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童年和陈丹青聊儿童艺术

概要·Theprofile

“法国有位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每天早上醒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学画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画画这件事情,要紧的是大家都有眼睛。现在春天来了,我在公寓旁边走,发现每朵花儿都好看,每棵树都好看,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只有5岁。”艺术家陈丹青如是说。

日前,“艺术与童年:和陈丹青聊艺术”——《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北京贝贝特)新书首发沙龙活动举办。画家陈丹青作为受邀嘉宾和主持人林曦与小读者、孩子家长及老师们一道探讨了有关儿童艺术教育的方式和意义。

“学龄前、13岁以前的孩子,我主张不要跟他解释有关美、大师、艺术等概念性知识,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如果带他去博物馆根本不要对他去解说,因为他首先是听不懂,另外是会厌烦。就让他去看,如果他实在不想看,那么就带他出去,他想吃、想玩,可以保持他的动物性。”在此方面,陈丹青依据不同年龄层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可见其对儿童艺术教育问题有着深入观察和思考,话语朴实却透着中肯,也为在场急于求教的家长们指点了迷津。“对于那些特别敏锐或者可以说有天分的孩子,在10岁至15岁之间,就要特别当心了,要看他到底喜欢什么,哪件事情拽都拽不回来一定要去做,就说明他真的想做这个事情,如果此时他喜欢的正好是画画或者音乐等,就需要带他去好的环境,能够耳濡目染非常重要。至于美术史、流派等词语和概念,我想差不多要到初中以后他们才会开始感兴趣,并具有理解力与判断力。”

具体来看,家长有时候可能会出于功利性,考虑到现实中孩子升学、就业等问题,但更多时候,其实并未期盼孩子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只是单纯希望其在艺术上也可以具有一定造诣,但无论初衷为何,从现场反应来看,大多数家长都想让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在绘画领域表现得足够优秀,如果表现欠佳好像从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了。就这一不仅局限于绘画艺术领域的现象,陈丹青给出建议,认为不要太把孩子看作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才能和爱好,也许一时并未看得出来,“我们经常小看孩子,不太注意到他本身的能量”。所以,首先要克服的应是家长自身的家长欲。“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学画,怎么能够画得像你这样?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家长了解孩子么?有冷眼观察其喜欢或讨厌什么事情么?这其中教育就开始了。例如很多女孩也许对艺术没兴趣,但很会讲话,也许将来会成为一流的公关或者外交家。家长最要紧的是冷眼看,然后带着孩子走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或者没感觉的地方。”

另一方面值得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wh/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