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大学中文系课实录现代诗歌创作

关键词:通感意象寻找自己的“诗歌之父”(模仿和学习对象)陌生化哲思

一、课堂交流上周布置的作业:找一位诗人列出五十个意象,找出其中的代表意象,尝试运用这些意象来进行诗歌创作(诗歌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最近自己读的是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他的笔名,在希腊神话中维纳斯迷得神魂颠倒的美少年,阿多尼斯的诗也让我“神魂颠倒”,拿到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之后就一口气看完了。该书中文版的序是恰巧是上次课提到的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杨炼写的,杨炼跟阿多尼斯有过直接的对话交流。阿多尼斯是最近才开始新接触的诗人,第一次在白石桥读完他的诗,感觉他是一个通灵“三界六道九天十八地狱”的人,举例一本《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整理出的一组出现比较多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出的诗歌充满神秘色彩,但又不是借神话叙述,读到的更多的是信仰,阿多尼斯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对痛苦有着极大的承受力,一如鲁迅所说的“真正的猛士”,“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阿多尼斯。他爱着自己的祖国。(想到另外一句泰戈尔的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读阿多尼斯不久,不多赘述。

有同学谈到了海子。说得不够到位。海子是我读得最多的一位诗人,从中学时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始,但是那时候的语文老师不让我读海子别的诗,没收了图书证,因为海子别的诗作“太黑暗,不适合小孩子读”。(问:我是否还停留在中学时代,依然没有学会进行深度阅读研究与思考,而只会去阅读文本?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注意)我能背出海子很多短诗,海子是个忧郁的孩子也是诗歌的无冕之王。时至今日,我才知道海子并非是“太脆弱的灵魂,太过追求纯粹,残酷的现实面前理想没有存在的空间,因而在绝望中死去”,海子的灵魂非常伟大,他一人承担了超越一个时代的痛苦与思考,无知的碌碌庸庸的人会不会忏悔,有一位诗人承受下了他们本也该承受的东西。

海子诗歌的代表意象:麦子。太阳。河流。我觉得还有“马”。以梦为马的诗人,“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在海子人生的最后一首诗,他的灵魂也是骑着“马”,飞奔而去。

二、诗歌分析

从睡梦中醒来

罗伯特·勃莱(美国)

在血管里军舰起航了,

船身四周的水面出现小小的爆炸

海鸥们在盐血的海风里飞翔

这是清晨,乡村沉睡了一冬

窗台座上盖着皮褥,院子里是

冻得发僵的狗群,冻僵的手笨拙地捧着厚书

现在我们醒了,起床,吃早饭

从血管内的海港发出呼喊声,

雾,雾在升起,阳光中木钩子撞击

现在我们唱歌,在厨房的地板上走着小舞步

我们的全身像一个黎明的海港

我们知道今天主人整天不在家

这是今天上课用来分析的一首诗。成琪和雪婷分别有朗诵。覃学长给大家讲解。我没有戴眼镜,只能竖起耳朵听,第一遍我以为真的有写到大海,第二遍才知道原来是写一个人醒来,激动,血液沸腾起来的感觉就像是血管里有军舰起航,这种写法真是新鲜。通感即是人的五种感觉调换,比如以嗅觉来写视觉感受,以听觉来写嗅觉感受。阅读作品多加体会便可以理解。本诗的最后一句是刺点,我之前没听出来这个词,读完全文,哈哈为什么这个刚刚醒来的人会感觉这么高兴心情如此好,原来是因为”主人不在家“。罗伯特·莱尔,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派诗人。对他了解两点:1.有过从军经历,2.总是在早上醒来后写诗

对罗伯特·莱尔还不了解。

诗是直觉,人人都有写诗的天性,人人都是天性的诗人,回顾日常经验,把握整体感觉,直觉化——迸发好诗。世界就是个象征的森林,诗是人内心的回声。

三、优秀作业赏析

几位同学分别读了自己的作品,分享了自己创作经验,关福学长也跟我们分享了最近发表在《中国诗词》上的一首小诗《蓝马庄园》,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的名字,没想到关福学长的蓝马庄园其实是一片宽阔的荒草地,他站在高地上,完成了自己由生活体验生发出来的诗作。他说自己写诗“就是跟自己说说话”。

蓝马庄园:山顶着落日/当原子沉下去时/鹰飞起来了/还有些风吹起空气/一野的草地/集体划一/向着统一的方向弯下身体/它们尊服于即将到来的大鸟/以及浸润的小河/大地之间构起的黑线五弦/燕子和月是音符鲜明的对比/燕飞走了/便奏下一段空旷的回响/碰撞在/模糊的过去和将来

钰莹的诗歌写得很好,关键词:城市文明,独特意象与思考,哲思与批判结合

叶萍的诗充满了哲理性,“活着是白,死去是黑。”简短利落,凝炼。我知道她生在海边,所以读来有一种在海边漫步思考的感觉。

露露的诗歌很美好,《像个孩子一样》。对了,露露的声音也很好听。

课堂的最后老师跟我们说要找到自己的”诗歌之父“,即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琪一直在读里尔克,他的诗进步很大很大。我们要保持思想的激情,守护自己艺术的梦想,天马行空的去创作,将我们的现实感受力,经验感觉实现某种超越——转化为艺术与思想,由现实进入到审美想象当中去。诗歌创作本就是一种通灵的思维活动,万物皆有灵性,不要被世俗的东西掩盖,守护性灵。老师建议我们去读诗歌文本的同时,去读那些研究性的文章,当年他整理了一百多篇关于海子诗歌研究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方面董老师可谓不遗余力,对于有灵性有觉悟啃努力的学生培养更是不遗余力。

谨以此录。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得以引导发现生命中的灵与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10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