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可爱的猫头鹰
猫奴表示很想撸一撸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猫头鹰吧!
编者按:
鸮是猫头鹰的总称。全世界大约有多种的猫头鹰,几乎分布世界各地。只是现在城市发展太快,新建的高楼大厦完全不适合它们的生长,加之大多数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所以我们周围几乎看不到猫头鹰。这次,由郝夏宁老师带大家一同来看看猫头鹰家族中的红角鸮。
红角鸮,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最小的猫头鹰之一,大约只有19厘米大小,有着极好的保护色,并有二个耳羽而闻名。红角鸮的繁殖季节是每年春天。它们会从南方来到南京,开始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抚育后代。这也是最危险的阶段,伴随它们的将是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它们是夜行动物,白天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不易被发现,受到人类的干扰相对较少。如果栖息地不被破坏,它们的生存条件还是不错的。
猫头鹰的特征:有一双大眼睛,意味着可以收集大量的光线,晚上的视力远远比人类强很多,能够在黑暗中看见猎物。与普通的鸟不同,它们长着一副宽大的猫脸,可以通过脸的反射面收取微弱的声音,即使地底下有微弱的声音也逃不过它们的耳朵。它们的特殊羽毛结构飞起来几乎没有声音,这对于捕捉食物非常有利。不过每当下雨时,这种特殊羽毛结构就没有优势了,飞起来不那么灵活,再加上雨的声音掩盖了猎物的动静,这对于猎捕食物是非常困难的,持续的雨季,对它们将是一个挑战。
它们飞起来无声无息,视觉和听觉极其敏锐,捕捉食物轻松自如。
红角鸮的食物一般是一些昆虫(螽斯、蟪蛄、蜈蚣等),少数情况也会以鼠类、小鸟为食。
它们的爪子锐利有力,是捕食的主要工具。
它们有着可以翘起的耳羽。紧张或危险的时候,竖起耳羽以示警告,十分有趣。
这只红角鸮把自己装扮成了树状。
自然生态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生物多样性。鸟类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中扮演及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地位,鸟类是自然生态的指示物种。了解鸟类的生存状态,关爱鸟类的生长,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儿童观察探讨自然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逐步了解这种神秘的动物,其中也包括越来越多的孩子。要想找到红角鸮,可以带孩子到森林里,那才是它们的家园。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以找到它们!
红角鸮会选择树洞里安家,一般它们会抚养3-5个孩子。
夏季森林的夜晚是它们真正的乐园。
它们在这里繁衍后代。
红角鸮的生活十分令人称奇!
一只还不会飞的小猫头鹰从树洞里不幸掉下来,面临着被其它动物吃掉的危险……
每年春天,南京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都会有红角鸮飞来。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惊险、有趣的关于红角鸮的故事。它们艰难地生活着……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红角鸮的故事,我们将期待即将出版的绘本——《猫头鹰回来了》。
文/摄影郝夏宁
郝夏宁: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留校从事无人机科研工作。开始鸟类拍摄,跟踪观察拍摄红角鸮近7-8年时间,对红角鸮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曾完整纪录了红角鸮在南京繁衍小鸟的过程。
-END-
蒲蒲兰,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最美的记忆。最新绘本、育儿经验、国际视野。行业资讯尽在蒲蒲兰绘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