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女娲氏补天后,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弃巨石一块。不想此石久经锻炼,灵性已通,实属可造之材;后得遇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哦,说岔了,重来——
话说北宋时期,画院里有个小孩叫王希孟,是块璞玉。徽宗慧眼,甚是爱才,遂亲自加以雕琢。不出半年,没有高考压力、十八岁的王希孟便创作出《千里江山图》,和徽宗相互成全,也为自己的一生奠了基(详见陈丹青《局部》第一季第一集)。
遥想当年,空空道人把一部《石头记》抄录一遍,传入人间;
时至今日,嗷嗷后学将一幅《江山图》策划再版,原大呈现。
陈丹青在《局部》里讲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
正所谓“英(吹)雄(牛)所(又)见(不)略(犯)同(法)”,我们认为《千里江山图》里每一局部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或词)。为了证明这不是吹牛,待我们混淆人物、时间和空间,不讲实际,只言意境,来尝试一番——
来决输赢昨日棋
杨柳阴浓夏日迟,村边高馆漫平池。
邻翁挈盒乘清早,来决输赢昨日棋。
(唐寅《题画廿四首》其一)
独对空山看落霞
茅屋青山住几家,满林秋叶胜春花。
离骚读罢幽亭晚,独对空山看落霞。
(唐寅《自题秋山图》)
有客携琴过小桥
茅屋风清槐影高,白头联坐讲离骚。
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
(唐寅《茅屋风清图》)
也思归去听秋声
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
(赵孟頫《李仲渊求其弟叔行万竹亭诗为赋一首》)
故人有约高楼醉
故人有约高楼醉,特驾扁舟一叶来。
(佚名《无题》)
载将离恨过江南
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郑文宝《柳枝词》)
都付笑谈中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路溪声送出山
尽日长松乱石间,不知身带夕阳还。
耳边何用闲丝竹,一路溪声送出山。
(程敏政《归路》)
哪知花里即君家
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
不为寻君也留住,哪知花里即君家。
(方蒙章《访友》)
大半生涯在钓船
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无多别业供王税,大半生涯在钓船。
(李咸用《题王处士山居》)
一年容易又秋风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陆游《宴西楼》)
淮上有秋山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宋王孟希千里江山图
书名:宋王孟希千里江山图
定价:元
ISBN号:2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END——
文章:且饮且读
排版:小赞王一宝
配图:《宋王孟希千里江山图》
长
按
关
注
書林藻鑒ArtBook
文章、視頻等內容為書林藻鑒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