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禁止转载或他用。
?
《老鹰“撒”钞票》
作者:王水木(口述)徐志光(整理)
一
民国时期,诸暨高湖边有一个叫阿彪的村民,行事节俭,脑子会算会盘,无论是庄稼的种植,还是六畜的养殖,总与别人不一样,人称“诸葛再世”。安排巧,钞票多,家境比一般人家要殷实。
这年开春前后,他买来了一头带胎母猪,没过几月,生下了三只小猪。小猪个头大,母猪奶水足,转眼就可以出售了,阿彪把最大的一只留下自己养,其余两只,早上给它们吃了一顿加盐的干粥后,猪篰一挑,锦包袋一带,来到了十里外的市场。小猪身长肩宽毛亮,肉嘟嘟的,很快被人看中,价钱一谈就成交。
那时的钞票是关金券,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小猪铜钱差不多装了半锦包袋,阿彪把它缚在腰间。清早出来,此时肚皮空了,路过早餐店,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他想买上几只,站了一会还是走了,熬一熬就到家,赚钱不易,能省就省。
回家抄的是近路,走到山脚边,忽然发现五六只小鹰在草地上嬉闹,它们羽毛刚满,有拳头鸡那么大。
二
哈哈,真是运道好,不用大起早,这可是难得的野味,鲜嫩着。阿彪把猪篰一放,袖口一卷急火火跑了过去。见到有人来,小鹰一边尖叫着,一边四下散去,尽管不会高飞,只能贴着地扑腾,不过很灵活,阿彪认准的那一只,眼看好几次要被捉住了,还是溜走。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一声尖叫,有东西掉了下来,啪!落在了前面丈许处。这是一只老鹰,黑不溜秋的,眼睛金黄色,腿脚粗壮,其嘴弯得像铁钩,想必是小鹰的父母吧。显然,它受伤了,一只脚拖着,一只翅膀无力地耷拉着,看着阿彪,眼里满是惊恐。小鹰难捉,老鹰无法起飞,一副跌跌撞撞、歪歪斜斜的样子,还是捉老鹰好。
真的去捉了,老鹰就拼命地逃。草地上有柴有茅草,可躲可藏,它昏了,竟离开草地往小路上逃去。小路上无遮无拦,阿彪追了不到一条田塍,就抓在了手里,掂了掂,比小母鸡要沉得多。
回头一看,小鹰全没了踪影,老鹰也不挣扎,只是无奈地惨叫了几声。阿彪抬起双手,想摔死它,手到半空停住了。
三
听人说,猫头鹰是治头眩病的良药,老婆的头眩病十分厉害,发起来不吃不喝要躺上几天。猫头鹰是鹰,老鹰也是鹰,活杀炖天麻!到家还有几里路,一旦它神志清过来,嘴啄爪挖,皮肉就流血受痛,捉在手里不行。把它关在猪篰里,篰眼拳头大,随时可能钻出去,也不稳当。
怎么办呢?阿彪犯难了。
无意间,碰到了腰间的锦包袋,锦包袋口穿着一根长带,带子一抽,袋口收紧。看来,只能这样了,阿彪解下锦包袋,长带绑住老鹰的双脚,与锦包袋一起挂在后面的扁担头,又在前面的猪篰里放了一块石头,以压轻重。
重新上了路,阿彪脚步大大的,心里高兴,嘴里哼起了小曲。可不是吗,老婆吃汤,自己过酒吃肉,鹰毛做成一把扇子,走几步,摇几摇,真有几分诸葛军师的派头呢。
路旁是稻田,稻穗齐崭崭,风从不远处的高湖过来,吹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稻浪。
突然,背后好像一下子轻了许多,担头摇晃,阿彪回头一睢,不是猪篰脱出,而是老鹰扑动着翅膀,拖着锦包袋,往空中飞去。原来啊,阿彪只顾自己走路,根本没有觉察老鹰在做“功课”——用嘴啄脚上的带子,一下又一下。
四
鹰嘴如刀,骨头都能啄碎,不要说这软软的布带了。老鹰飞了起来,十分矫健,哪里有受伤的影子?
一只脚上的带子断了,另一只脚还缠着,袋口张开,里面的钞票像树叶一样飘了下来。开始时,老鹰在稻田上飞,不一会,在碧波荡漾的高湖上盘旋了起来。钞票啊钞票,落到田里的倒还能捡一捡,落到水面的,浪头一打,就沉没了下去。盘着旋着,带松了,锦包袋掉落,老鹰翅膀一展,欢叫一声,一直一箭朝山窝里飞去。
湖边,几个小孩在钓鱼,有几张飘到了他们面前,捡起一看,不由大喊:“撒钞票啦!老鹰撒钞票啦!”
做事从来没有失算过,今天被老鹰算计了,阿彪的心痛得像挖了一块似的。他望着天,望着湖,一屁股坐在堤埂上,双手乱舞,哭喊问自己:“我的小猪钱,两只小猪钱呢?”
村上的六爷爷,年轻时以打猎为生,常与飞禽走兽打交道,深知它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所耍的花样。他分析道,为了保护小鹰,老鹰是假伤,要是小鹰被捉住,说不定它装假死了。当巧不巧,阿彪把它与钱袋缠在了一起。动物有灵性,千万别去招惹它们啊!
作者简介:
徐志光,浙江诸暨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年开始,注重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参与编辑《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诸暨县故事卷》《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民间文学》,独立编著《木囡婿》《诸暨山水》《能工巧匠》《诸暨风物故事》等。
中国风文学网(zgfwxw)
文学顾问:吴亚卿、方雪丽、张小红、汪志成、沈锡盛、徐志光、桑民强、谌卫军、付晓阳等。
执行主编:王鑫
主编:徐丽军
编委:李修鹏
主播:何夕、幽兰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