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2个省会直辖市,一座城,一首古诗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滚滚长河历经五千年,淘洗出千古风流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独特韵味。全国23个省会、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首府,都有怎样的雅称与古诗在流传?

今天,我们共同来品鉴。

北京天坛

(一)4个直辖市

1.北京

北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六朝古都,古称燕京、蓟城、涿郡、幽州、北平等。北京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其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变迁。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上海

上海古称黄浦江从上海穿过,古代由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春申君)治理河道,故今天建成“申”,又称“沪”“松江”。

上海怀古归懋仪

落日西风见沪城,瓶山终古峙峥嵘。沙虫猿鹤知何在,惟有寒潮作战声。

3.天津

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沽河杂咏蒋诗

皇船坞口是渔家,杨柳青青拂岸斜。绝似西湖好风景,二分烟水一分花。

4.重庆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等。自古以来,重庆就是文人墨客钟情之地,留下众多千古传诵的动人诗篇,流传最广的莫过于——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庆

(二)5个自治区首府

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称云中郡、定襄郡等。名称美,诗更美。

登归化城纳凉望阴山钱良择

远衬孤城叠翠浮,大荒形胜此山留。半天高截来鸿路,万古寒凝战士愁。

对面石欹蹲怪兽,荡胸云出奋潜虬。斜阳屏障苍茫里,有客披襟独倚楼。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清代伍弥泰有诗《题乌鲁木齐驿壁》云:

撮目孤城上,苍茫见四郊。斜阳高树顶,残雪乱山坳。

牧马嘶归枥,啼乌倦返巢。秦兵真耐冷,薄暮尚鸣骹。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南宁,简称邕,古称邕州,又称为绿城、邕城,在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在这山好水好的地方,谁能不生感慨。

邕江春泛刘神清

邕江添雨涨,绿绕万家春。四野重烟晓,两堤叠浪新。

波涵天上下,光映日浮沉。极望天无际,乘槎好问津。

4.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明代朱栴有诗《汉渠春涨》:

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

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居。

5.西藏自治区:拉萨

拉萨古称“惹萨”,全年日照时间在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有一首描写《布达拉宫》的诗是这样的:

旭日生辉,龙腾锦绣,宫阙奇观千古瑞。

佛光耀彩,燕舞和谐,红山胜迹四时新。

拉萨布达拉宫

(三)23个省会(按照拼音顺序)

1.长春(吉林省)

长春别称“春城”,古称“茶啊冲”,汉译“天之城”,被誉为北国春城,也被称为“喜都”、“黄龙府”等。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孙中山曾经作诗《輓刘道》: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2.长沙(湖南省)

长沙别称星城,古称潭州,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毛泽东曾经写过沁园春·长沙,写尽长沙的秋美与革命党人的豪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成都(四川省)

成都古称“成都”、“锦城”、“蓉城”、“少城”,自古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杜甫曾为成都写过许多千古名诗,包括《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福州(福建省)

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晋安、丰州、闽州、泉州等。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无数诗人骚客歌吟。梁瑞芝的《闽江怀古》(全诗18句,摘录以下)

全闽江山称第一,中有危台突然出。江水吞天风逐云,无数蛟虬翻浪溢。

当年降汉疏封王,襟吴带越开雄疆。一自苍江跨龙去,精灵剑槊江中央。

5.广州(广东省)

广州古称“楚庭”,吴国孙权于黄武五年(公元年)在交州东部分设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千年商都风采更胜当年。曾丰曾为广州赋诗:

绕处无非湿,终年不识寒。家饶安乐睡,市卖喜欢团。

倡女青芒屦,渔儿白布冠。北人落南者,久亦自相安。

广州镇海楼

6.贵阳(贵州省)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宋代赵希迈写过《到贵州》:

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家务每因官事废,诗篇多向客途成。

耕桑尽自无荣辱,却悔当年事短檠。

7.哈尔滨(黑龙江省)

哈尔滨简称“哈”,别称“冰城”,古称“会宁府”。冬天一到,哈尔滨给人的印象大概就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8.杭州(浙江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自古为“美”的代名词。杭州古称临安,钱塘、余杭等。白居易是这样《忆江南》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9.海口(海南省)

海口古称“海口浦”,元代有“海口港”,明代有“海口都”、“海口所”,大都与海口相关。刘长卿的《登东海》是这样写海口的: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10.合肥(安徽省)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极富诗情画意。“诗仙”李白曾多次作过与庐州有关的诗,例如:《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辞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徽派建筑

11.济南(山东省)

济南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后改“齐州”,又改回济南,沿用至今。李白写过《昔我游齐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12.昆明(云南省)

昆明据考证只是古代民族的族称,唐代成为地名,并一直延续至今。元代郭孟昭写过《咏昆明池》:

昆池千顷浩冥濛,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万派入胸中。朝宗远会江淮迥,泽物常裨造化功,圣代恩波同一视,却嗟汉武谩劳工。

滇池碧波千顷,浩淼无垠,有阴雨霏霏时的朦胧气韵,也有浪涛汹涌时的磅礴大气;而波平如镜时,群峰倒影如画,江山美景,尽收眼底。

13.兰州(甘肃省)

兰州汉时称金城(郡或县)、隋改兰州。兰州的美是一种极致,兰州的天、兰州的云在诗人眼里如仙境一般。高适的《金城北楼》就是写兰州的佳作。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14.南昌(江西省)

南昌春秋属吴,战国属楚,汉称“豫章”、隋唐称“洪洲”、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王义山的《念奴娇·南昌奇观》写尽南昌的美丽:

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谁瞰湖光新佳阁,横挹翠峰嶻辥。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彻。鸢鱼飞跃,活机触处泼泼。容斋巨笔如椽,迎来一记,赢得芳名独。猛忆泛莲前日事,诗社杯盘频设。倚看斜阳,檐头燕子,如把兴亡说。谁迎谁送,一川无限风月。

15.南京(江苏省)

南京为六朝古都,旧称多达44个。在历史上称过金陵、秣陵、建康、建业、上元、蒋州、江宁、应天、南都、天京、石头城等等。其中,南京人对南京、金陵的成为最有感情。李白写过《登金陵凤凰台》,乃是千古绝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秦淮河

16.沈阳(辽宁省)

沈阳的古称:盛京、奉天,以沈阳故宫最显底蕴。

《哀沈阳》

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17.台北(台湾省)

宝岛台湾的省会台北市,初名大加纳,后称莽甲。台北市位于台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与台北县为界。余光中一首《乡愁》,表达了台湾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8.太原(山西省)

太原,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具有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并州的剪刀长安的月,都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众多描写太原剪刀的诗词中,出彩的也有很多。

例如: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19.武汉(湖北省)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西连巴蜀,东接吴越,北至豫陕,南抵湘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崔颢一首《黄鹤楼》,唱响至今。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武汉黄鹤楼

20.石家庄(河北省)

石家庄北靠首都北京,古称“京畿之地”,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当年,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河北一带漫游,路过正定时留下了五言古诗《晚渡滹沱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水川夕照曛。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21.西安(陕西省)

西安乃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十三朝古都闻名世界,古称长安,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之上,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此外,西安还被从称为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关于西安的诗词太多了,几乎是一景一诗。来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2.西宁(青海省)

青海,古时边陲,三江源头,而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取“西陲安宁”之意。

王昌龄写的《从军行》,其中的青海即指“青海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3.郑州(河南省)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处于大山大河荫庇之下的郑州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贯通东西南北的通衢之地。关于郑州的记忆,李商隐有《登郑州夕阳楼》传世——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10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