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大师请教:什么样的人才会是有福之人?大师告诉我说:“有福之人,一看便知”:命好福厚的人,往往会有这两大特征,错不了的!
特征一:懂得活出每天的精彩
大师说:做人要活出每天的精彩,懂得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顺其自然,把全部的精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因为失去此刻便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未来。
接着,大师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这样他觉得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出每天,才是最明智的人生态度。
大师指出,明天的落叶,怎么能在今天全部清扫干净呢?再勤奋的人也不能在今天处理完明天的事情,所以,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认真地活在今天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人,才是命好福厚之人!
特征二:懂得自己主宰自己大师说:一个人,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
接着,大师又讲了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默雷禅师有个叫东阳的小徒弟。
东阳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等等吧,你的年纪太小了。”但东阳坚持要参禅,大师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参禅的时候,东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师父的旁边坐下。
“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禅师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用心参究这个公案。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入。“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第二天早晨,当他的老师要他举示只手之声时,他便演奏了艺妓的那种音乐。
“不是,不是,”默雷禅师说道,“那并不是只手之声,只手之声你根本就没有听到。”
东阳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打扰自己。因此,他就把住处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东阳在心里说道。
于是,他再度来到师父的面前,模拟了滴水之声。“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
东阳继续打垒,谛听只手之声,毫无所得。他听到风的鸣声,也被否定了;他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但也被驳回了。只手之声也不是蝉鸣声、叶落声……
东阳往默雷禅师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想了近一年的时间,始终找不出答案。
最后,东阳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他后来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因此,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声的境地。”
东阳已经“听”到只手之声了。
大师指出,一旦仔细去聆听那“只手之声”,人就踏上了心灵的解脱之旅,心感受到的万物之丰富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一切。内心丰富,却亦可呈现一种空无的状态,东阳在“无声之声”的境地中进入了真正的禅定。
做人,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会福气多多!
朋友们,大师说:“有福之人,一看便知”:命好福厚的人,往往会有这两大特征!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