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透过我的局部,你可曾发现了自己

2月11日陈丹青做客《北京青年报》“青睐”系列讲座,从文化视频节目《局部》谈开去。

报名时,那个要“”发送一句话,证明自己的看过《局部》视频”的条件难倒了好多人,想获得一张“青睐门卡”差点就要靠“黄牛”了。

签到处工作人员提给参与者“青睐门卡”

而报名成功的朋友更是很早就到现场,排起长队签到,只为早点一睹大师的风采。

排队签到中

光头素衣的陈丹青也提前来到北青大楼,一进门遇见了老朋友们,立刻拥抱叙旧。

两点半,陈丹青换上了他的正方形黑框眼镜,准时开讲,一个小时的侃侃而谈,一个小时的现场互动。下面是精选的文字内容,送给喜欢陈丹青、喜欢艺术、喜欢“青睐”的你们。下一次,要不要来现场?

陈丹青

力彑

1

《局部》这个名字是梁文道替我起的

夂小

我很高兴能够面对看过《局部》的朋友。大家可能知道,在《局部》以后,我就把我的讲稿出了本书叫《陌生的经验》,因为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全新的一个经验。

但是实际上我非常烦做视频啊,因为得在限定的时间里面把一个话题说完,同时要让人有兴趣愿意听下去,非常不容易做到。当时我已经知道有高晓松的视频,还有罗辑思维的罗胖子,他们实在讲得太好了,我几乎觉得每一集都能听到很多我既不懂更不知道的事情,我完全没有这个本事。

我知道的视频节目是从纽约开始,我才知道世界上有talkshow,就一个人在那没完没了的讲,不断能让你笑,还有很多知识,很多亮点,也有很严肃的。没想到中国这么快也有了,像高晓松和罗振宇。他们这是天才,生下来就这么会说,而且脑子能够记住所有事,一路讲下来除了知识点以外还有他自己的观点,然后又能抓住你。这都学不会的,也没法教的呀。

所以呢,我当时接《局部》的时候有点轻率,也有点被迫。因为大家知道我在理想国出版社出书,里头有一个重要的媒体人就是梁文道。

那我的主编刘瑞琳女士在很多年前就跟我说,你不要光是写些别的东西,还是要回头谈艺术呀。但当时这个概念还很土,还是像80年代那样来给大家做《谈艺录》那样欣赏或者解释一件作品。

我就没有答应,因为我不太喜欢读这一类东西,所谓欣赏艺术的节目和文章,同时我也不太读美术史,读过的都忘记了,忘得干干净净,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爱读。

但是在我看到过的节目里面,我又不满足。每个自以为有眼光的画家,我想我是这样一个人,就不太会满足别人告诉我的这些解读,我也有自己的结果。当时不会想到有一天我自己也会去讲。

所以刘瑞琳提出这个事情以后,我就没有太认真去想。但到了年,梁文道先生变成理想国视频项目的总策划,那么他的任务就排下来了,我被分到的任务就是:“丹青你来讲讲绘画这一块。”

所以《局部》这个名字是梁文道替我起的。他当时以为我会把一幅画从一个局部讲出来,然后跟大家分析,我估计他是这样想的,但其实我当时糊里糊涂,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讲,也不知道要讲什么。

但我知道什么类型的讲法我是不会的,也不会学着去讲,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美术史的讲法。那样的事情,我在清华美院做过,我讲过一个长篇系列叫《艺术与传播》,我的参考书不是美术史而是传播史。

这是一个我一直在强调的观点,就是我不认为有艺术史这件事情,整个艺术史其实是一个传播史。大家把艺术看得太高,太神秘,好像咱们一般人都不能接近它。

所以我不会用美术史的上课方法去讲,但我也不喜欢另外一种讲法,就是我们今天来欣赏艺术啊。我相信现在有这样的节目。我挺倔的,我听到一个人在那讲欣赏,我就想我为什么要你告诉我欣赏?

在北青大楼一楼等候朋友的陈丹青

力彑

2

拍视频,一点快感都没有

夂小

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就是我讲给谁听?我在清华美院教书时,对象很具体,我带一堆画册,我能够看着大家的眼睛,我非常清楚,知道我在说给谁听。

但是视频不一样,你完全无法知道会有多少人来看,这些人是什么人呀?他们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然后他们对我接受不接受?尤其是我做出来以后他们有没有兴趣听下去?

我讲《局部》,我被告知大部分可能会是年轻人在手机上看。但是对手机这个工具,我是一个非常过时的使用者,现在也不会用







































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3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