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奇妙的大自然rdquo

在J.K.罗琳笔下的魔幻世界里,猫头鹰除了充当宠物,更重要的功能是在于为魔法师传递邮件,哈利波特的信使海德薇就是一只高贵的雪鸮。

那么,你了解猫头鹰这种动物吗?为什么在西方文化中赋予了猫头鹰智慧的象征呢?在我们东方文化里猫头鹰又代表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吧。

鸮(xiāo)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该目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雪鸮等。

它们通常头宽大,眼睛大而亮,嘴短而粗壮,前端呈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面盘和耳羽使得其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

奇妙的猫头鹰

(1)无法转动的眼球我们经常能在视频里看到猫头鹰憨憨地转头其实它还能这样(转头度倒转)

和这样

没错,因为眼球无法转动,为了适应夜晚狩猎的需要,猫头鹰有一个特殊技能,便是头部可以度自由转动,也就是说它可以转动3/4个整圆。所以在晚上狩猎的时候,它几乎转个头就可以看清楚周围的一切,而不需要惊动到猎物。

讲真,其实我还能这样转,不服来比!

(2)色盲

猫头鹰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辨明暗的能力非常丰富,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它们通常昼伏夜出,一旦白天露面,它们就跟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的飞来飞去。

令人意外的是猫头鹰居然是色盲,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而许多飞禽都有色彩感觉。乌鸦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试想,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所以猫头鹰的羽毛没有那么靓丽的色彩,大约是因为色盲的缘故吧。

(3)睡觉习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其实猫头鹰睡觉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卖萌?其实人家是在正儿八经的睡觉觉

一方面眼睛受不了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另一方面猫头鹰在夜晚活动,所以一般它们会选择在白天休息。作为时刻警惕危险的生物,猫头鹰睡觉时,两只眼睛常常轮流闭上,以使左右脑得到交替的休息。所以不要总是说人类有多么伟大,大自然中比人类厉害的生物并不少,至少一只鸟能够控制半脑休息,而我们目前还做不到。猫头鹰栖息于树上,晚上便用爪子抓牢树枝,站着睡觉。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它们睡着了不会掉下来。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握紧拳头需要肌肉紧绷,而对于它们来说,爪子紧抓才是肌肉放松的正常状态。

在江博的自然标本馆中也有好几只猫头鹰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雕鸮、草鸮、长耳鸮、斑头鸺鹠(xiūliú)

中文学名:雕鸮别名:鹫兔、怪鸱、角鸱、雕枭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形态特征:雕鸮面盘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长达55~97mm,其外侧黑色,内侧棕色。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生活习性:雕鸮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缘灌丛、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类环境中。在新疆和西藏地区,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达~米左右。以各种鼠类为主要食物。被誉为“捕鼠专家”。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中文学名:草鴞别名:猫头鹰隶属于鸮形目草鴞科草鸮属和栗鸮属2属形态特征:体长-毫米;头骨狭长,宽不及长的2/3;面盘完整,下方变狭,呈心脏形;中爪具栉缘;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们属于夜行性的猛禽,外貌奇特,充满杀气,尤其是那萦回于黑夜的叫声更令人恐怖。生活习性:栖于山麓草地,觅食小型鼠类、鸟类、蛇、蛙和昆虫等。卵产于平地长草间。因嗜食小型鼠类和昆虫而对农业有益,但也捕食一些有益动物。

来听听小小志愿者们是怎么讲述它们的

雕鸮

志愿者讲解员:

周陶玥萱

江阴市初级中学

草鸮

志愿者讲解员:杨玫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中文学名:长耳鸮别名:长耳木兔、有耳麦猫王、虎鵵、彪木兔、夜猫子……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形态特征:体长33-40cm,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虹膜橙红色,嘴和爪暗铅色,尖端黑色。生活习性: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的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丛中,黄昏和晚上才开始活动。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但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常结成10-20只,有时甚至结成多达30只的大群活动中文学名:斑头鸺鹠别名:横纹小鸺、猫王鸟、训狐、流离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形态特征:斑头鸺鹠为小型鸮类,体长20-26cm,是鸺鹠中个体最大者,面盘不明显,无耳羽簇。体羽褐色,头和上下体羽均具细的白色横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具宽阔的褐色纵纹,喉具一显著的白色斑。斑头鸺鹠的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基部较暗,蜡膜暗褐色,趾黄绿色,具刚毛状羽,爪近黑色。生活习性:斑头鸺鹠主要栖息于从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m左右的中山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大多在白天活动和觅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主要以各种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鼠类、小鸟、蚯蚓、蛙和蜥蜴等动物。

来听听小小志愿者们是怎么讲述它们的

长耳鸮

志愿者讲解员:甘恒宇

江阴市实验小学

斑头鸺鹠

志愿者讲解员:薛子逸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猫头鹰的文化之争

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代表智慧、理性、与公平的雅典娜的爱鸟,亦承继了她的智慧,所以是聪明的象征。因此英语有一句话:aswiseas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即是将猫头鹰视为智慧象征的最好说明。

同时,猫头鹰也因为其优秀的生活习性被称为“哲学”。在西方人的文化逻辑里,哲学是一门反思与厚积薄发的学科,就是白天蛰伏的猫头鹰一样,在傍晚时分起飞,犹如审视过去的一天,所以会把哲学比作猫头鹰。

在我们许多现代东方文化里猫头鹰常代表着不孝、奸诈、黑暗、神秘等。但我们追溯很多历史出土文物,都有猫头鹰的出现,将它们当做图腾崇拜。但更多的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它却被视为一种恶鸟,千百年来遭到人们的厌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假如国宝会说话——鸮尊》通过文物鸮尊探秘猫头鹰的古往今来

现代动物学研究证实,所谓猫头鹰食母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现实证据能证实,猫头鹰有这种恶习。这则流传千年的邪恶谣言,正是猫头鹰被妖魔化的根源所在,从而使得它千百年来含冤负屈,受到人们的厌恶。其实猫头鹰是一种益鸟,理应受到人们的善待与保护。

文稿:符蕴音频:沈晓燕编辑:吴婉玲排版:马心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5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