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跟魔戒到底哪个更会讲故事

白癜风有哪些原因 http://m.39.net/pf/a_4359066.html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哈利波特》。可能有的说,《哈利波特》大家都看过啊,有什么好聊的。的确,大家都倍熟。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哈利波特》这么吸引人吗?它的故事有什么技巧吗?

比如作家圈常讲的草蛇灰线,伏笔于千里之外,是什么意思吗?

现在,我们用三分钟去看一下《哈利波特》背后的技巧。我们以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例。

第一章大难不死的男孩

这是信息量相当大的一章,因为要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在这里出现了什么伏笔呢?最重要的当然是伏地魔的失败,还有其它小细节,比如麦格教授变形成一只猫,说明她擅长变形。到了第三章,在选魔杖时,店主提到魔杖的功能,特地提到了波特父亲的魔杖非常合适变形使用,这是随便说说的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变形为牡鹿。这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这一篇的重要设定。

接下来,麦格教授提到了邓不利多跟伏地魔的区别。讲到邓不利多的能力其实在伏地魔之上,只是他不愿意使用伏地魔的那些黑魔法。这可以说是本书的重要灵魂之一。有底线有原则,就是正义跟邪恶最重要的区别。

而重要配角海格的出场,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比如他是骑着摩托车来的,说明他不能随便使用魔法。当然,这个特征并没有马上就介绍,而是由第二章海格的自我介绍说出,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伏笔,其重要性要到第二本《哈利波利与密室》才会体现。此外,海格提到的小天狼星布莱克则要到第三本《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才会正式登场。

关于主角哈利波特同样有一个重要的伏笔,就是他脸上的伤疤,当麦格教授请求邓不利多去掉这个伤疤时,邓不利多随口说了一句,伤疤可是有用处的。

我们要注意,埋下伏笔时,不要盯着这个伤疤不放,一定要显得是无心之语,不要马上就让读者注意这个伤疤的重要性,而要在后面,当这个伤疤真的发挥作用时,才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早就伏笔于此了。

是个什么伏笔呢?这个伤疤从人物塑造来说,是主角跟别人不同的地方。从内容来说,这是哈利跟伏地魔进行无意识沟通的重要渠道,可以说贯穿整个系列。

第二章悄悄消失的玻璃

这一章介绍哈利很多特异之外,比如能够让头发变长,让衣服变短,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能够跟动物园的蛇进行交流。

这个功能似乎并不出奇,但在后面《哈利波特与密室》里,成为了重要的伏笔,因为这是蛇佬腔,是极少数人才会的。而且它极可能得自伏地魔。

第三、四章猫头鹰传书、钥匙保管员

这是哈利彼特通往学校的开始,这两章的伏笔就比较少。大多在使用前面的伏笔,比如海格其实不可以使用魔法,为《哈利波特与密室》伏下了他的魔杖曾经被折断的伏笔。有一个小小的伏笔,就是哈利曾经在路上碰到莫名其妙的人打招呼,后面这个人就在对角巷的酒巴里:迪歌。而且他后面还有出场,客串一个小角色。这提醒我们,不要吝惜笔墨,应该为我们每一个人尽量起一个确定的人名,而不是含糊的代称,那么这个人就成为你的人,至少是你的群众演员,随时可以调度出来使用。使得文章显得更真实。

第五章对角巷

大伏笔的一章来了,哈利跟着海格去对角巷采购东西。

首先提到了古灵阁,这是邓不利多寄存魔法石的地方。同时,还漫不经心的提到古灵阁有龙,在后面的章节,果然出现了龙守卫,而且提到海格想到一条龙。读者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其实在后面,正是海格渴望得到龙,所以泄露了三头犬的秘密。

这也是海格重点介绍魔法世界的一章,比如提到了魔法部跟它没能力的部长福吉等等。更重要的伏笔出现在破釜酒吧。

因为这里出现了结巴的奇洛教授。

一开始,谁都没有注意到奇洛教授的重要性,以为只是偶遇,其实这是这一篇最重要的伏笔。因为奇洛教授就是弱化的伏地魔,他出现在这里,是为了偷窃魔法石。注意的是,作者不是单纯的介绍奇洛,同时也描写了其他人的热情。这让奇洛教授这个伏笔深深的潜下,不至于让读者马上猜到,但为了不让读者忘记,作者有意识让海格对奇洛进行了重要介绍。

而在古灵阁里,伏下了另一个重要的伏笔:魔法石。

在成衣店里,哈利碰上了学校期间的对手马尔福。这里出现了整个系列最重要的精神伏笔:血纯论。如果说开场,作者给哈利波特设定了达力这个反派的话,在这一刻,马尔福接过达力的任务,成为最重要的让读者感到反感的这么一个角色。

此外,还有一些小伏笔,比如海格说蟾蜍不时兴了,下一章,纳威就是因为有一个蟾蜍而受到嘲笑。在这里提前伏笔,给读者一个初印象,这样再次介绍时,就不会显得突兀。

另一个重要的伏笔发生在魔杖店,提示了哈利跟伏地魔选择了同一支凤凰的羽毛做成的魔杖。显示了哈利的两面性。也为后面伏地魔跟哈利的直接对抗打下了伏笔。

第六章从站台开始的旅程

这一章是新人物出场最多的章,在这一章,哈利要选择站队。是的,不是在分院仪式上站队,而是在火车上就选择了站队。这一章再次重复了血统论。比如罗恩一家虽然是巫师家族,但并没有血统歧视。

一个重要的伏笔,很容易为读者所忽略的是巧克力蛙画片。

当年金圣叹评水浒,说任何出现的东西,后面都必须要用上。其实可以反过来,后面要用上的重要东西,尽量在前面早一点出现,埋下伏笔。这个巧克力蛙画片其实就说明了魔法石的来源。很多读者在后面看到了这一幕,多半会往前翻一下,然后恍然大悟,对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至少我是)

这里还出现了罗恩的老鼠,我个人倾向作者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变形物,只是写到后面时,突然想到,咦,这个宠物可以拿来用嘛。所以,我们在描写一个东西时,尽量的写得详细一些,说不定,某个当时写下的东西,会成为后面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道具。

一个人物尽量设定好性格,比如纳威,被设定为粗心的人,这个为后面的情节推动起了关键的作用,比如因为粗心,所以奶奶给了记忆球(另外,他是奶奶送来上学,也为他的父母亲埋下了伏笔,因为他同样是被命运选中的人。)因为记忆球被马尔福扔走,哈利骑着飞天扫帚去捡,这才破格成为了球队成员。因为破坏纪律而受到奖赏,这让赫敏相当不满。所以会出现罗恩嘲笑赫敏。赫敏躲在洗手间哭,被巨怪堵住。哈利跟罗恩救下赫敏。三人才成为好朋友。巨怪的故事又牵到了魔法石的安全。故事环环相扣,而人物的细节丰满,使得故事的推动合情合理。

第7章分院帽

这一章最重要的伏笔,当然是揭示了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相杀相爱的纠结史,哈利的另一面其实就是伏地魔。而同时,再一次用哈利的伤疤暗示了奇洛教授有问题,当然,作者很巧妙的引到了斯内普教授的身上。不让伏笔看起来像伏笔。

伏笔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看起来像伏笔。

第8章魔药课老师

这一篇的伏笔也是相当多,因为介绍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而奇洛教授的介绍尤为多,有意思的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奇洛教授的古怪,这说明作者把一大堆伏笔隐藏在有趣的描写里,而不是干枯的介绍。

接下来的数篇,就是整个故事的详细展开了,把前面的伏笔一一展现出来,比如在第9章《午夜决斗》里出现了三头犬守护的密室,提示了魔法石的下落。第13章《尼可勒梅》,揭晓了魔法石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揭开一个伏笔时,同时不断用漫不经心的笔触埋下另一个伏笔。比如第12章《厄里斯魔镜》里,出现了有求必应屋,这是重要的一个场景伏笔,同时也是后面一个重要的道具伏笔。魔法石真正的隐藏之处。这一章还介绍了魔法棋,这当然也是后面罗恩过关卡的重要桥段,下棋的场景在后面出现了很多次,也是替读者先打一个预防针。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场景或者重要的技能需要展示,一定要在前面提及,甚至多次提及,当然,怎么提示不会显得生硬,就是作者讲故事的功力了。

在第14章《挪威脊背龙》,把龙的伏笔变现了。第15章《禁林》则是关联比较少的一篇,但埋下了马人这个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再一次引出伏地魔。

第16章《穿越活板门》跟第17章《双面人》则是大冲突的顶点,把前面的伏笔全部展现出来,这可能也是读者读到之后,最会发生往回翻的地方。比如哈利依然是伏地魔不能触碰的人。

这就是哈利波特的故事技巧,从语言的艺术上讲,《哈利波特》可能不如《魔戒》,但如果论故事的精巧度,必须得说《哈利波特》是要胜出《魔戒》的。

打开脑洞看历史

脑洞历史观是头条号签约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6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