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的局部,一堂不可错过的美育课

“当下时代已经不需要我们去画画了,看绘画和谈论绘画就好了,用画笔和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已经是旧时代的产物,现当代的我们可以用任何材料去表达艺术。现代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画家,如果你真的热爱画画,那就去画好了,考不考美院,这个要问你自己。”

陈丹青《局部》第二季推介会现场回答一位观众的提问:“请问陈老师我想考美院学绘画,但是我又担心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吃饭成问题,我该怎么办?”时的发言。

《局部》是一档带你“看”画的栏目,第一季16集,陈丹青选择了16个人,除去梵高和杜尚,其它14人基本都是美术史上的小人物,他们的画也都很小众。但是大师陈丹青从他个人的角度,选择这些画和这些人的故事,透过画面的“局部”,来阐述他的一种观点。小编看后,欲罢不能,陈仲元老师说:“摄影是一门看的艺术”,摄影脱胎于绘画,所以陈丹青老师的这档节目《局部》,对摄影人无疑也有着巨大的“提携”作用,特发此文推荐之。

《局部》第一画:千里江山图

开篇第一画,王希孟的二十米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这个图现在已经人所尽知了,去年在故宫时隔30年全卷展出时,小编的朋友去看展,排了一上午队,只看了大概10分钟,人实在是多!展期最后一天,据说故宫为了满足人民的看展需求,加班到凌晨才关门。后来的网红剧《国家宝藏》第一集的开篇也是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说此图,媒体极尽发达的今日,王希孟的名字伴随《千里江山图》不可谓不知名了。然而《局部》第一季播出时在年,制作时应该是年,那个时候王希孟在大众眼里还是个小人物。

“艺术史上的杰作多是年轻人做的”,陈丹青老师用了大量的案例作为佐证。

“十八岁好比崭新的电脑,下载功能、搜索功能、反应功能,那是一流。他长成一个少年看世界,那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陈丹青老师如是说。

陈丹青老师钟爱艺术家“早期”的作品,因为单纯、不自知、焕发着天性与天赋。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就死了。”陈丹青在这一集结尾时说道。

陈丹青老师说他学不来高晓松老师那样侃侃而谈就是几个小时,每一集都是做足了功课,写好了台本才开始录制视频,视频画面中的陈丹青老师,时不时低头翻稿阅读,通篇其实都是在念稿。然而看视频的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违和。《局部》第一季播出后,制作人把陈丹青老师的手稿整理出书,起名为《陌生的经验》。书我买了,算作再次温习,书中写到一个小插曲:陈丹青老师介绍《千里江山图》的题跋时,念到“因以赐臣”,陈老师解读为王希孟18岁画完此画献给宋徽宗,皇上夸奖他,给他官作。编导当时急了,小声说“臣”是蔡京的自称,皇上把这画赐给宠臣蔡京了。出书时,陈丹青老师决定保留这个错误,借以自勉。小编我觉得很有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局部》中的解说或许有错,陈丹青老师也一再强调,“也许这是我的偏见”,但这就是“观点”,是《局部》栏目的小魅力。

《局部》第二画:死亡的胜利

意大利比萨斜塔旁边的圣墓园里,有一幅巨大的壁画《死亡的胜利》,作者是:布法马可。陈丹青老师说欧洲最好的画不是油画,油画是因为好传播,最好的画是“湿壁画”。这幅画就是湿壁画,站在这幅画前面,满目的尸体、棺材、屠杀,让人倍感压抑。“死亡”这个主题,在西方绘画中很常见,但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是禁忌,这是中欧文化的巨大差异。《哀悼基督》、《马拉之死》、《埋葬耶稣》、《达芬奇之死》等等数不胜数,西方人不避讳这些。

“好好保留自己的孩子气”,陈丹青阐述了“无知的好处”。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我们所谓的文化教养,而是直觉,而是本能,而是那种最最新鲜的感受力。”

“我们常常看不起早期作品,总是盯住那些盛期的作品看来看去。”

《局部》第三画:人民的胜利

这一集说的是《流民图》,作者是蒋兆和。

“人在苦难中更像一个人”,孟德斯鸠说过这么一句话。

“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很少很少描绘幸福,就算有,看了,你未必会感染到那种幸福。可是描绘苦难的经典,你真的会被感动,虽然你可能真的未必亲身经历过。”

“冯小刚拍过一部电影《》,票房惨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回忆“苦难”。”

“《格尔尼卡》远不如《流民图》,但是《格尔尼卡》在美国MOMA展览了四十年,最后像英雄一般回归西班牙,别忘了,毕加索还是个共产党。对比一下,抗战胜利后,蒋兆和在自己的祖国当了几十年的精神流民,后半辈子一直低着头过日子,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画了《流民图》。”

“那些人认为蒋先生有历史问题,我认为不是蒋先生有历史问题,而是历史有问题”。

小编以为:陈丹青老师语言犀利,观点却不犀利,但是我们不敢说,我们只会回避。扎心了。

《局部》第四画:初习的作品

这一集说的是陈老师自己收藏的一幅小画《海边的渔夫》,作者梵高。是梵高的早期作品,画作很小,脸上没有五官,裤子也没有画完,是一幅未完成画作,但陈丹青老师视之为大爱。

陈老师说:梵高是一个“憨人”,憨人一开始学画,会更“憨”。所以梵高早期的作品,陈丹青老师认为才是梵高画得最美的画。

“憨大”就是“傻子”,上海话称之为“港督”,文学、音乐上不能想象一个憨傻的人能做出很好的作品,但是绘画可以。

“画画要画得巧,不是那么难。你有才华,经过刻苦的磨炼,就能熟能生巧。有一种画,就好在憨,没法学了,这是天分。”

“一个在劳动的人,是最美的。我没法解释这句话,那时候的画家都在画达官贵人。”

“奥古斯特·桑德的摄影作品,都是很憨的人,和梵高的早期作品很像。”

“传神,大巧若拙。”陈丹青如此评价梵高的画。

“他的憨是多么动人,有两个人和梵高很像的画家,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中国素描画家王式廓。”

“中国美术学院的考生,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排着队去考试,有些考前班十来岁的孩子画的素描,真的非常好。梵高要是拿着年到年初习的这些画,跑到中国,排队,考,我估计他准考证都拿不到。可是,我每次看到咱们考前班的这些画,看到考场上的这些素描,我就想死,我宁可一辈子不会画画。同样是初学的作品,为什么梵高的画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为什么咱们美术学院的这些素描死路一条,是一场灾难,是反艺术的。”陈丹青如此炮轰中国教育。

写到这里,我写不下去了。本来是想把16集都做个摘录的,但是回放这些视频片段的时候,感想太多,感受太多,我觉得前四集就足以作为推荐的理由了吧,想看的人,现在就会去优酷搜索“局部”关键字了,不想看的人,我写完16集也不会去看的,那么,就此歇笔吧。

PS:《局部》第二季上周正式开播了,陈丹青老师不像第一季那样坐在屋子里干讲了,而是直接走进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逐个讲解其中的藏品,优酷会员可看(第一季免费),这是一个商品社会,我用支付宝的蚂蚁积分兑换了三个月的会员,各位看官也可以试试。

局部之美,等你来看。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wh/1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