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我提高尚,戒了,说说宋之问的奇葩养成

皮肤病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前两天,偶然听见儿子在平板上学成语故事,其中讲到“近乡情怯”时,讲述者对创造出这一成语的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人品给与了最臭的评价。

儿子一片迷茫,能够写出如此清雅诗句的才子怎能是如此一个不堪的“浊物”?

在孩子非黑即白的一维世界中,好诗必然是好人写的,言为心声,宋之问这样的“坏人”怎能写出如此多流传千古的佳句?

是的,孩子,我只能无奈的告诉你,宋之问就是这样一个把黑白两面融为一体的“奇葩”。时而淳如处子,时而黑过虎狼,两手文章着锦绣,一身媚骨世无双。

研究中国文人,研究中国文人性格,都绕不过宋之问。

因为宋之问身上具有中国文人身上所有最典型的特征:出身低微,少有才名,仕途坎坷,阿附权贵,不得善终。

关于宋之问的完整生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阅一二。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宋之问的性格养成记,所以只介绍两点。

一是宋之问的才高八斗。

很多人只是听过宋之问的部分名诗,譬如,最著名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譬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譬如“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大多人不知道的是宋之问对唐诗发展的贡献是宗师级别的,是具有断代意义的,因为他“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明白了吗?简单说,宋之问是五言律诗的集大成者,七言律诗体裁的开创者!

李杜,在宋之问面前也只能是学生级的!

二是宋之问的无耻之尤。

了解了宋之问的贡献和作品,大多数人就根本不会相信以下所述乃是同一人所为,这里只举四例。

阿附权贵:武则天最宠爱的两个男宠是张易之、张昌宗,两人深得武则天的宠爱而在朝中飞扬跋扈,为巴结二人,宋之问同学“谄事二张,为持溺器”。翻译成白话,就是为了巴结武则天的小三,为他们倒小便器。如果说能为千古一女皇倒便器,还能说是一美事的话,为女皇的小三倒便器,只能说是千古骚事!一笑君只能佩服的一愣一愣的,宋同学,您也下得去手?千古以降,骚气盎然!

自荐枕席:巴结武则天的男宠,自然不如巴结武则天直接给力。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爬上女皇的龙床,于是来了个毛遂自荐,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如果宋之问同学知道自己当时离一步登天只有0.01公分而因口臭功败垂成,一定会大吐一口老血:我恨牙刷,为什么不早发明一千年!

夺诗杀甥:这是一桩文坛公案,据说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名叫刘希夷,也是一位诗人。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犹得宋之问喜爱。宋之问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不从,宋之问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其实,据后人考证,此说毫无根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首诗其实没有多少文采,宋之问作诗之才,远高于它。

卖友求荣:太子李显复位后,宋之问受张氏兄弟牵连被贬为泷州参军。没过多长时间,他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瞒着朝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此愤恨不已。一天,张仲之正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以好友全家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

看完以上文字,是不是有精神错乱的感觉,这是一个人吗?

也许,宋之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著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研究宋之问的奇葩养成记,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宋之问所处的那个唐朝是个什么样的奇葩年代。

武则天继位前后,为了打击李氏皇族和朝中关陇贵族,武则天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单是至亲,武则天前后共杀死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亲外甥女。

武则天,屠宗室如屠猪,杀大臣如杀狗,更兼秽乱宫廷,乾坤颠倒,翻云覆雨,喜怒无常,即使忠心鹰犬如周兴者也难免被请入瓮,一时间天下为之抖股战栗。

同一个大唐,前有魏征逆龙鳞,后有宋之问端夜壶,短短几十年,文臣风骨何故变化剧烈如此?

同样是《资治通鉴》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李世民一次罢朝回宫,怒气冲冲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问要杀谁?李世民说,杀魏征!因为他“每廷辱我”。长孙皇后退回后宫,穿上礼服再来见李世民。他惊问其故,长孙皇后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李世民转怒为喜。

第二个故事是在李治准备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件上面,褚遂良反对说:“世间多少名门望族大家闺秀,立谁不行非要立武后,武后可被先帝临幸过,谁人不知,你要把她立为皇后,让天下后世如何评说!”武则天正在内室偷听,闻听此言羞愤交加,当即疯了一样大喊:“何不扑杀此缭!”并于其后杀长孙无忌、褚遂良二人。

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世有李世民,方有魏征。

所有伟大干臣的背后,无不有一个宽容睿智的皇帝。

没有秦孝公,何来商鞅变法光耀中华?

没有刘玄德,何来诸葛中兴美名传世?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朝臣。

终武氏一朝,奸佞百出,酷吏成群,正人以头抢地,君子流血漂橹,一个小小的宋之问,不过会吟两首小诗,草根崛起,屌丝逆袭,如水之浮萍,如空中蒲公,莫说武则天,即便是张氏兄弟,一个手指也能让其灰飞烟灭。

诸君不信,且看比宋之问位高权重百倍的时任宰相杨再思如何?

张昌宗容貌俊美,深受武则天的宠幸,人们都称他面似莲花。杨再思却道:“都说六郎(张昌宗小名)面似莲花,我认为应该是莲花似六郎。”

等一等,让一笑君先呕一会儿!

就连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大人都要对着皇帝的小三极尽阿谀之事,宋之问倒倒便壶能算什么罪过?

别给我提高尚,我高尚不起!

还有什么会比全家人都活着更好的事了?

方孝孺倒是千古传诵,背后漂浮着的却是方家十族几千个浑身浴血的怨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j/10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