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豆瓣95的节目,让我宅在家里看陈丹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段时间在家里补了很多剧和综艺,包括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局部》,节目中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带领观看艺术杰作。打开最新一期节目,因为疫情,节目组决定先放医院湿壁画的单集。在这里,医院不只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治愈灵魂的圣地。

医院中的湿壁画和雕塑作品

医院的墙壁上绘有的湿壁画有两个特点,医院的历史相关,多处湿壁画医院建立的神话故事;其二则是救助生命的场景,处处蕴含着救治生命的希望之意。

在这幅纪实摄影作品之中,宗教的救赎和人间白衣天使拯救的双重涵义被融合在一起,予以被疾病缠身的伤患身与心上的救助。

想要借此难得的机会欣赏更多的湿壁画,请跟着我往下看。

01

《局部》第三季,一场湿壁画盛宴

湿壁画在艺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却很难欣赏到湿壁画的真正魅力。当陈丹青站在意大利的教堂之中凝视墙壁上的湿壁画时,连连发出惊叹之声,坦言其中的艺术魅力是印刷品完全达不到的。

然而,湿壁画难以搬运和在途中维护,注定只能在特定的空间中被观众欣赏,因此号称照耀千古,影响欧洲文化,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文艺复兴”绘画,居然有90%我们未曾看过,甚至不知道。

敦煌壁画

在《局部》第一季《死亡的胜利》中,陈丹青就带领观众领略过敦煌壁画的悠扬、大胆和生动,而在这新一季的专题节目中,陈丹青直接引领镜头深度寻访意大利的数十座教堂、修道院,实地拍摄文艺复兴早期的湿壁画工匠创作,揭示文艺复兴的另外一面。虽然还是无法完全替代亲自观看带来的震撼和收获,但是能让你从局部出发,通过陈丹青的语言、洞察与审美,享受印刷品难以企及的视觉盛宴。

这一季每集开头的短暂独白中,陈丹青走上意大利街头,走进辉煌的美术馆和教堂,在变换的空间和场地中,不断地重复他的偏爱与偏袒。早些年,陈丹青从墙壁的画面中听到“还有我!还有我!”的呼唤,成为本季节目主题的契机,于是他借此机会让更多观众领悟湿壁画的魅力。

看过前两季节目的观众可能知道,这档节目的特点是从局部出发。在介绍湿壁画时,陈丹青会提到画作的背景,画家的故事,画面的场景与布局,画中人物的设置细节等。除了在纷繁的信息环境中难以捕捉到的这些具体的“硬知识”以外,还有陈丹青个人的“软知识”——也就是陈丹青从个人的体悟出发,将在湿壁画空间中获得情感和灵感在镜头前娓娓道来。

02

我们怎么去观看艺术史?

打下这个难以回答的大问题后,我想到了贡布里希的著名言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这是看待艺术史的一个视角,而《局部》这档节目给了观看的另一个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艺术史的一个角落出发,不断地向外延伸与之相连的枝节繁叶。在《局部》第二季时,陈丹青坦言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大都会博物馆是他的大学,于是他从馆中的丰富藏品出发,介绍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通过沉浸学习获得的个人心得。

比如在《离开祭坛的祭坛画》这一期中,陈丹青讲到大都会博物馆博物馆中据说藏有《蒙娜丽莎》的高仿作品,却从未在公开展出过。著名的《蒙娜丽莎》真品仅在卢浮宫以外的场馆内展出过两次,一次是日本,另一次在俄罗斯。

年,《蒙娜丽莎》在卢浮宫被一名意大利爱国者窃走,他将原作带回意大利,在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展出时被发现。马赛尔·杜尚曾说过一句话:“作品的著名程度,取决于被谈论的次数”。虽然这句话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新闻事件传遍全球,被众多讨论,也将这幅作品推上传奇的顶端,让《蒙娜丽莎》成为传世名作。

牙科-路易·大卫曾绘制过《强掳萨宾妇女》,陈丹青将其对比了藏于大都会美术馆尼古拉斯·普桑的同主题作品,两位画家采用了不同的瞬间进行创作。在陈丹青看来,要论戏剧冲突和人物的刻画,大卫的作品更胜一筹;但如果论绘画的魅力和单纯感,他更偏好普桑的这一幅。因为他从纯粹的争斗场面中,欣赏到画家的优雅。

陈丹青从描绘战争时期的作品风格得出了一个可能的结论:当时所吸引画家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战争的壮丽。

03

陈丹青的视角,是最大亮点

如果要说这档节目的最大吸引点,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陈丹青的讲解。《局部》第一季的结构松散,基本上是陈丹青个人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没有一般讲述历史的大纲和时间线,于是节目结束后,陈丹青收到观众的意见,希望他能讲得更加详细一些。陈丹青在在第二季节目中给出回应,他不是在上课,知识上网查就能搜到,他认为最要紧的是睁开眼睛看,观看是没有道理可循的,看一幅画,最重要的是惊喜,而不是懂得。

摆脱枯燥知识的束缚,不迷信专家之言、大家之肯,也是这档节目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节目中,陈丹青将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亲切地称为“憨人”,并多次提到他的作品,可见他对梵高的喜爱程度。

《海边的渔夫》,梵高,

他将偶然得来的一幅早期梵高作品《海边的渔夫》的印刷品放入镜框中,挂在家中墙壁上反复欣赏。虽然直到现在他还是无法用言语描述这幅画究竟好在哪里,画面中的人物没有五官,身体和鞋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简单的构图和曲线却传达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而每年参与美术考试获得高分的画作,不能与之媲美。

《少女像》,关紫兰,

除了否定官方以外,陈丹青欣赏的艺术家还带着些边缘的意味,介绍了许多“次要的作品”。比如他在欧洲教堂偶遇的大壁画,比如被忽略的民国女画家关紫蓝,比如在名家之中被忽视姓名的纯真野性艺术家瓦拉东。但陈丹青的目的却不在于猎奇和抓人眼球,在他看来,“次要的作品”连接“主要的作品”,构成了一座座山,是艺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历史边角,却藏着巨大而难以评估的财富。

在第三季中,陈丹青提到,为了争取到教堂、机构进行拍摄,工作人员花了大量时间及精力和官员交涉,为了安慰大家的付出他夸口说:这档节目在中国播出以后,可能会有狂热的青年愿意专程来意大利瞻仰湿壁画。陈丹青问道,大家真的会来吗?

而不知道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否能吸引到读者,大家会愿意去看《局部》吗?

————

?本文为Cc主义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zz/4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