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了
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
就可以改变一切
——余华
书评赏析
活着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老人的故事。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福贵的亲人们依次去世,只剩下一头老牛孤独的陪伴着他。“不管有多惨,我都会顽强的活下去。哪怕并没有活着的理由。”生存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无关信仰。无关追求,无关……
福贵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富家子弟,爱赌,风流成性。将徐家的家产从一头牛,逐渐变为了一只鸭。幸好有善良的妻子含辛茹苦地抚养着两个儿女,女儿更是在一场意外中成了一个聋哑人。历经沧桑之后,福贵终于回到了家。然后一场真正的悲剧开始了,儿子有庆因为血型和市长夫人一样被活生生的抽血抽死了。女儿凤霞,因为难产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女婿二喜因为意外事故而死了。最为悲惨的是外孙苦根因为偶尔能吃到豆子,富贵心疼他,便煮了豆子给他吃。结果苦根因为一次性吃了太多豆子涨死了。
电影《活着》
我做一个打听闲事的人,听着福贵述说着他一生的经历。他是如此的谈笑风生平静从容,尽管这个世界让福贵感到绝望,感到心灰意冷,但他依旧平静的活着,顽强的活着。余华说,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种状态,是福贵现在的生存状态。
福贵,作为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与命运之下无能为力的抗争。即使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福贵他没有力量去像大人物一样,狙击命运。他只是坚毅地活着,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命运可以剥夺福贵的一切东西,但它唯一不能剥夺的就是贵活下去的顽强意志。福贵活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他依旧相信生活的下一个路口一定会有曙光。正如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道:我依旧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舞台剧版《活着》
福贵,或许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强者,但他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正如古希腊神话中那个悲剧性的英雄俄比浦斯那样,人类的力量或许无法战胜命运,最后惨遭失败,但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是一曲人与命运做殊死斗争的悲歌。活着中的这个老人福贵不也正是这样吗?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不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而福贵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他的身上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一种属于中国的英雄主义。
曾经看过陈丹青先生的一个简短采访,记者问他,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他怎么看,当时陈丹青先生很义愤填膺地说:“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最伟大,那就是:活着。”广而言之,活着上升为中华民族民族性的象征。那种在困境面前无可奈何,却绝不放弃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真实写照吗?或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像福贵那样的困境,但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我相信我们想起福贵,我们就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信心,或许忍一忍,挨一挨,阳光就在风雨后。我想这就是活着这本书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品介绍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豆瓣/知乎书评
陈毓秀“接近白描,但又不随意,而是能让读者感受到的精心的遣词造句,没有多余的语句和感情,冷峻中包含了若隐若现的痛,而这正是余华的《活着》成功的地方,而不是因为福贵苦难的一生。”在知乎上看到的,这是我见过评价《活着》最好的文字。
诗八首活着并感激着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以后不管生活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我都不会选择自杀。他好象在说存在于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活着,是种奢侈品。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以后不管生活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我都不会选择自杀。他好象在说存在于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活着,是种奢侈品
高高俊live反过来写:evil所有的不幸,都是为了活着。
留言互动
#我们活着生命中最可贵的是什么?#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在这里留下你最真最纯粹的感受吧
素材来源
网络
文案
王一
编辑
吴哲宇
版面设计
吴哲宇
校审
戴雨恬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白颠风初期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