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EO
GEO最早于年在德国发行,如今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年发行量超过万册,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人文地理类杂志。
去
过这么多地方,最想念的是托斯卡纳的艳阳和吴哥的庙宇,美,也是一种宗教,美好的回忆总是折磨人的,时光是回不去的,然而吴哥还在暹粒等我,还回得去。
文章转自 第一次产生去吴哥窟的念头,是因为看了“花样年华”,电影里梁朝伟对着小吴哥墙洞诉说秘密的情景,我记得深刻,就想着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那之前,我连吴哥窟在哪里都不知道,年春节,仿佛是去赴一个久违的老约会,这一份迟来的吴哥造访终于达成。
电影,花样年华,梁朝伟在小吴哥
吴哥窟古迹众多,若是慢慢去赏玩,恐怕一个月都不够,若走马观花,匆匆忙忙地掠过,又难以体会其精妙,这样一个千佛之国、沧海遗珠,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地方,可不想赶时间慌慌张张地从一个寺庙跑到另一个寺庙,来不及细品墙上的壁画与雕刻,来不及在古刹间发呆冥想就离开。
然而,对于假期不多的上班族来说,又不可能一两周呆在那里慢慢悠悠地晃。所以,去吴哥,一定要有选择、有重点,取其精华,把时间花在最值得的地方。
我给自己安排了三天,小吴哥(吴哥寺)和大吴哥(巴戎寺)是重中之重,然后是女王宫、崩密列、塔布隆寺、洞里萨湖、巴肯山,每天的景致都各具特色,绝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小吴哥全景,黄袍僧侣缓缓走过,日子那么慢
第一天,包车,欣赏女王宫的精美雕刻,感受崩密列的颓废之美,陶醉于洞里萨湖的温情日落。
这条线路基本是吴哥的外圈之旅,把最远的景致放在第一天,一是不用起太早看日出,便于身体休整,二是想把更精华的大小吴哥放在第二、三天,这外圈之旅就类似于主菜的前菜了。
虽说是前菜,却也分量十足,女王宫的雕刻在吴哥所有古迹里数一数二,无论是保存的完好性还是故事的生动性,都堪称精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是女王宫被大多背包客钟爱的原因。
湿婆之舞,中间是湿婆大神,右下角是擂鼓的湿婆妻子,左下角是变丑的美女
女王宫供奉的是湿婆大神,最有名的雕刻当然是“湿婆之舞”,传说古时的柬埔寨王国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本来相安无事,却因为几个国王都看上了同一个绝世美女而起了纷争。看来,红颜祸水的说法在柬埔寨也得到了传承。
但这名遗世而独立的绝代佳人却有着一颗博大的心,甘愿毁弃自己的容貌来息事宁人,换取各个王国的和平。于是,湿婆大神的妻子负责擂鼓,湿婆大神跳起了勾人心魄的舞蹈,女子的容颜亦随之慢慢苍老,生出皱纹,胸部下垂,变成了一个丑陋不堪的老妇,几个国王见状就放弃了对美女的追逐而息战了。
女王宫的石猴守卫,很呆萌
我并不喜欢这个传说,一个女人生得美,就要为了苍生毁灭自己吗?这也许就是宗教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吧。在现代人精致的利己主义面前,宗教,总是用它的方法教导世人舍弃小我,成就大我。
当然精品远不止于此,还有那幅在吴哥很多纪念品中出现的“女神的微笑”,当地的人们都称其为东方的蒙娜丽莎,还有周围那些可爱有趣的石猴守卫、神兽马卡拉和神蛇那迦。
神蛇那迦,也一样很Q吧?
崩密列,是一座规模上可以媲美小吴哥的寺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建筑已经崩塌破坏,这中文译名里的崩和列(裂)真的是名副其实。如果是在雨季青苔茂盛的季节,这里应该会更有味道,更具探险色彩。
崩密列
一块块巨大的石头从高处跌下散落在原寺庙的地基之上,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将这些遗迹、碎石团团围住,与精致的女王宫相比,这里是无奈的、荒凉的,断壁颓垣亦有几分耐人寻味的破败之美。
洞里萨湖的游船
看完了精美的雕刻和神秘的石庙,接下来应该去湖边,荡舟、发呆、喝啤酒、看日落。去往洞里萨湖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土路,必须是越野车才好,因为真的是尘土飞扬,即便再喜欢无遮挡的tutu车,我也不想头发鼻孔里塞满尘土。
宁静的洞里萨湖
到了湖边,便会发现那里有很多渔船,漆得五颜六色。我喜欢坐在船头,虽然在疾驶的船上略显危险,但非要这样在船头,免去船舱的遮挡,才更能被温柔的晚风包裹,肆意洒脱。
落日下的小姑娘
在下午5点钟到达湖深处,看着太阳一点点收敛它的光芒,愈发温柔亲厚、委婉含蓄,那些柔光轻轻地打在脸上、勃颈上、仿佛情人柔软的抚摸,若此时,你的她(他)在身边,瘦小的船头只坐着你们两个人,独享这宁静的日落,怎会不忘情呢?
也许,你不曾与我度过所有的良辰美景,看过所有的日月山川,然而,有这一刻,你在,就好。
腿哥骑摩托车去小吴哥路上
第二天,去小吴哥发呆冥想,去塔布隆寺看植物的野蛮生长。
很多人推荐坐tutu车,然而我觉得摩托车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也证明,自己开着摩托车,比起司机开tutu车带你去,更能感受一个人的自由。很多人说骑摩托车危险,真的有点言过其词,好多小姑娘都骑着车,只要注意好速度,别开的太快,是毫无危险的。
其实我只在台湾垦丁骑过一次摩托车,算不得什么老手,摩托车的费用比tutu便宜,两天也就20美金,非常灵活和自由。带上头盔,一踩油门,就上路了。
小吴哥日出
去小吴哥,那必然不能错过它的日出,相信你们都看过网上那些美轮美奂的照片了,那都是真的,甚至真实的景色比那些图片还要令人震撼,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游人太多了。
正在画小吴哥的暹粒文艺青年
小吴哥日出的最佳观赏点便是入口处的那片湖,能清晰的倒映出小吴哥的全部,大家都是早晨5点钟就摸黑跑到那里抢占有利位置了,去太晚的话,恐怕看不到日出而只能看人海了。
小吴哥的僧侣
小吴哥的日出,一般是拍不到太阳的,能拍到的是玫瑰色的朝霞。就像是一个彩色的青春梦,很想醉在那梦里不愿醒。
当第一道明亮的光束射进小吴哥,梦醒了,这里的每道城墙,每条石路,每块砖,每件浮雕也都一一苏醒,一座千年之庙睁开她沧桑却愈发明亮的双眼,笑意盈盈地迎接五湖四海的朝圣者们。
小吴哥的仙女石刻Apsaras
小吴哥以其迷人的仙女Apsaras闻名于世,共有多福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Apsaras雕画,这总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里的飞天,也是一样的轻盈灵动。
小吴哥的仙女石刻Apsaras
中心寺庙共有三层,每层都用红土围起一个正方形,周围是错综复杂的长廊,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每个角落都有塔作为标志,每座塔的顶端都有象征性的莲花石刻。通往向上层的台阶非常陡峭,象征着通往天国的道路绝不轻松。
小吴哥二层角落的塔门
小吴哥里的外国旅行者
经历种种考验,登上顶层,小吴哥的美景一览无余,几座佛塔仿佛是撑起宇宙的支柱般巍然耸立,而你,便仿佛置身宇宙中央,在璀璨的星河间独自陶醉,那一刻,你是渺小的,宇宙之大,然而内心却又是欢喜的,耳边有微微的风吹过。
小吴哥辉煌日落
小吴哥石窗旁,虔诚的凝视
难怪,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要将他的秘密留在这里,所有的心事,所有的不甘,所有的曾经,所有的难以忘怀,前尘往事,就封存在这里吧,让过去留在这里,离开之后,便是新生。
塔布隆寺的怪树
塔布隆寺,恐怕要感谢古墓丽影这部电影,因为在这里取景,才使其名声大噪。这里被丛林所吞噬,乍一看就像当初欧洲探险者首次发现吴哥窟时一样,需要穿过丛林迷障,方得以见其真容。那些高大的古树仍留在原处,令人感受到野性的丛林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天,去大吴哥看高棉的微笑,巴肯山赏壮丽日落。
大吴哥,高棉的微笑,腿哥最钟爱的吴哥美景,是这里
大吴哥,本名是巴戎寺,与小吴哥一样,同属于吴哥窟景群不能错过的美景。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是54座哥特式宝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态各异、面带微笑的佛像。
佛像侧脸
大吴哥面朝东方,所以在清晨去参观是绝佳的。太阳升起时,光线一寸寸地掠过每一张佛像,这高棉的微笑经由阳光的抚摸,显得越发亲切柔和。
仰视着他们,纵使你有再多的苦闷和忧伤,也会瞬间化为乌有。
大吴哥全景
我骑着摩托车绕着大吴哥转了一圈又一圈,转过那每一张满是笑意的脸,内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愉悦。
无论以后遇到怎样的障碍,我都会记得,曾在这一日,一圈一圈、一遍一遍地看着高棉的微笑,留这一份暖意在心底,面对人生的难。
巴肯山日落
巴肯山的日落与洞里萨湖相比,是另外一种风格,站在山顶,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吴哥窟,日落时分,吴哥窟景群在金色光环笼罩之下,犹如一幅巨型画卷徐徐铺开,令人忘却俗事。
吴哥窟最适合旅行的时间莫过于12月至次年的2月,降雨量很少,天气凉快,所以如果你想去看看世界上最美的寺庙,是该准备出发了。
去过这么多地方,最想念的是托斯卡纳的艳阳和吴哥的庙宇,美,也是一种宗教,美好的回忆总是折磨人的,时光是回不去的,然而吴哥还在暹粒等我,还回得去。
GEO视点
有些东西你要相信它才会存在,你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奇迹,不必感伤不必害怕,因为你就是那个奇迹。只有相信奇迹的人,奇迹才会选择你。一寸江山一寸血——抗战老路乐西公路|有奖留言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