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其中一些垃圾的成分又比较复杂,具有污染性,于是需要我们对垃圾进行分类。
知识篇
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为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以为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分类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城市道路两边摆放的垃圾筒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中间会设有一个小格,用来投放有毒垃圾。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垃圾的分类。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是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煤渣、食品残留物等则是不可回收垃圾,废电池、油漆筒等是有毒垃圾,这些垃圾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
调查篇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对环境和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为此我们春江小学五(1)班旭阳小队分两种形式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
队员分别对各自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1、小区有没有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
2、小区里垃圾分类设施是否完善。
小队成员在年8月19日下午对图书馆里的市民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问题:
1、能否辩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有没有进行垃圾分类;
3、垃圾分类有没有好处。
我们总共调查了20位市民。有人说进行了分类,有人说没有分类,有人知道垃圾分类,有人不知道垃圾分类。
我们对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内容如下:
从上图的统计数据,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共同观点,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有好处,但很少有人去做。主要原因有:大家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对垃圾分类没有制度的约束。
对策篇
从小区和市民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小区基本上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及相对应的垃圾桶,小区居民和市民大部分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从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做好垃圾分类要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
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现代社区的垃圾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贴补消费者卫生保洁费用的不足。政府可实行减免经营税的倾斜政策,来调动社区的管理积极性。新建小区更是要合理规划垃圾回收站,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3、实行家庭短期收集,定期分时段分类回收。
可以将垃圾分类一星期内暂时由家庭保管,环卫每天早晨收集容易腐烂的菜叶等餐厨垃圾,每天中午收集可以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中午收集建筑垃圾,晚上收集其他垃圾。社区或物业管理部门定期对新来户上门指导或发宣传册,让居民都知道如何垃圾分类。
执笔人:潘子桉、程宇杭
旭阳小队成员:潘子桉、刘泽、方泽桐、
皇甫博弈、潘奕辰、申屠家锋、吕锦航
通讯:五(1)中队编辑:周燕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