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陈丹青我和范冰冰的一次艳遇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71.html

和很多人一样,知道陈丹青老师是因为《退步集》,知他言语犀利直接,尤其对一些现场提问,三两句反问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但我们依然喜欢听他直接的“真话”。

无意间翻看陈老师博客,发现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温暖的前辈,而不是那个大多数人以为的冷峻的陈丹青。

陈老师的博客大部分更新于十年前,今天就做一回搬运工,特别整理一期“陈丹青博客回顾”,以及陈丹青在《荒废集》里还写过一篇和范冰冰“艳遇”的小文。丹青老师坦率,毫不掩饰老男人“艳遇”时兴奋、害羞的小男生情节。这篇文章所写都与飞机有关,写“艳遇”部分在最后一个小节,特摘取最后一小节,与你分享。

暖男陈丹青

◆◆

看陈老师的博客,文字的生动与常见的自嘲不禁让人感慨——“太可爱了”“如果我是路人肯定路转粉”“简直暖男啊”……陈老师常在博客自黑为“老白痴”,常向网友鞠躬致谢致歉,字里行间都是真心与幽默,也都是对欣赏的前辈和同侪毫无保留的推荐(不过我觉得他已经推荐得很克制了,嘿嘿)。

带着一颗少女心,回顾摘录了一些在书里看不到的陈丹青博客文字,分享给各位。”

▍新浪编辑给我拍的照片!-05年12月05日彩信日记

(-12-:28:47)

(注:本照片上传于10年前,故画质较差,画幅过小,望谅解,下同。)

▍我在清华给学生上课的教室!-05年12月05日彩信日记

(-12-:37:59)

▍上课中-05年12月05日彩信日记

(-12-:14:52)

▍我学生的画-05年12月05日彩信日记

(-12-:47:56)

▍我学生的画-05年12月06日彩信日记

(-12-:09:05)

▍《黄河愤》局部夏葆元年

(-12-:23:50)

《黄河愤》局部,夏葆元,年。这幅大画从未展出,也未发表,却是我辈少年时心目中最重要的油画创作。

▍两张画

(-12-:26:05)

葆元为我画的炭笔素描肖像,年,原作已遗失。

中坐着深色衣服者是上海美专时期的青年夏葆元。摄于上世纪60年代。

▍我的几句话

(-12-:28:47)

我在随笔集《退步集》里的《向上海美专致敬》中,已经回忆了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上海一起画画的朋友们。最近,我又专门写了一万多字的文章,再次回忆我们一起画画的日子。当时的那些朋友,我们都还在一起,而且,最近又一起画画了。遗憾的是陈逸飞离开了。前几天,我们这些人一起出版了一本画册。

我想通过博客把这本画册里的内容展示出来,可惜画册内容的光盘还没有制作好。新浪的编辑说,既然被拉下水开博客就不能空着,先挂一些以前的东西。等到那本画册的光盘刻好了,我就把旧的撤下来,全挂新的内容。一定!

                                   陈丹青

▍白痴的话

(-12-:41:22)

大家好!

我是陈丹青。我是个不会上网的白痴,现在靠身边一位智商很高的人,才能和大家说话。

谢谢大家捧场。新浪给我开这个博客,我的条件是公布最近我和一群70年代的师友一起画画的往事,从今天起,我们这帮过时人物的聚会——相关的图片、文字、画册——将陆续和大家见面。请大家不要注意我,注意我的师友,尤其是魏景山、夏葆元(还有今年刚去世的陈逸飞),没有这些师友,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大家看了这些资料,如果有什么感想请告诉我,我试着回应,但是必须靠别人帮忙。

谢谢大家。

                                            老白痴:陈丹青

lamya_mur

陈丹青老师不会上网林子里的鸟儿都知道...但不是白痴...您这么说就把大部分工美的老师都骂了...=D...我是服装的..^_^..选修过您的课...如果说对您最深的印象...就是老能看见您往返于教学楼和下沉...永远都是穿着黑马褂...很拉风的说...哈哈哈...=D...不过听说您离开中工了?...中工也人去楼空了...前阵子听闻已经看到那些照片的时候难过了好一阵子...觉得自己的青春被扫荡了的感觉...城市越来越年轻...世界越来越新...只有我们越来越老了...艾...我们才20几岁..就只能靠靠不住的脑子去记住所有的回忆了......新校区终于落成...同学传来了图片...他们就被我默认存在了某个我永远没兴趣打开的文件夹......希望陈丹青老师一切顺利...希望以后如果还能见到您...还能看到您一贯的意气风发的气势...=D...另外,圣诞快乐...新年快乐...祝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

▍老白痴的话

(-01-:32:37)

诸位:

谢谢大家继续捧场!很抱歉,我上次应允的那本画册由于技术原因一时还不能在博客上和大家见面,这样空挂着对不起大家的期待。

今天我在全国书市上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做专题介绍,这本散文集的作者是我的师尊木心先生。新浪网读书频道将连载他书中的散文,我先将今天的讲演全文贴在这里请大家指教。

我在这个博客希望的不是大家注意我,而是注意我希望大家注意的人物。

顺便提前报告1月20号左右意大利文艺复兴展将来北京世纪坛展出,最近,我应《中华遗产》杂志编辑邀请为这次大展做了长篇访谈,几天后我将贴上访谈原文,关心美术的朋友可以看看玩玩。

我此刻正在抽烟,窗外居然有人放烟火,才知道今天是所谓的腊八节,祝大家新年快乐!

隔三差五,我还会请智商高的朋友帮我在博客上和大家聊几句,再见!

        老白痴:陈丹青

年1月7日

▍和大家说几句话

(-01-:10:12)

诸位好:

  

还是很抱歉,我不能迅速的回应大家。今天只讲一件小事情,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我不应去当美术学院的院长,这是误会,我一直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的教师之一,没有任何行政职务。

留言中几位似乎是相识,恕我不能一一回应,大家都活着就好。我正在出差,这里下大雨,听说北京昨天下雪了,北京是该下雪。好了。再见。

我悄悄抖胆问一句,过些日子木心先生的书应该在各地书店上架了,会去买吗?三鞠躬。

人民教师:陈丹青

梵小高

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只是很喜欢你的《退步集》。关于舆论争论的那些,我想,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只是埋头写字。做我自己。但我佩服您的勇气。

笑寒

您不用三鞠躬,您三笑就成。木心先生的书俺一定会去买。在上海已经去书店问几回了,可还是没有呀。丹青先生谈音乐是早了些;谈画画是晚了些;谈文学是正正好;谈教育是谈了也没用。哈哈。

▍三笑

(-01-:50:50)

同志们好!

我刚出差回来,看了网上诸位的留言,六鞠躬。有网友说我上次不必三鞠躬,“三笑”即可,我今天的署名就叫三笑。

一笑,谢谢网友告诉我木心先生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已经在北京三联书店上市。

二笑,出版社告诉我第一次印刷的1万本《哥伦比亚的倒影》已经被各地订货一空。

三笑,《哥伦比亚的倒影》三天来都是三联书店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

四五六七.....笑,但我不该太张狂了,为了这本书我已经太张狂了,要惹人不高兴的。所以,请我“三笑”的笑寒同志算的很准,真聪明!

斗胆的“斗”不是发抖的“抖”,是“斗鸡眼”的“斗”,我看诸位留言的时候说不定就是斗鸡眼。

很快再见。

又,智商很高的朋友选在博客上的照片太凶了,我在考虑换一张。(智商高的人现在已经给换了。)

还有,如果看了木心先生的书失望也告诉我,因为我愿意听实话。

三笑

周勉

多年以前,我在首都图书馆国子监那高大昏暗的阅览室内,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翻到了一本薄薄的陈旧的画集,里面技巧精湛的素描速写和油画作品令我眼前一亮,它完全区别于书架上其他那些国产的糟糕图画,令我耳目一新,马上借回家里来细细品味.于是,夏葆元,这个名字便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中.画集是借的,最终自然是还掉了.后来图书馆搬走了,谁知道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一点关于夏葆元和他作品消息,音信全无.那是九十年代,一晃也近十年了.我一直以为,论写生技巧,夏葆元在中国是顶级的,后来还是从您的退步集中看到了夏先生的信息,得知您和陈逸飞都与夏葆元有一段共同的青春岁月,而且对他的才能给予肯定和推崇.

可惜至今还是见不到他的原作和画集.

前一阵在电视里看见了他,在介绍陈逸飞画如何好,原来他回国后到了复旦大学作教授,看来混的还不错,但依旧不知他现在画的怎么样了,技巧和画意有没有提高和改变.

▍花 眼

(-01-:31:24)

同志们:

好几位朋友都在找书买书,我非常感谢,也替木心先生谢谢大家。这事儿要慢慢来,有青年人说太贵了,我很惭愧,不知道该说什么,过完春节新浪网上可能会连载一部分吧。

这事让我感慨,我们年轻时从来没有买过书,一是没钱买;二是没有书卖,那时书店里的书不及今天的万分之一;三是我们都是借书看,那些欧美经典小说是说好借几个钟头或者一夜,死命读完,捧过去还,为的是还能再借。我差不多到了二十四五岁,才有买书的经验。诸位相信吗?当时上下册《安娜卡列尼娜》一两元人民币,整套《红楼梦》才四五块钱。

这里向读者周勉做一分钟抱歉的表情,但坐了两个小时车到西单书市撞了个脱销,真惨!而且大冷天的!

哪位哥们又把我讲范冰冰的一段文字贴到网上来了,我只好做三分钟苦脸。事情是这样的:年,据说是“世界航空年纪念”,航空杂志派人采访我,说是你长年在外飞来飞去,说说你的飞行生活吧。结果我就胡说了一通,他们登在航空报上,又在03年——04年期间,被哪家航空公司印在航空杂志上,放在每个座位后面。

那篇胡说自然是无聊的(我总是被讥讽接受无聊杂志的采访,可是讥讽者不知道,我真的很无聊),其中大约五个部分,“艳遇”那部分只是全文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而且是采访者明确提出的最后一个访题。不少朋友坐飞机看到了那篇采访,跟我一起无聊的哈哈大笑。

05年初没有人记得这篇胡说了,但因为我请辞的消息在媒体和网上乱炒,有人大概想恶心我,就专门摘出“艳遇”这一段贴到网上,证明这位“请辞者”同时是个“色迷迷”。效果大好,以至有位记者愤怒的质问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写人家?我急了一声国骂,我说,我他妈的是个画家,我想画谁就画谁,画不了我就写。

过几天,我把这篇文章全文贴上来,供大家批判。

前两天,上海有位记者跟我打电话要聊关于木心先生的事,我又上当了。才聊几句,我就听出来他想弄成采访稿。我立刻停止。他保证说,陈先生你放心吧,我不会写的。两天后他就胡乱写了发表了。

我上过好几回这样的当了,可见我多么无聊。

画画的哥们老想跟我聊画画,并谈论我的书籍静物,两鞠躬。我画静物,书籍静物,一是发现画印刷品和写生的错位,因为画册是印刷品,可是我在写生这本画册;二是画着画着,又发现一个错位,我居然拿油画颜料、油画笔,在画所谓国画,我画得到底是油画还是国画呢?

结果国内油画家看了很失望,国画家看了叫好。

又是错位。诸位觉得有聊吗?

最后,好几位小哥们、小姐们对我照片上的瞪眼似乎有说法,告诉大家:很简单本人将近三百度老花,新近又发现七十五度散光,远看近看都模糊兼且色迷迷——怎么办呢?所以,在更换花镜和散光镜之季只有干瞪眼。哪位想要学这种眼神,50岁以后,甭操心!

很快再见。

花?眼

▍一只超级大蜻蜓在放屁

(-01-:34:40)

同志们好:

提前拜年。《飞行》文贴出后,大家的回应都看了。随即回应如下:

一,索家村为什么拆除,真的原因我知道,但我知道的事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也会被删掉。

二,网友“大米与大”说,我的博客背景能不能调灰一点,白底太刺眼,老白痴举双手赞成。(智商高的人说,边框的颜色可调,没见我已经换了一次吗?底色调不了!这个网友好完美主义丫!可以跟老白痴做伴。老百痴加注:不是完美主义,是眼睛老花受不了。“大米与大”可能是年轻人,考试多了眼睛累,更得保护视力。)

三,文革时书价便宜,收入少,这我当然记得,我在美院上学时,买半拉烧鸡一块钱,相当于我一天的工资,但是毫不犹豫。在前消费时代,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买车、买房、投资、做生意,是完全陌生的事。解放初期,干部实行供给制,每月“供给”中包括洗澡和理发的钱。

四,这几天的留言中,我喜欢网友“呵呵”的一句话,他说,看天上一路喷雾的飞机飞过,“像一只超级大蜻蜓在放屁”。

明后天再聊。       

                        

丹青

又,网友“小可”同志说的对,关于教育,我只是在跳出来叫叫,被媒体放大了。我不是行政领导,我说的话不是指示、不是政策、不是真理。美国的生活教会我:想说话就说话,但别以为你说的就是真理。我从来不认为我公布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只做一件自以为正确的事,就是说话。

要我“闭嘴”的那篇文章,我很早就看过了,在他的立场上他是对的,他也在“说话”。可惜叫我闭嘴的文章太少了。我闭嘴不难,假如大家在教育问题上都张嘴,我宁可当哑巴。

关于考试,我从来没有说过不要考试。没有一个人有权利说不要考试。我反对的是两课考试,那不是考试,那是管制、侮辱。现在的政治考试结果是不懂政治,英语考试是让你英语糟糕,不是吗?

网友“sofia   特大新闻:今天本人隆重目击——柳枝绽芽了!

     老陈

▍大师就是放开了做人撒开了做事

(-02-:03:45)

诸位:

本人明天出差,三五天内不方便照顾地摊。

对天起誓:大家的评语和留言都读了,都读了。腰弯下去——又是鞠躬。

有位哥们儿说:“那么德国没再出贝多芬,荷兰没再出伦勃朗,这又怎么解释?”我立刻脖子缩进去,心想,这哥们儿问得对啊!

其实欧美好多国,二十世纪出了许许多多绝对了不得的大人物,大匠师,大部分我们这里不太知道,知道了,也没机会瞧见他们的货色。譬如德国的画家安瑟?基佛,我猜贝多芬瞧见了,会点头的;又譬如法国的萨特或巴特,伦勃朗会愿意恭恭敬敬读他们的书。

老伦勃朗很爱读书的。还喜欢收点古董。

欧美二十世纪出了那么多电影大师,文艺复兴老哥们瞧见,全部傻眼。西班牙狂人达利就说,米开朗其罗活在二十世纪,一定会拍电影。达?芬奇喜欢设计武器,草图画得好看极了。他要是瞧见今天的导弹原子弹,气得揪胡子,肯定把他那些武器草图全给撕了。

我所谓“大师”,最低限度,就是放开了做人,撒开了做事。我有没有一秒钟妄念——老子也要做大师呢?——老实交代,有过的,譬如坐在马桶上,或将睡未醒之际。可是第二秒钟我就想起来,做人远未放开,做事远未撒开,差十万八千里,放老实点,做个老师吧。

现在老师也不想做了。做什么呢?每隔几天摆几分钟地摊。

关于柳树,再说几句:她到深秋近冬,叶子才肯掉光,春光乍现,她就急得发芽了(小时候发育了,小奶头子痒,掀开背心偷看,真像叶蕾初绽,像不像?)柳树真多情啊,活脱乡下的土丫头,给野男人甩了好久了,还痴心。

再见。

陈丹青

▍换一张博客的照片

(-02-:30:05)

换了一张博客的照片,是年在西藏草原上拍的,照片上是我和小阿洛。

▍乡下丫头最好看

(-03-:22:41)

大家好:

简单说两句:

“大师”的话题,可以歇歇。英文原文maste”,也可作“师傅”解。许多洋人的词语翻译过来就牛逼,譬如“写作的人”、“画画的人”、“弄音乐的人”,翻译过来就成了“作家”、“画家”、“音乐家”。人家科学院的“会员”,翻译过来就成了“院士”,全是胡扯!

“乡下土丫头”,一点没有贬低调笑的意思。英国人高尔华斯妥(可能引用不确)有中篇小说叫做《苹果树》,就是讲乡下丫头的痴情,给城里少爷爱了又甩了,痴等,投水而死。20多年前在火车上读,感动得哭,用车上的被子蒙着头哭。我顶喜欢的小说是托尔斯泰《复活》,读了四遍,也是讲乡下丫头。木心先生有一次对我说,那是最伟大的小说。

法国人福娄拜则认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小说是屠格涅夫的《木木》,讲仆人和一条狗,当然,也是乡下狗。

诸位知道吗,我所见过顶好看的女子,几乎都是乡下人。图片中的小阿洛,八岁左右,照片上诸位是看不清的,那种美丽,现在随便哪位明星都没得比。淳朴、野性、古典。神性与动物性,当然还有人性——可是小阿洛自己一点不知道。拍完照片,她就拽我去她家,所谓家,就是一帐篷加点土坯,牛粪烧着,正在炖一大锅罗卜。

阿洛,藏语的意思就是“月亮”。三十年过去了,“月亮”的孩子,恐怕也比当年的她大好几岁了。

再见再见。

老混混(谢谢有位网友称我混混)

▍抽掉快两包烟了

(-04-:52:34)

同志们:

回来抽掉快两包烟了,今天兜进来看看,忽然想写几句:

一,诸位尽管讲,尽管讲,网络大无边,大家尽管讲(“小陈”听见吗?)

二,似乎有几位老同志发话了,讲得好,讲得好,我会听,我会听!

三,不要弄得我太感动,太感动,我就不敢动了。

好了,就这么几句话。

纽约的琐事还没完,等几天端上来,可能会好玩,可能会好玩。

陈丹青

▍新年好(上)

(-01-:06:05)

大家新年好!

翻检旧稿,忽然发现一篇访谈。说来是前年的事了——年年底,本人给南方报业的《名牌》杂志弄成年度人物之一,发来长串问题,我老实,一一答了,结果被用了一部分,今天检出来贴上,全是胡说八道,大家看看玩玩。里面提及的有些事情或意思,都过时了。

元月份我还会贴上应诺过的杂稿或图片。临了不称“关博”,就叫“停博”吧,好比饭局散了,留把椅子在,表示曾来过。拖延至今不停,也等于众人夜里闲聊天,老说走了走了,又坐了好一阵。从前江南人管坐着不走的客人,叫做“烂屁股”,我算博主,竟弄得象烂屁股。

总之,诸位有劝我别走的,有请我索性走掉的,都是美意和好意,我谢谢。

▍收摊的话

(-02-:30:39)

同志们好:

今天收摊,特别要谢谢新浪网站的术术女士(即高智商同志),就是她在年底连哄带骗笑咪咪,给我开博客,教会我什么叫做博客,然后半年间辛辛苦苦为我贴稿子。年七月至今,新浪网站的又一位女士接替术术,认认真真为我贴稿子,每次都会给这愚蠢的摊主发一信,说是贴好了。现在我给她俩一人九鞠躬,也代诸位谢谢她们。

年来大家的留言,据我所知,我都读了。其中年纪轻的读者,我要说几句:

我的文字中凡涉及历史、学问的,不可轻信。我没有念过书,许多事说来不可靠,多谬误,假如因我当过老师,又浪得虚名,就相信,便是对自己对学问又多一层谬误了。

我的见解,只是我的见解,并不就是正确,不过像诸位的留言一样,“有此一说”,不可当真。学问的事情,艺术的事情,假如靠博客这么写写看看便能出花样,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好些年轻人大概还是学生,扯着叫我别走,我谢谢你们的善意。年轻人要寻师,要听讲,当然理解的,但不要夸张一个人的作用,更不可看太高。如今一些社会“名流”给弄得不成人样子,包括我,便是这样子给弄坏掉的。我每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三陪小姐似地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狠话: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要学好,顶管用的办法,一是老老实实读好书,一是老掉牙的话,就是受得了委屈,吃得起苦。这些话我不愿说,弄得像是爹妈训孩子,但以我亲身的经历,只有这么两条路。

网络、博客近年火,实在是大家无聊。顶好的去处,还是书店。学画的青年,中国没有像样的美术馆,别错过好展览。元月份“美国艺术三百年”将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六月间,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好几十件真迹――据说有提香、鲁本斯、魏拉士开支,还有戈雅的画――也将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我学画的年代,连他们的破画册也看不到的。

爹妈有钱,或咬牙挣点,将来自己出去看。到欧洲旅游别忘了带几包方便面,中国人离不开酱油和味精。还有,欧洲人的肠胃大概是冰做的,旅馆通常不供应开水,所以别嫌烦,带个速暖水瓶,插上电源,可以泡泡茶――不过英美德意的电源插头,型号各不一样的。

我这弄得又像爹妈管孩子。好了,大约就这样子。谢谢大家!

陈丹青元月31日

老男人的小男生情结

◆◆

人在旅途中会有fantasy,就是想入非非。不知女人有没有,男人希望有艳遇。

我现在还有这种fantasy:让你轻微快乐的不是真的艳遇——艳遇概率,少得跟空难一样——而是fantasy:也像空难的恐惧般,一念闪过,闪过一念。

但我有个毛病:旅途中不会主动跟人说话。不是架子大,是害羞。天性如此。我觉得搭话是轻佻的。

有的男女没几句就熟得跟前世冤家似地,火车没开就已经打牌了,那份儿亲昵呀:嗨!你瞧你、你瞧你,讨厌!

我给你说一次艳遇,真的艳遇——我是画画的,贼眼,去年从上海飞北京,一眼瞧见队伍最前面正在签票的女子,美人!后侧面那么好看,简直“专业”美人!

她掉头走了。走了,我就忘了。

我经常迟到,好几次是广播播音找我,连名带姓。那次我也是最后进机舱的人。坐满了,一眼看见她——不是我在找她:这样的美人,怎会不看见呢。

美术馆最好的画,老远勾你目光——我一排排对座号,居然就在她身边:我靠走廊,她居中,靠窗一位小女孩。看见正面了!形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姿媚的。

我暗自高兴。要命的是害羞同时到位,你知道,害羞其实是倔犟的情绪。我们就这样并排坐着,我不可能别过脑袋看她——除非眼睛长在太阳穴靠耳朵那儿——她索性坐我远点儿,还能偷看她。

害羞:一个老男人心里的小男生情结。我们从小不跟女生讲话,看到漂亮出众的女性,紧张,拘谨。这种心态跟一辈子。

平时我胡说八道很放松,人不多的聚会,谁相貌出众,我会暗暗拘谨。现在还这样,没办法,这是性格。

我很想画身边这位美人,跟她讲话,但此时此刻我知道什么都不会做,还不如没艳遇。

起飞了。她开始睡觉,身子弯下去,头发垂落,挡住脸面。空姐送茶水了,我替她攒在我的小桌面上,伺机递给她,光是递递也风流啊——我插队时有个哥们儿,打起人来拳脚忒狠,可是他常到县汽车站守候下车的女生,抢着给人扛行李——我也不过如此伎俩。

可是没得逞。她全程熟睡,根本没喝水,也不注意水杯。她偶尔起身朝椅背后仰,中国人很少侧面这么标致——我到底还是扭头看了,真是惊艳!

摸出一枝圆珠笔,一个信封,反面是白的,我飞快勾勒,飞机轻微颠簸,线条也颠簸。还像。我记得偷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简直是作案。

完了。北京到了。艳遇结束了。飞机停稳,灯光大亮,我起身让她出来,活活看她走掉,一句话没讲。她标致到那样,自己知道,埋头走开。

下一次坐飞机,放个什么电影,香港片。她演皇后,绫罗绸缎,嗔怒着——哦,难怪,她是演员。过一阵,报摊上一本彩色杂志封面,又是她,查对名字:范冰冰,那位邻座睡美人。

做个悬念小说还行,留着期待:结果呢,结果就像我上面说得那样。

年11月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致景-波签赠手绘小画《面对面》一册(年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有限公司一版一印)HXTX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此拍品详情

陈丹青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年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年—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墨韵书笺·杨永青、陈丹青、王镛、毕克官、吕学勤、胥叔平等美术家墨迹专场”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4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