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了,还有人没看过这部电影吗

艾玛·沃森,30岁。鲁伯特·格林特,32岁。丹尼尔·雷德克里夫,31岁。我们认识他们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仿佛只是转眼,我们和他们,都长大了。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豆瓣页面里,高居影评热门第二的文章,叫《我想邀你们看部电影》。这篇文章其实不能算是一篇影评,笔者全文都是在感慨曾经与朋友们一起去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美好回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回忆,所以才会对这篇文章感同身受。流行文化一旦传播够广,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往往就超过了作品本身,还同时成为了标定一代人个人回忆的共同参照。“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便是如此,十年间8部电影78亿票房背后,是无数观众与这一系列所产生的回忆、故事、羁绊。你是否还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看了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吗?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哈利·波特”系列又是哪一部吗?你还记得陪着你看过每一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又分别是谁吗?时隔20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以4K修复3D版的崭新面貌,再度登陆了中国大银幕,弥补许多人未能在影院里看过这部影片的遗憾。上映首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突破万,创下了复工以来的单片单日票房纪录。我们时空旅观影团,也为大家组织了一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观影活动。不少粉丝穿着魔法袍来了,此时此刻,我们都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一份子。今天,我们也给没能参加这次观影团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关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你可能不知道的十件趣事,带着这些秘密去观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你肯定将收获更多乐趣。1.哈利的美瞳读过原著的哈迷肯定都知道,哈利的眼睛颜色在原著中是绿色,到了电影里却成为了和扮演者丹尼尔一样的蓝色。其实原本剧组是打算让丹尼尔戴着有色隐形眼镜拍摄整部影片的,没想到他竟然对隐形眼镜过敏,整个眼睛都肿了起来。导演为此询问了罗琳,如果哈利的眼睛不是绿色会不会对后面的剧情有影响,罗琳回答说,只要和母亲莉莉的眼睛颜色一致就好,是什么颜色不重要。于是,剧组就再没有让丹尼尔佩戴隐形眼镜。不过在影片之中,如果你看得够仔细,还是会在结尾车站的道别场景里,看到小哈利眼睛时而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影片最先拍摄的便是这场车站道别,丹尼尔当时在非补拍的特写中还是佩戴了隐形眼镜的。另外,赫敏原本也要为了靠近原著形象而佩戴假门牙牙套,结果导致念不清楚台词,剧组最终也只能放弃。2.马尔福的发际线铁三角中最后定下的就是哈利·波特的演员,丹尼尔几乎是在开拍前两三个月才被确定的。在此之前,哈利一角的最有力竞争者是汤姆·费尔顿,也就是后来马尔福的扮演者,他还特意为实景哈利染了一头黑发。导演之所以选择汤姆,其中一个原因竟然是觉得汤姆的发际线够高,比较方便画哈利的闪电伤疤。与哈利失之交臂后,汤姆又试镜了罗恩一角,并再次把头发染成了红色。也不知道如今汤姆本就不茂盛的发际线再度雪上加霜,究竟是受到英国血统影响更多,还是从小不停染发影响更大。3.赫敏本赫铁三角中最早定下的演员便是赫敏,因为艾玛·沃森本人的性格与赫敏实在是太!像!了!艾玛的父母都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律师,学霸基因强势,与此同时自小还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书迷。再后来剧组公开的铁三角首次合作试镜的视频资料里,艾玛即便是另外两个小伙伴说词时都会嘴里念念有词,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她是把三个人的台词都背了下来。4.真实的猫头鹰影片中无数猫头鹰汇聚女贞路4号给哈利送通知书,可以说是在影片前期向观众展现魔法世界神奇的重要一幕。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一幕中的场景是由电脑特效完成的,实际上剧组是专门为此训练了数十只猫头鹰,耗时几个星期才让它们能顺利完成拍摄。为了能拍出猫头鹰直勾勾盯着佩妮姨妈的镜头,剧组甚至还特意在演员的裙子上挂了死老鼠。说起来,女贞路4号其实只有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才是实景搭建拍摄的,后几部因为当地要价过高,女贞街4号的戏份基本都是在棚内完成的。5.“生曰快乐”在海格送给哈利的生日蛋糕上,“生日快乐”被海格拼成了“HAPPEEBIRTHDAE”,这一有趣的细节后来也成了哈迷祝福片中各个角色、演员等人生日快乐的专用语。6.9?站台国王十字车站9?站台,作为通往霍格沃茨特快的入口,却是是在英国的国王十字车站实景拍摄的。然而9?站台实际不在9、10站台之间,而是3、4站台,因为摄制组觉得这里的景观更能显出建筑物的美感。不过虽然片中国王十字车站的内景是在其中拍摄的,外景却使用了隔壁圣潘克拉斯车站的镜头,因为它更符合影片的建筑风格。在哈利第一次到达9?站台的这场戏中,我们还能在远处看到被奶奶送上火车的纳威,可见主创在细节上有多么的认真。7.“我知道些你们不知道的事”为了避免电影情节和还未发售的原著情节冲突,罗琳全程担任了剧本顾问。但在这方面收到最特别对待的,还得说是斯内普教授的扮演者艾伦·瑞克曼,他在确定出演后和罗琳进行了一次长谈,知晓了斯内普这一角色未来将发生的故事。也因为如此,艾伦在片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Iknewsomething.”8.漂浮的蜡烛片中霍格沃茨的大礼堂,因为没有找到能让导演满意的拍摄地点,所以剧组只能专门建造了一个,还为此去到了全英国众多著名大学、教堂的古老礼堂里寻找灵感。因为导演坚持礼堂地板要用大理石,剧组还特地从约克郡找来了著名的约克石,虽然耗费巨大,但这一礼堂场景在8部影片中整整用了十年,绝对称得上是物有所值了。片中礼堂里悬浮的蜡烛,其实也并不是电脑特效,而是剧组用一根根细线吊在那里的。在影片的一些近景里,你甚至可以看到细线。9.厄里斯魔镜厄里斯魔镜无疑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它的名字Erised,其实是“渴望”(Desire)反写。而镜子上的铭文,则是“Ishownotyourfacebutyourheartsdesire”的反写。就是在这面镜子前,邓布利多与哈利进行了第一次深入的人生导师式谈心。10.车窗上的巧克力蛙哈利第一次坐上霍格沃茨特快,认识了罗恩与赫敏后,放跑了一只巧克力蛙。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结尾,哈利等人的孩子们搭上了霍格沃茨特快,窗外不知从哪跳来了一只巧克力蛙。罗琳说自己把哈利·波特战胜伏地魔的时间,放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著发行的那年,是想寓意“在结束时开始”,显然电影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理念。时隔十年,仍能前后呼应,做出让老观众能瞬间忆起往事泪奔的细节。这也许就是那个魔法世界,能如此多年来让我们感觉无比真实,并一直存在于我们梦想之中的最大原因了!在未来,我们时光旅观影团还将继续举办这样能把喜爱电影的小伙伴们凑到一起玩耍的观影活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请继续期待我们的下次相见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9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