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钢琴与资产

北京白癜风哪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在国中夜访朋友,楼道伸手不见五指,我盲人般趋探蹈步摸索前行,忽然,楼上,或楼上的楼上,传来叮咚琴声。

我就停住,偷听。

瞳仁如猫眼,渐渐辨出昏暗中家家户户锅灶碗柜煤气罐自行车等等等等破旧庄严的轮廓。

琴声断续,如牙牙学语。

在北京、上海、南京,我几度有幸与巴赫或肖邦的钢琴幽灵在浓黑楼道中相遇。据说,肖邦弹奏,他的腻友喜欢聚在他窗下的花丛中偷听,托尔斯泰写聂赫留朵夫访典狱长不遇,狱长女儿在家弹琴,琴声被门关进关出:即便是书中读“偷听”,也仿佛琴声在耳,极之传神。

奇怪,在纽约林肯中心或卡内基音乐厅正襟危坐聆听名家演奏,也不如在这陌生楼道的家常阵地中驻足偷听,魂灵出窍,感动莫名,哪怕偷听的只是小童的初习。

在上海陋巷听到过一回巴赫的帕蒂塔,却是弹得好极。时在盛夏,帕蒂塔一连串清亮的旋律直如风动水流,巴赫在中国有知音。

茂名路康乐村,我的小学的后弄堂,还传出比我自藏的所有莫扎特朔拿大CD更精彩的弹奏,我一听,暗暗吃惊:

是快板乐段,莫扎特的快板总像一个男孩的跳跃奔跑。

是掌灯时分,弄内有女人下班的高跟鞋走过,有娘姨开门倒水呼唤小儿,家家传出油锅煎炒与碗盏磕碰的合奏,莫扎特在其间狂奔。

我躲在窗下快要一支烟抽完,琴声止息,窗沿传出妇人的咒骂,夹着仿佛筷子敲在木器上的脆响,接着,一个七八岁男孩嗓音嫩嫩的像是女孩,娇声抗辩:你听我说呀!你听我说!

今日的爹娘们只要凑得起钱数,似乎不顾家道的贵贱——不,现在的都市家庭只分贫富而无所谓贵贱了——都愿给孩子买架钢琴弹。

三十多年前,沪上的穷街陋巷漆黑楼层听不到巴赫肖邦莫扎特,除非在卢湾区徐汇区原法租界阔人聚居一带,隔着篱笆,花园洋房,春日雨后有哪位“资产阶级”本人或他们的子女在弹琴。

那是另一个上海,“阶级”虽已降伏,人还在,钢琴还在。

那时,“钢琴”二字即代表出身与阶级。

口琴、胡琴、手风琴算什么?“钢琴”可是“钢”做的呀!

英文的“钢琴”叫做“Piano”,哪有“钢”的意思。

“文革”起,上海的市井奇谈是淮海路东西两头好弄堂里挨户抄家,单是钢琴,抄没一千架!

那是我在巨鹿路小菜场听一位弄堂口的赤膊男子亲口宣布的,他拍着肋骨对横在面前排队买菜的人民群众朗声说道:“奈么好哉!我倒想看看伊拉资产阶级从此白相啥?!”翻译过来,即“这下子看看他们怎么玩”。

不久,在淮海路国泰电影院对过一家古董店里,我看见了壮观的景象:大大小小通体锃亮的钢琴堆满店堂,不是那么摆开平放,是上层的钢琴脚戳在下层的琴面上,一架摞一架。有三角大钢琴琴盖卸开,沿墙竖靠的,有琴囊里钢丝钢条给掀得翻翘支棱的,更有琴壁琴盖上被油漆用刀划下标语口号,店铺职员正洗刷收拾的。只见黑压压层层叠叠挤挤挨挨的钢琴阵地仅留得侧身走过的缝隙,像是堆满机床的大车间。店铺给堵得一片昏暗,白天开电灯。

我在其间走过来,看过去,时年十三岁——我连口琴也不会吹。

国泰电影院那年关闭了,不是关闭,所有电影院都用来做大型批斗会场。临近“老大昌”、“哈尔滨”西式点心店倒是开着,革命人也得吃点心,可这家古董店铺为什么开着,谁来买钢琴?不久传出消息:60年代钢琴才子顾圣婴与她母亲、兄弟开煤气口了。

“文革”后一篇回忆文章的作者说是在她寻死前一天亲见她从国泰电影院门口人丛里走过——此刻,店堂里有个比我大几岁的女孩,深蓝上衣黑皮鞋,也在钢琴缝里走来走去,几次与我擦身而过。我一看,就知道她出身“资产阶级”。凭什么呢?难描难写。

我只能说,那时,谁家是山东南下干部,谁家是江浙的民国移民,谁家世代当工人,谁家的父母是资产阶级,上海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打扮?资产阶级的子女那时根本不招摇,不打扮,可穿得再朴素也洗不掉资产阶级的阶级烙印。今日上海可瞧不见这样的资产阶级小姑娘了。“资产”不等于“阶级”。

现而今,上海小姑娘越穿得“资产阶级”越不像资产阶级,连高级轿车里钻进钻出有资有产的款儿腕儿,也只见资产,不辨“阶级”。

那些年,倒是抄没资产的人家走出个人来,瞧着更像“资产阶级”:他(她)们只剩“阶级”,没有资产了。

忽然,蓝衣女孩的右手掀开临近门口一架钢琴的琴盖,探进左手,大拇指与小手指尖平行张开,熟练地朝那黑色的键盘摁下去:那是她家的,还是别家的钢琴?嗡——钢弦震动,后来我才知道那叫做“和弦”。

我呆住,等她弹下去,但她随即转过青色的资产阶级眼白瞥一眼店堂,飞快合上琴盖——对了,那年月资产阶级的眼神眼色都这么张皇警惕——她闪身逃逸了。

店里有大人迎出来,赶开闲人:又一辆大卡车满载钢琴轰然转弯,停在店门口。

有谁在公共场所目击自家珍爱的贵重物件给粗暴地扔在那儿么?人会不由自主寻过去的,只为看那么一眼。我记得蓝衣女孩在钢琴阵地中的眼神,是一种恨意(阶级仇恨?),又是孩童辨认出自己的玩具或宠物似的单纯的惊异(你在这里!)。那一大堆钢琴日后被陆续卖出,易了主了。谁呢?哪个阶级? 的价,据说是人民币50元。

今日沪上的钢琴小天才,那一个个身家既不像无产阶级更不像资产阶级,阶级真的消灭了,除了钢琴。

前几年,“东方时空”电视节目曾追踪拍摄孩子们玩儿命练琴聚考音乐学院的纪录片,多是女孩,考上了笑考不上哭,我听着都觉得好极了,想起那位蓝布上衣黑皮鞋的资产阶级女孩,她该早已是一位母亲。节目主持人采访了好几位替孩子进京赶考租房驻扎的父母亲,有西北的农民,有中原城镇的职工,在京城的破烂旮旯里住着,架起炉子披头散发给孩子又做饭又炒菜,孩子呢,脚不及地,高坐琴椅当当地弹——

如今判然划分不同“阶级”的,恐怕就是母子之间那架大钢琴。

记得 一个镜头是琴声停息,小天才扭头冲着妈急。又怎么啦,妈问,孩子娇声吆喝道:

“翻谱呀!”

本文摘自《多余的素材》作者:陈丹青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01

-版权声明-

感谢作者原创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可以转发至朋友圈

这将是对我们 的鼓励

......................................................

近期课程预告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格局》小视频

......................................................

《非正常思维哲学研究课》视频

......................................................

推荐阅读

金雁

“真空罩”下:——30年代的苏联

柴静

这世界其实挺美好的,能让我心碎

木心

乌镇

秦晖

印度与南斯拉夫

刘擎

马丁·路德·金抄袭事件:如何对待伟人缺点

杨奎松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汤一介

不要把儒家“意识形态化”

葛剑雄

真正的本领在于看懂书本背后的社会事实

陈向宏

将木心先生请回乌镇

汪曾祺

《又读〈边城〉》

余英时

戊戌政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王德峰

艺术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秦晖

央视史诗纪录片《河西走廊》全集(一)

沈志华

-——转折还是选择

柴静

祭顾准

唐翼明

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

金雁

捷克:告别切卡德年代

葛剑雄

地名、历史和文化

王德峰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学说与当代中国

沈志华

中苏分歧在于有30年时间差

BBC纪录片《文艺复兴》全三集

木心

美国人的脾气,不留后劲,不留后路

陈丹青

“我给大家讲一件小事情…”

张鸣

秦晖印象

王德峰

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许倬云

东汉与西罗马帝国为何崩解?

赵声良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

蔡国强

中国当代艺术,最没学到的就是个人主义!

朱学勤

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唐翼明

钱穆与陈水扁

金雁

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改革、战争与革命

陈丹青

木心使我洗去一点野蛮的根性

柴静

朱光潜的“此身此地此时”

梁思成

敦煌壁画中的中国古建筑

秦晖

儒家的命运

孙周兴

一只革命的手

许纪霖:古巴革命与卡斯特罗

秦晖

我对“文化保守主义”的一次大检讨

姚大力

什么是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金雁

中欧的价值——“欧洲精神”燃烧之地

致敬

敦煌守护者

葛剑雄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赵声良

在这样一座宝库前我无足轻重

周振鹤

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

孙周兴

形而上学的尼采

木心

我厌倦了哲学

姚大力

敦煌为什么叫敦煌

金雁

前东德:波澜不惊二十年

沈志华

美国是怎样卷入 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j/4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