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被人万元拍走了,这在今天艺术界也不算什么大新闻,因为后来有人甚至拍了过亿,经济时代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老实说拿这种欧洲老掉牙的写实技法唬外行还行,懂艺术的肯定不会拿那么多钱买一幅群体肖像画。
那是为什么呢?正如有些评论所言:其文化性大于其艺术性,或者说透过这幅画能给我们以文化的启示,正如《坛经》里的那个幡一样,令人浮想联翩。
《国学研究院》显然是要研究中国文化的,而画里的这几个人是民国文化人中的翘楚,很有代表性,我想或许是对民国文化深有情结的陈丹青画这幅画以表示对民国的致敬与怀念吧。
文化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统称,谈文化如果脱离了时代背景以及背后的政治渊源是隔靴挠痒毫无意义,因此谈中国文化即所谓国学就不能抛开历史不能抛开政治。文化本身也有好坏,好的我们称之为精华应该发扬,恶的就是糟粕理应唾弃。
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而又非常特殊的时期,他的特殊在于它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帝王统治,在中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与共和的概念,建立了我们常说的民主共和国,现在说起“民国”似乎成了时间概念,说明它对于我们即熟悉又陌生。
早在两千年前的屈原就曾经发出了“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皇权时代的中国人之苦罄竹难书,皇帝一个人可以裹挟全天下人的命运,可以掌握其他人的生死大权,可以坐拥全天下的财物、劳动、美女供自己享用,更可恨的是这种连动物界都不如的野蛮不平等的制度居然被封建文人歌功颂德固化下来,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一直拥有这样的特权,还要让全天下人认为为这是天经地义!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传统文化,也是融化到中国人血液里最可悲最肮脏的东西。
这种传统文化不是存在于中国一天、一年,而是有四千年的历史!自公元前年中国第一个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夏王朝开始,中国便开启了子承父业家即国、国即家的皇权时代,直到年由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才有人第一次告诉中国人:国家不等于天下,更不等于皇帝他们家,然而要使一个被奴化了几千年的中国普通百姓相信他也是国家的主人谈何容易,甚至那时的读书人乃至国学大师们也未必能转回这个弯来。
请让我们看看《国学研究院》画中的几位吧;梁启超,和他老师康有为一样虽然不满现实希望改革但属于保皇维新派,希望通过君主立宪来改变局面,并不真心愿意推翻帝制重来,因为这样他们还可以享受士大夫待遇。
王国维,十足的保皇派,这位连大才子陈寅恪都要五体投地的大学者居然至死都留着满人的辫子,他可能忘记自己的祖宗曾经死于“留发不留头”的侮辱,甚至死前也要见见皇帝主子表表忠心。溥仪也不亏待他,退了位还给他谥个忠字。有人说他是死于一种文化,我看更确切地是死于对腐朽文化的迷恋,对皇权没落的伤感,这种封建帝王的孝子贤孙往往只知魏晋不知有汉,知识再多也没搞明白自己是谁。
像王国维这样没了皇帝就象没了魂一样的人,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明朝有个名臣叫方孝儒,为了维护皇室由嫡长子继位的传统礼教,不惜拿自己家九族性命与新皇帝对抗,甚至扬言即使被灭十族也不后悔,没办法后来明成祖朱棣灭他九族后连他的学生朋友都杀掉。
不唯方孝儒有这样怪异的性格,过不多久明朝嘉靖时期又出现由杨慎带领群臣阻拦皇帝给自己老爹立名号被打死十几位的荒唐事,这些被封建礼教洗脑的愚忠的大臣们,不为苍生请命却往往为皇帝的家事不惜性命“死谏”,实在可悲又可怜,他们从来不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只知道皇帝的家就是国家,视皇帝的家法为自己的祖宗法,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违。
中国人就是在这种皇权统治下扭曲地活了几千年,造成这种文化根源也是有原因的,早在公元前年周王朝便建立了一整套君臣百姓等级规范,后人称之为《周礼》,从此,历代帝王正是基于这套理论建立起自己统治次序。
时间又过了年,公元前年中国历史上出了一位孔圣人,即孔子,他在周礼的基础上又给予理论完善,提出“孔门四科”,即德行、语言、政事、文学。其中首推德行,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传统次序,主张忠孝思想,这便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儒家思想。
自汉朝董仲舒“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尊孔,这是因为儒家思想非常符合他们的胃口,有利于维护皇权的统治体系,连满清外族人入主中原后同样去曲阜孔庙隆重祭拜。儒家学说不但被写入“四书”“五经”,成为中国正统主流文化,而且列为天下士子考试晋级做官的“考试大纲”。只有通过考试的儒生才可以有机会帮助皇家管理这个国家,“学的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全天下读书人的人生信条,读书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犬儒”。如此循环往复几千年,不客气地说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皇权奴化百姓的帮凶。
不可否认儒家思想在语言、文学方面对中国人有很大的益处,但其“上智下愚”,“重官轻商”等思想一直以维护既得利益者为能,将皇权统治的合理性固化,给中国社会蒙上很深的不平等色彩。尤其教人顺从使得民众失去反抗精神,从孔子本人到近代大儒曾国藩都不敢自己做皇帝。中国历代统治者以血腥野蛮的竞争方式获得权利,又以血腥野蛮的方式来统治人民,当一切既成事实会再由儒家为其正名树碑立传美化历史,单从官方发布的正史往往很难了解历史真实的一面。
儒家思想里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让创新成为阻力,强调继承传统,违背古人思想是可耻的事情,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正因为有这种观念才使得方孝儒,杨慎这样的愚忠不惜把九族上万人的性命一起拿来为他的“忠”来陪葬!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儒家的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就是礼教虚伪的面具。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时期,是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民国之后民智开启,民主与共和的观念从此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人们从此不再相信任何集权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社会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发展方向将是无法逆转了。
吴秀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