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先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摘自《杨先让文集——三人行》年11月出版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长期以来我总想写写我的学生韩书力,却又难以下笔。记得年,我曾计划前往西藏拉萨探望他。一时间弄得全校满城风雨,都知道我要入藏去看望得意的学生了,最后我却因为不能适应高原气候而作罢。
杨先让先生在韩书力画展研讨会发言
年,我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女儿杨阳,前往西藏采风,韩书力在那里热情接待了她,并将他在台湾出版的《西藏非常视窗》送给了我一本,转达他对我的思念。
“文革”后期,北京《美术》杂志主编,我的中央美术学院同班同学何溶,向我推荐一位我院附中毕业,“文革”中插队北大荒,年去了西藏工作的韩书力,是由于他当时一套表现西藏故事的连环画获大奖的缘故。
年的《美术》杂志
那是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一个新系,调我负责组建,我决定研究生和本科生同时招,这是破格的,为此我跑文化部艺术教育司申诉,为了培养师资,研究生两个专业各招三名,本科生招了十几位。其中就有从西藏来投考的韩书力。
上学了韩书力布面重彩年75x84cm
韩书力以第一名成绩由西藏来考取了本系的研究生。显然,我的眼睛是盯着研究生的成长,我渴求自己培养的师资力量。
终于等到研究生毕业,经校方批准,我只能留校两个名额,韩书力是首选,另一位是黄素宁(陈丹青的妻子)。可以说留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又是在全国最高美术学府,是公认最佳机遇,也是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
韩书力(左)黄素宁(中)陈丹青(右)
无论如何使我没有想到的是,韩书力来找我了,要求我放他回西藏,这样的事情在中央美术学院历史上也没有过,一个研究生毕了业,要留他,最后他不干,他又要走,又要回去。
务正业图韩书力年设色纸本50x68cm
我感觉到又失望又很佩服。我说:既然你如此留恋西藏,给你两年,两年后再回来。但他还是坚持让我彻底放他回西藏工作。当时我的心情既为他的真诚而感动,又深感失望。
道不同不相谋韩书力年代不详设色纸本69cmxcm
接着黄素宁来找我,她要申请去美国找自己的丈夫陈丹青。
一时间,我简直是傻了,为了创建一个新系,我培养和等待,挑选了两名理想的师资力量,而今全落空了。这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是从来未遇见过的新鲜事,却叫我遇上了,我只能无奈的面对这一特殊的现实。
年巴黎与旅法著名艺术家吕霞光先生(左二)
韩书力只身远离生长他的北京,甘心情愿生活工作在西藏,他曾说:“我全身心扑向西藏的高山、大川、草原、莽林、扑向闪烁着强烈神秘诡异色彩的现实生活。西藏也敞开其宽广博大的胸怀慨然接纳了我。在内心深处,我以准西藏人自居,更以当西藏人为荣”。
在那遥远的地方韩书力布面重彩年89xcm
“我是抬着头,仰望着西藏的文化,仰望着这个高山,仰望着这个厚土”。
会心处不在远韩书力年设色纸本74x68cm
“近些年来,亲友们常常问及我为什么还不离藏下山落叶归根,其实我曾经下过山,也曾经在北京、欧洲、美洲和南亚都住过一段时日,只是在那些地方,我才发现自己像一棵被拔了根又换了土的草一样无着无落;才发现缺三分之一氧气的高原反应对我反倒是相宜的,那点氧气刚好够我有限的体力去做最想做的事,刚好够我的大脑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友善关爱而装不进别人对我的恶意与伤害;才发现西藏原来离我很近。”(引自韩书力著《遥远的西藏后记》)
年巴黎韩书力画展
就这样他被雪域西藏文化滋养着,埋头踏实的,又充满了感情的作画著书,他赢得藏胞的热爱和国家的重视,更获得全世界真正懂艺术群体的赞扬。韩书力的成就是卓绝的,令人欣慰的。
年新加坡韩书力画展
左二为时任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桓先生
韩书力是一个规矩古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人。为此他吃过苦头,又终期无改,却始终保持一颗与人为善的心怀。
不求人韩书力年设色纸本31x68cm
可是他对艺术创作,充满了超前审美倾向。
他的绘画,主要是以黑、白、灰为主,这是很高雅的、很难提炼的,而且他的用色是很讲究,有时候就用那么一点红,就用那么一点色即可起到点睛的效果。
霜白雪白韩书力年设色纸本58x90cm
他造像精炼巧妙、色调单纯宏伟,韵律又是清新现代,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浓烈表现手法。绝没有那些对藏文化艺术生剥硬套的浅薄现象。
绿色的风马旗韩书力年扇画63×30cm
他长期沉浸在高山雪域独特的文化氛围里,又能冷静跳出来做远距离择取,因而增添了他的艺术作品所具有深沉超脱的美感。
藏陲三羚韩书力年设色纸本尺寸不详
在中国当代艺术队伍中,韩书力无疑是一位与众人拉开了距离,走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之路的人。这可能就是性格了。
独步韩书力年扇画64×32cm
韩书力他超俗,求静,无怪乎自从年到西藏之后,就迷恋上了那方宝地净土,为此不惜放弃中国美术界最高学府的条件诱惑,依然去追求自己的舍身之地。
风景这边独好韩书力年设色纸本×cm
这种选择已充分说明他个性的坚强,这是现代人十分难得的品质,我既能理解又十分佩服。当然我也曾对他开过玩笑说:可能你前生就是喇嘛。
众生好度人难度韩书力年扇画64×32cm
书力呀,什么时候我们能面对相坐,对我多说点你这一生的选择与追求。是我去?还是你回来?咱们找个夜晚,或者再约上一直关心你的,当年你们研究生班的老班长韩喜增一起,细听你慢慢述说。
原载美国《美南周刊》本文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