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忆
文/张文成电视现今不是什么稀罕物,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晚上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无意中瞟见沙发上的眉山文艺,上面刊登了我参加的有奖征文作品《让梦飞的更高、更远》,思绪突然就飞回了我的童年时代看电视时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我是70后,小时候最早看电视要翻山越岭走5公里山路。在暑假或者周末,约上小伙伴翻过宝鉴山到耀县水泥厂矿山的电视放映室,我们都静静地靠在墙根处不敢大声说话,只有矿上的工人才能坐在少有的凳子上。放映室里人山人海,来迟了的都趴在窗户外面津津有味地看。矿山的电视可是少有的宝贝,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台彩色电视机。
记得有一次到矿山看电视,大家都是从附近村子来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次一个工人都没有来,但是看电视的没有一个人坐在凳子上。不知道哪个起哄道:“邻家小妹穿上了新衣服,都想嫁给工人做枝头凤凰,结果工人哥哥一个都没有来。回家的时候不要和男孩子们一路,让我们保护你们这些叛徒。”那天从始至终,那几个女孩子都在捂着脸看电视。回家的路上沟壑纵横,夜晚猫头鹰的叫声很吓人,她们也不敢结伴回家。
那年夏天,村里的工人马爷爷买回了全村第一台红梅牌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他家的窑洞里挤满了人,有的坐在炕沿上、有的坐在小凳子上、还有大人抱着小孩坐在长条凳上。最难忘的记忆是,小壁虎在墙壁上爬来爬去捕捉蚊子,小燕子成群结队在窑洞里的电线上休憩。眯着眼睛双脚紧紧地抓住电线,有的中途会突然醒来,挪挪身子远离紧挨着的伙伴。
农忙时节,村子里的广播大家都无暇顾及,小伙伴奥保平说:“广播呀,你给电视台说一声,天还没有黑呢《霍元甲》(电视连续剧)就开始了,人在场里还要装麦子呢!”我们的笑声也在山谷中久久地回荡。
随后不久,小伙伴左铁蛋家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铁蛋家的窑洞很小,每天早早地把电视机抱到院子里放在小桌子上,前面摆上三根粗壮的梧桐树干作为凳子,电视说晚安的时候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临走前大人们不忘把梧桐树干竖起来靠在墙根。
年国庆前我回到故乡,和文友候耀宁等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期间结识了赵军政、杨朝祥。我对赵军政印象深刻,冥冥之中总是觉得很多年以前就认识一样,思来想去总是不得头绪,自认为记忆力很好的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银杏黄了,每天上下班都看到人来人往拍摄满地的黄叶,我站在银杏树下,突然脑海里闪现出儿时的场景,文友赵军政就是儿时和我一起靠在矿山墙根看电视时见过一面的老乡,同为70后,赵军政那时考取了中专,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很难忘记,当时爸爸经常说:“某某村谁谁谁考上师范了,谁谁谁考上中专了,你不好好念书就只有拉架子车了。”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昔日一起靠在墙根看电视的小伙伴们,你们过得好吗?
作者:张文成张文成,耀州区孙塬镇文昌村人。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处,四川省优秀环卫工人、见义勇为眉山好人、见义勇为公民,眉山市东坡区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眉山市首届双创作品一等奖,四川省总工会“我与法”有奖征文二等奖。作品散见于《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西北信息报》《眉山文艺》《眉山日报》。
图片:网络
编辑:赵培瑾
审核:何晓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