、装潢、室内装修的国内顶尖的设计专家之中,也有若干绘画专家任教于各系的各种课程。这些画家中的主要一部分,在绘画进取的层面,有着自己的明确的美学方向和艺术理念,以及与此配伍默契的方法、技巧、面目。这是:对大自然赋予的物象、现象、心象之种种妙谛,实行精神生产的转化之时,都把融进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艺术智慧,传达自己的感动和思考,当作天赋机缘。他们的主导意识和自由驾驭,具体地体现于“似与不似之间”的程式化处理的制高点上。这与当时社会风行的主导潮流差异很大。他们偏隅一旁,长时间沉静地持守、酝酿、磨练、积蓄。
***********
光华路学派中最为领先的掌门人是张光宇。他读书只到小学毕业,美术、绘画之类的专门科班训练更谈不上。在挣钱养家的漫长岁月中,他视野开阔,汲纳众长。饱经磨炼,眼界提升、志向超拔之后,蕴育了一个美好的愿景:画一种前所未有的现代感很强的新的中国画。他的那些插图、漫画、壁画,表现出的形、线的风貌和意、境的韵致,都可以看做是“新中国画”愿景的具体实践。
画面中形色及其组合的“似与不似之间”的程式化处理,那时叫做“变形换色”。50年代,把“装饰”二字与绘画作品的这种样式嫁接到一起,叫做“绘画的装饰性”,叫做“装饰风绘画”,叫做“装饰画”。光宇先生立即猛醒,这就是他魂牵梦萦的“新中国画”的恰到好处的命名称谓。从此,他更加着力于这种以“装饰画”冠名的创作。就有了年前后的那批民间故事插图,比之前几十年间的作品,涵纳更见丰腴,刻画更见深沉。
“装饰画”的概念提出以后,曾先后有权威人士认为:不过是变形夸张的漫画而已,抛物线充斥的商业画而已。权威太大,别人又没有细想,就不曾接茬儿吭声。“装饰画”中,平面的造形之中,的确包含着其来有自的变形夸张和抛物线。然而,我们不妨先回视一下以往的贯休、陈老莲,又平视一下当代的林风眠、关良,再远视一下外国的毕加索、马蒂斯。他们都各有不同方向、品位的变形夸张和抛物线,却都没有被视为“漫画”、“商业画”。而是都各有美谥。曰“文人画”,曰“水墨画”,曰“现代主义”。看来,这种“漫画而已”“商业画而已”之类的挖苦、斜视,近乎街头巷尾的信口漫谈和唯我独尊的排他狭义,与郑重的学术探讨和结论颇有疏离。
“装饰画”概念的提出,又得到人们认可而口口相传,有其必然之因。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的口号下,显现的是一花独放的实际景象。任何一种主流之外的思考、主张,都会遭到大轰大嗡的绞杀,立毙脚下。驻守于工艺美术学院的画家们,无意奉“写生+写实”和服务当下政治为至高,而是以程式化的视觉美感为其表,努力追寻的内核是诗意栖居和“志”“道”“人伦”“教化”的涵蕴。
以“装饰画”自命,不触犯天条,也不触犯别人的既得机遇。这是个夹缝中低调生存的策略之举、权宜之计、藏身之处。游走自如、进退方便。时机适宜,就进,可以创建新的画风、画种,乃至画派、学派。时机不利,就退,可以隐身于周边实用美术之中,成为紧贴各个设计专业、为它们服务的基础训练课程。
那个时期,人们对“装饰画”的理解,还进一步归结为“三平”。其实也是“三无”。平面——造形的无体积厚薄,平涂——着色的无层次深浅,平视——构图的无纵深远近。这个“三平”口诀式的概括总结,易于称道流传,便于操作应用。得益于张光宇的多年示范和感染,这样的样式、方法、技巧,在首都机场壁画之前,已经常常出现于光华路师生的小幅面绘画作品中,成为他们明确的的基本格局。其后,吴冠中多有文论提倡形式美,重视抽象美,呐喊颇力,堪谓“装饰画”趋向的延伸。
与光华路的“似与不似之间”的程式化和“三平+三无”比较,校尉胡同那边则是立足于位置、瞬间、对象三个同一的双写:”写生+写实”。
双方的起跑号令、途中风光、前方目标,或有略同,更多的却是,好尚各异。
************
“似与不似之间”的程式化,是光华路的画家们图形塑造的制高点,也恰恰正是与当时社会流行全然不同的颜值标准。认真对待天地自然的本真容华,拒绝取悦尘世市井的浅识陋见。不欺世,不媚俗。出发自原创意识中与众不同的追求,产生了各具个性各有差别的概括简约。张光宇方圆襄济的形、线处理,在这里得到强化和延伸。图形意匠之生成,一面是与大自然构造、形貌的法度跟踵相随,一面是对传统艺术的经典法度切实把握。而不是闭门造车的某种异想天开。勾勒轮廓的铁线描,因其流畅舒展而筋骨毕露,曾被外界人士揶揄为“抛物线”。但“抛物线”者,如看作是传统程式“十八描”的当代延伸,也未始不可。
校尉胡同的画家们得益于长时间的周到的系统训练,裸手描绘能力已经登峰造极。把单一位置、瞬间中面对的男女人众、山川树木、街道室内的所得印象,以精准的形状刻画、体积描写,轻而易举地摹写得极其栩栩如生。写生,是练功,也是能够参展的作品。写实,是精益求精的终极尺度。单体图形的深耕细作、真切感人,是校尉胡同的画家们最为擅长的生花绝技,也是他们独步天下、傲视群雄的强大实力之所在。
三十几岁时,我画一个特大人头用了五天。一位同代人的庄姓央美学子看了说:“还没画够。”仅止四个字,令我幡然警觉。我首次具体地感悟到,央美训练过的人对于画面细处的精湛要求,大大胜过出身于光华路的我之粗陋浅薄。因而提醒了我,此后几十年要怎样地善加弥补竭诚修好。
用色层面,在光华路,固有色只是个参考因素。他们的设色原则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倾向。他们对“随类赋彩”的理解是,根据自己的或喜或怒或哀或惊的情感类型,来决定、来杜撰或红或黄或绿或蓝的全画色调和细部色阶。
在校尉胡同,固有色是始初的基本追求。后来出现的冷暖互补和阳光色、环境色产生了瑰丽悦目的画面效应,也仍然保持着对固有色的顺随依附和适度延伸。
光华路的画家们,更愿意借力于化纵为横之法,以及平摊变位、平行排列、横竖同量、进退避就、线形共用、多位视点、封锁背景、影像结构等诸多技巧,来营建来两个维度的平面空间。在这样的画面里,分布于上下左右各个角落的所有图形,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中,得到了同样的体量尺度、清晰度、完整度,因此都有可能获得同样程度的精细描写。
对于大自然中万般物事的流变现象,对于人类胸臆中起伏不止的万千心象,这里借力于全程排列之法,以及排列有序、断续襄济、次序引导等诸多技巧,还借力于远引遥接之法,以及位接、形接、态接、数接、音接等诸多技巧,把自然界物理空间中并不静止、未必可视的现象、心象,转化为静止的、可视的画中图形。受众由此获得了宏大开阔的各类画中空间,就有可能由此感知到百味风情因缘、千种众生本相、万般天地造化。
画面中,自由而多元的人造空间组合,在张光宇的诸多画作中,《神笔马良》《孔雀姑娘》《云姑》等插图、《神女》《锦绣中华》等壁画中,已有多种样式的娴熟运用。垂范于后人,他的弟子又在不同题材中作了深度开发,并且有了量化的学术解析。
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帮助校尉胡同的画家们搭建成功纵深空间,读者仿佛能够立马进入画面之中。借力于错视幻觉之法,以及近大远小、重叠覆盖、聚向焦点、视点效应等诸多技巧,在平面载体的画面上,真实、准确地表现出自然空间中对纵向深远的观照所得,亦即形变、态变之错视印象,营造了三个维度的画中空间。还同时借视点的不同,精致地表达了或敬仰或嫌恶或亲近的感情。
体积和纵深逼真的画作,既能方便地保证主体图形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又能令一切文化背景的受众面对画面,立即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呼应,使读画人产生有如进入真实世界的惊喜。因而能胜过一切其它样式,直白地顺畅地实现画家和读者的心理交流。这类画作常常参与各种信念、理想的宣传鼓动,或宗教或政治或商业,都获得了有发必中的收效。
光华路学派和校尉胡同学派,对于画面的表层处理,都恪守艺术底线,兢兢业业于艺术质量和品位,不肯因画外的功利而稍有懈怠。
两个学派各有其昭著高耸而得意的长项,和漏水无奈而虚亏的短板。竟然常常是你我交替对照、互为标榜。甲之所长,恰是乙之所短;甲之所短,恰是乙之所长。
***********
两个学派之判然不同的美学取向,还表现在画作之取材立意和艺术职能的层面。这里更直接地体现了各自深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体现了他们未必毫厘尽同的哲学担当。
首都机场壁画群的题材选择,与文革刚结束、拨乱反正刚开始的国家时政实态必然密切关联。同时也取决于机场这个旅行枢纽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十至十二年的文化大革命政局动荡不安的记忆犹新,忽此忽彼变化无常的意识形态总是祸及人身,让人余悸难退。各位作者和委托人只能仰赖风花雪月类的轻松题材,以避免耽溺于争执纠纷,跌足于陷阱深渊。神话故事、河山景色、风土民俗、青年男女……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必选题材。这倒也正好是旅途环境之安适轻松氛围所需要的。多数画面的这些题材,似乎与沉重深刻的“言志”“载道”不大搭界。它向读者呈现的是,涵纳宽泛至全人类、跨越久远至全历史的普世诗性生存。其审美作用和艺术价值,也不在“言志”“载道”之下。
其中的文学或神话题材的人物画,并非当代题材,所隐约传达的惩恶扬善、讴歌英雄之立意,的确未曾与时下政治动静之左右倾向靠拢。但也和他们以往的大量小幅面画作一样,都是在形式美之后隐匿着里层内涵。或诗意栖居,或言志载道成教化助人伦。都不是仅只着眼于炫耀形色卖相的所谓“本体论”作品。
这里的题材、立意,是张光宇历年漫画、插图、壁画……的精神延续。张光宇的民间情歌插图、《西游漫记》和一系列时政漫画,以及非外界命题的自主创作,一向都是紧密串接着他的内里心底之纠结,或诗意栖居,或言志载道成教化助人伦。
光华路学派的教授庞薰琹在课堂上讲授《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时,每介绍一幅古人画作的艺术处理技巧,总要同时告诉学生,这种技巧所传达的是哪种情感。如今即将耄耋的笔者以为,不必把此举当作对权威主张“形式服从内容”的机会主义依从、附会。而应看作是,通晓中外艺术历史进程,因而居高临下的大艺术家,更能穷通艺术的终极职能和文化价值。
到了后来,我这晚学后生就循此思路为自己制定了,判断画作优劣高下的三层尺度,只供自己使用:操作难度、原创力度、境界高度(养目煽情+通文启智+明志修性)。举凡史上一切中外人士的佳作劣品,都依此尺度确定它在我心中艺术坐标的位置,对号入座地分别装到或高或低的抽屉里。那些技艺精良、形迹豪华而缺少深层涵纳、无意哲学担当,却能啸傲江湖的画儿,在我看来,多数是登不上大雅高堂的“能品”而已。其中有一些其实是视觉游戏,可以放在最下格的抽屉里。
校尉胡同这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艺术创作的行动纲领,接踵跟随时代前进的每一个步伐,密切贴近人民生活的每一寸肌肤。力挺正面能量,颂扬英雄伟人。为新生政权的巩固、壮大,高唱鼓舞赞歌,为升化人民精神发育的素质,提供了优等营养,十分成功地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真诚愿望。从中国文化的进程看来,这正是把“言志”“载道”的传统主张,凝练、聚焦于时下的政治需求,是特定时段文化走向的必然产物。
“写生+写实”的双写传统,视个人生命中切实而鲜活的亲身体验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由此所获肺腑之中的真切感受,直抵宇宙和人生之堂奥,采撷自然和社会之精髓,因而能够产生具有明赫的始初原创+个性特色的取材、立意,能够产生具有明赫的始初原创+个性特色的画面中各元素、各层次之处理。既不以卖弄表层花活趣味的江湖把戏为然,更鄙视搬套照抄、拼装挪湊前人既成格式的市侩投机行径。
建国前后几十年间,他们创作了一大批红色经典作品。早期的年画、后来的历史画、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农民和拖拉机手》《地道战》《给爷爷读报》《开国大典》《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群》《中国人民大团结》《狼牙山五壮士》《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机车大夫》《武昌起义》《夯歌》《四个姑娘》《当代英雄》《我们走在大路上》《忽报人间曾伏虎》等,以及先前的《愚公移山》《流民图》等,是当代中国美术史中刮目相视而脍炙人口的光焰亮点。在全国民众心中产生了重要的鼓动效应。这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校尉胡同学派画家们无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略可与30年代墨西哥的政治壁画媲美。
两个学派,无论热衷诗意栖居之时,或是力持言志载道之时,他们的创作意旨都紧密联系着父老之甘苦与欢乐,和国家之兴衰与进步。从来没有把空洞苍白的自我表现,把脱俗的个性张扬以及超凡的颜值高蹈,或者把市侩圈中的名利追逐,当成修为的主导动机和作品的炫耀卖点。
愚公移山徐悲鸿年
胜利渡长江刘开渠年
给爷爷读报蒋兆和年抗议者,杀!江丰年开国大典董希文年地道战罗工柳年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年
夯歌王文彬年
宋庆龄蒋采苹年
康巴汉子陈丹青年
风貌、方法、理念不同,取向于或诗意栖居或言志载道,立足于或写生写实或变形换色的不同学派,都昂昂然、巍巍然并存于世,是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前进过程中之必由、之优胜。不同取向、不同价值观的各种学派,共生同在,定可远望人类文化发展的灿烂前景。比起以新代旧、立今废古、有我无你那种逼仄、残暴的发展模式,不是要好很多、很多吗?
至于在画中表达政治态度立场的作品,在心智旷达的人们的意识里,通常也是“言志”“载道”参天大树中的一簇枝桠。政治题材的绘画作品,正如文学题材、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它在人类文化疆域中的覆盖宽度,它在社会发展流程中的跨越久度,都有着一定量级的圈围。都不一定是这棵参天大树中的唯一,也未必是至高。却都是一种不可视若罔闻、不必鄙薄嫌弃的绵亘存在。它们所建立的艺术表层之样式、方法、技巧,以及深邃内涵之能量,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大建树,都足以垂范于各类另样职能的后世绘画作品。“本体论”之说,艺术历史长河中西方人的一己之见,逞一时之利而涵盖不了泱泱千年的华夏文化,更不要说全球全人类文化。
光华路的不同画家之间,其形、其色、其组合以及取材立意,也有或偏工或偏写、或艳丽或清雅、或多维或单维、或抒发诗情或言志载道的差别。但他们之间,还有共同的美学追求。
他们在图形描绘的层面,有敏锐激进的原创意识。在洞悉客观现实之种种,寻求自然的本原实形、实态的基础上,他们更在意的是,实行主观情感操控的改容易貌,以各自的艺术杜撰来改变、超越人们习见的自然真实。这正出之于对苏东坡所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信奉。他们所善长的画面全局之多时空组合,为读者公众展开了观照之视野,掘寻了思索之潜幽。他们非常重视画面中形、色、组合的形式美感,以及由不同类型的美感效应,激发出读者的各种相应的喜怒哀惊之感性律动,从而串接至既定方向的是非曲直之理性判断。这样的审美程序,是他们努力为之并愿意收获的成果。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汲纳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大尺度心胸开放。
校尉胡同的不同画家之间,其形、其色、其组合,以及取材立意,也有或精致或粗犷、或柔和或强烈、或疏阔或紧密、或慷慨庄重或沉静安详的差别。但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的美学追求。
这个学派的图形描绘的层面,有沉潜厚实的守成功底。从单体到全局,都虔敬竭诚地尊重、精致入微地研究造化所赐的客体现实之种种,以通体肖似客观物象为最高标尺,予以逼真精湛的再现。他们善作单体图形的精细耕耘。这是他们重塑自然、人生、社会之客观真实的不二法门。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旷日持久的磨练砥砺、精益求精的专一经营。
*************
绘画艺术,是一种全人类共建而常享的文化成果。
我们对某种绘画现象的考量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头部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