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偶尔经推荐看了一部普及绘画知识的很小众的脱口秀——《局部》,主讲人,陈丹青,是当下著名的作家、主持人、文艺评论家。
对于陈丹青的印象,是那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艺术家,也是第一位在美国举办画展的中国画家。作为一位希望能够将高雅的绘画艺术更好的普及给大众的大师,《局部》正是透过陈丹青的眼睛来欣赏世界名画,以及珍贵的艺术财富。《局部》每期主题,既有世人皆知的普世大作,也有冷门但传奇的人类瑰宝。他只讲那些让他动了心的作品和人。而作为一名主持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种难得的朴素、纯真和睿智,还透着一股子犀利与清醒。带着他的个人品味,不矫揉造作,却时常平静地语出惊人,从容中带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这样的一个传奇。
年初看《国家宝藏》,介绍了一副中国的国宝级名画——《千里江山图》,那个时候,只觉得千里江山图宏大华丽,拥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经他讲述,才认识了《千里江山图》的作者,一个中国古代的美少年画家。《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而画出这幅画的时候,王希孟只是个18岁的少年。
陈丹青评价,他不可能老,他正好18岁,长几岁,小几岁,都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就死了。
王希孟少年学画,因为天资聪颖,被当时的皇家画院录取了。献了几次作品都不够好,后来极重视艺术的宋徽宗看他聪明就亲自调教,不到半年,他就画出了《千里江山图》。
18岁是什么概念呢?按照现代惯例,就是成年了。今年,年出生的人也就18岁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也是这个道理。
莫扎特、圣桑身体还没发育就开始作曲;米开朗琪罗雕刻大卫的时候,26岁;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26岁;毕加索最迷人的玫瑰色时期也就是20岁上下。古代没有现在的大学中学小学,很多孩子会在十二三岁学一门手艺,十五六岁就可以独挡一面出来接活了。
全部的美术史和工艺史,太多的作品都是年轻人做的。绘画是手绘的,手艺第一,手艺之上是眼光。眼光有两层,一是指观察之眼。二是经验范畴,一边画一边判断自己这幅画。观察之眼,不可学不可教,就是所谓的天分,但是在18岁的时候,这种感知的功能是最强最灵敏的。好比全新的电脑,下载功能,搜索功能,反应功能,那是一流。
陈丹青说,现在学校里十八岁的青年,顶多是高中的学生。在世俗看来太过于年轻,太过于幼小。他根本看不起自己,也没有人注意他们。通常老熟的成年画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宋徽宗作为一个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也知道这点,所以他知道自己画不出《千里江山图》。可是18岁的王希孟,忙着做加法。人在18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
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陈丹青说,王希孟自己大概也闹不清怎么画出这副伟大的画作。18岁干的事情,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好也好在不自知。
所以陈丹青建议所有人:还请诸位好好保留自己的少年气,如果你有的话。
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虽然我们早就已经过了18岁,但是,保留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少年气,能够让我们对世界报以开放的态度,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一起往前而不是悄悄拉下。心态的年轻是可以超越肉体的年轻,用这种年轻的心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努力向前吧!
猜你喜欢平度唯一!首个村级电子公章管理系统在东阁街道正式启用速看东阁街道致全体村(居)民的一封信民生
栋!东阁街道北姜家庄高层安置房分房工作圆满结束五四青年节,东阁机关青年有话说!
来源丨东阁街道农业办、美丽办邵亚男
策划丨冷吉刚
编辑丨张雪松
喜欢此文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