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归来的局外人,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楚寻欢说(第99期)

楚寻欢说

他不是年轻人,更不是前朝遗老,他的文字古老又先锋,他是整个现代华文文学史的一个局外人。

木心先生本人追求“无名度”,但陈丹青、陈村等人的恭言敬语却让向来绝缘尘俗的木心的名字开始如雷贯耳。木心先生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作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的读物,因此成为与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的唯一中国作家。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木心自称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那个乌镇的翩翩少年,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我似乎还能隐隐看到卧东怀西之堂的木心书联: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语)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时代的良心。

那么,木心归来,便是致国人最好的礼物。

楚寻欢年4月26日于京东

木心: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年定居纽约。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年11月,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担任。

木心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

纪录片《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

此岸有一,彼岸无双,

木之有心,天老地荒。

看完木心先生的纪录片,

我想了好久~

等开春了,天暖了,

去乌镇看看木心先生。

木心:选自《来自地下的笔记》(梦想抵抗现实)

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你我都要经历,都要寂寞的求生最后落寞的放弃。——陈丹青《草草集》

木心:那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来源:文艺报作者:路明

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笔名木心,他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是望族,小时候家里的佣人清洁厅堂,换下了条案上的宋瓷,临时摆上明代的官窑。女主人看见了,呵斥说,明代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快给收回去。

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少年木心口出狂言,“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惹得长辈们哄堂大笑。有的只当是童言无忌,有的说他是“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木心和茅盾(沈雁冰)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得了‘文学胃炎症’”。

他书读多了,便尝试着创作。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神闲气定,俨然居高不下”,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素净,不知好不好?”木心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忧虑。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他与一个女孩子通信,鸿雁传书了三年多,彼此有爱慕之意。三年柏拉图,一见,一塌糊涂。两人勉强地吃了饭,散了步,“勉强有个月亮照着”,后来就不再来往。

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渴了,冲杯克宁奶粉;饿了,有个乡下姑娘定时送饭。一开始顿顿有米粉蒸肉,颇得少年欢心,“此物与炒青菜、萝卜汤之类同食,堪爱吃一辈子。”到了后来,肉块变肉片,肉片变薄,至于不见,木心调侃,由散文成了五言绝句。某夜山上老虎来挠门,临行时扑杀羊一只,未及叼走便被乡人的锣鼓声吓退。第二天一早,木心嘱咐送饭的姑娘买回一只羊腿。切块,放姜蒜红烧,佐以葱花芋艿羹和青椒炒毛豆,“筷头像雨点,眼睛像豁闪(闪电)”,与姑娘家人大快朵颐了一顿。

“是夜,又发现燃两支白礼氏矿烛,更宜于写作。从此每夜双烛交辉,仿佛开了新纪元。”

我去过冬天的莫干山,山风刺骨,景致荒凉。少年木心的手背起了冻疮,披一床被子,埋头写作不止。一边写,一边思念一个叫“竹秀”的姑娘,日记里写满“竹秀”。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莱特泛论》《伊卡洛斯诠释》《奥菲司精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原罪。“人家出洋留学,法兰西、美利坚、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流过浪、做过苦工、坐过监牢,我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大卡车上跳上跳下。“白天闹革命,晚上点上一支蜡烛弹肖邦。”

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恩列毛的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木心避走台湾,直到年才返回大陆。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一边喋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小时候他被关在家里,天天祷告,他不知该向上帝还是释迦,放我出去吧,流浪,打工,打仗,都可以。冰心到过美国,高尔基嘛到处流浪,鲁迅去过日本,可是我在家里……一路经历到“文革”,他对上帝说:够了!

他先是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集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红卫兵、造反派轮番搜查抄家,手段之横蛮泼辣,方法之刁钻精到,史无前例。墙壁凿破,地板撬开,瓦片翻身,连桌上的一盆菜也倒出来用筷子扒拨。全家人被日夜监视,姐姐被批斗身亡,姐夫被关在学校的“牛棚”里,一个侄子被五花大绑在学校里批斗。后来木心被某群众组织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某夜他乘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自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他在白色的纸上画出黑色的琴键,夜夜在这无声的键盘上弹奏莫扎特和肖邦。“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待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我少年时为了学哲学,吃足苦头,一字一句啃经典。不懂的地方总认为自己笨,只好死读硬读。特别是黑格尔,一次又一次读,后来关在地牢里,花三个月,第三遍读完了《小逻辑》,书上被我批得密密麻麻,好像有点悟了。”

他曾绝望投海,被追兵捞起后投进监狱。他自杀过一次,想通了。“平常日子我会想自杀,‘文革’以来,决不死,回家把自己养得好好的。我尊重阿赫玛托娃,强者尊重强者。”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这信仰保佑他度过劫难,“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晚年他说“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但不知去原谅谁”。

年,木心旅居美国。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燃烧,独对雕像,夜夜文艺复兴”,写出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我喜欢发高烧40度写作。发热发到不倒下,好开心。”

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开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从年1月15日开课,到年1月9日最后一讲。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一节课每人收费20美元(夫妇算一人)。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年轻的艺术家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

他说老子自恋,是老牌那耳喀索斯,但不以泉水照自己,而是以全宇宙照观;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比喻佛陀是飞出生命迷楼的伊卡洛斯;他引嵇康为兄弟,推崇屈原是中国文学的塔尖,而陶渊明是“塔外人”;他将杜甫晚年诗作与贝多芬交响乐作比较;他评价中国古典文学,“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了”;他说巴尔扎克是彩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黑白的巴尔扎克;他说鲁迅的幽默其实黑多红少,是紫色幽默;他形容莱蒙托夫的厌世,“人生舞会中退出的孤独者,在冷风中等待死神的马车”;陈丹青还记下了他一句粗话:“古代,群山重重,你怎么超越得过……有人对我说,洞庭湖出一书家,超过王羲之。我说:操他妈。”

这是这个孤傲了一辈子的人,飘零海外时,偶尔念及的温暖记忆。自然有人非议,有人冷嘲。他笑嘻嘻地要学生替他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健康的老头子。他对旅美的艺术家圈子保持距离,冷眼旁观,“来美国11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

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木心自称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那个乌镇的翩翩少年,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年,在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隐居之所。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少小离家老大回”,面目全非的故乡,迎来了双鬓染白的游子。

贝聿铭的弟子去乌镇,与木心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言:“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少年时的富家子弟,青年时的热血男儿,壮年时的饱经磨难,中年时的颠沛流离。“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一辈子的不合时宜,一辈子的干净清醒。

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我想,用木心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是合适的: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

他年后决意退出文艺圈,去搞工艺美术,“不太积极,也不太落后,尽量随大流,保全自己”;他清高,“我书固劣劣,不愿做人枕边书”;他狡黠,当年住建国西路步高里的亭子间,房东家女儿有意于他,于是他的书桌上永远摊着一封某女士写给他的情书,几日一换;他自负且刻薄,自称是绝交的熟练工,为一本叶慈全集,与多年挚友李梦熊绝交;至于他的学识,《文学回忆录》中有不少牵强和偏见之处,还有些常识性错误;他的一生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结尾,托尔斯泰八十多岁离家出走,他则以同样的高龄回到故乡。总之,他不像个英雄了,然而他珍惜自己的才华,“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他在黑暗中保全自己,“以不死殉道”。在任何严酷的岁月和生命极度卑微的时刻,他努力维持人格的独立尊严。他无意做英雄,只是不肯背叛自己:“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

木心的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木心《我》

我们穷,

只此一身青春,

我们在床上。

——木心《春汗》

不过我所说的悲伤,

和别人所说的悲伤是两样的。

——《论悲伤》

英雄和伟人是不同的。

用在历史人物上试试看,很灵的。

嵇康是英雄,孔子是伟人。

——木心《文学回忆录》

爱才是生命,

然后生命才能爱。

——木心《火车中的情诗》

从前的人,多认真

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峰回路转地颓废。

——木心《还值一个弥撒吗》

尤其静夜,

我的情欲大,

纷纷飘下。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

文学在于玩笑,

文学在于胡闹,

文学在于悲伤。

——木心和陈丹青聊天语录

一切溃崩殆尽的时候,

我对自己说:

在绝望中求永生。

——木心答《联合文学》

我不能歆享你们的赐予,

因为我活在自己的光里。

——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不知原谅什麽,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木心《杰克逊高地》

从早晨到此刻我吃过一只蛋一杯奶,

你的鸡的蛋,

你的牛的奶,

多么快乐呀。

——木心《上帝》

凡此无偿无告无望的,

于我都是可怀可亲。

嗟叹人世只是悠忽一梦,

呜呼,

我爱浮世绘。

——木心《浮世绘》

人要时时怀有死的恳切,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

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木心《文学回忆录》

这里的花都是深色的,

我倒并不悲伤,

只想放声大哭一场。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不许有什么名称,

来妨碍我俩的爱,

明净仳离。

——木心《金色仳离》

世俗的功成名就明显地有限度,

即以其限度指证着成功之真实不虚。

——木心《安息吧,仇敌们》

木心的画:

《渔村》纸本彩墨-67.8X69cm-70年代,.jpg

木心较为具象的肖像题材作品。题未定,纸本彩墨,31.4X40.5cm,70年代

木心美术馆二楼展厅展出的风景画作品之一:木心《废谷》纸本彩墨15.7×42.9cm,

木心《晴风》纸本彩墨9.5×54cm,,有着如微型手卷般狭长的尺幅15.7×42.9cm,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我纷纷的情欲》

  尤其静夜

  我的情欲大

  纷纷飘下

  缀满树枝窗棂

  唇涡,胸埠,股壑

  平原远山,路和路

  都覆盖着我的情欲

  因为第二天

  又纷纷飘下

  更静,更大

  我的情欲

 《大卫》

  莫倚偎我

  我习于冷

  志于成冰

  莫倚偎我

  别走近我

  我正升焰

  万木俱焚

  别走近我

  来拥抱我

  我自温馨

  自全清凉

  来拥抱我

  请扶持我

  我已衰老

  已如病兽

  请扶持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临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

  《恋史》

  木屋

  夜而爱

  而狂风

  涛声

  酣眠

  早茶

  午餐

  晚酒

  鸥鸣不已

  云飘移

  呵欠

  某翌晨

  悄悄

  一个走了

  傍晚

  另一个

  随浪而去

  几年后

  背包

  沙滩徘徊

  没木屋

  这里

  是的

  海风冷

  无益

  回

  纤月

  夜复夜

  圆月

乙卜:化蝶-水墨作品

点击标题或图片查看楚寻欢更多精彩内容失去颜色的谭维维压抑的声音与灵魂

1、依潮待明话乙卜

2、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3、春逝

4、:寂寞是一种清福

5、真正的大师——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6、仗剑载酒浪子行——古龙逝世29周年纪念

7、我亦暗恋唐婉八百年

传递精英文化体悟艺术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艺术交流:

qq.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wh/4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