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品旅行之四一起走过丙察察的兄弟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终于,第一次进藏行程结束了。和一帮高手们在一起的“丙察察+黄河源之旅”注定要创造无数个意外和第一次。按惯例,要写下游记。依旧,先忠实于自己,再方便于大家。

西藏是无数人的梦想之地。以至于有人说,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去过西藏的,和未去过西藏的。西藏的高海拔形成的独特地貌和藏区人民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以及和中国大陆、美英的复杂关系始终牵动着不同人的不同神经。

西藏,一辈子总要去看看的地方。

一、丙察察

第一次进藏未能去朝圣拉萨是一种遗憾,但是能够走过丙察察是一种幸运。在中国境内,进藏路线有7个–川藏(南、北)、青藏、青康、新藏、滇藏、丙察察–其中以丙察察为最美最险的路线。有“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之说。

丙察察,即指丙中洛(滇)-察瓦龙(藏)-察隅(藏)路线,共公里。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天通过的车辆不超过50辆。

丙中洛,被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会合形成的高山峡谷村庄(海拔米),被称为云南最美桃花仙岛。

察瓦龙,西藏东南端的小村庄,唯一的道路就是丙中洛-察瓦龙修缮中的山路,曾经的马帮之路。和周围的高海拔和雪山相比,这里是仙人掌遍地开花的低海拔(米)人间仙境。

察隅,位于西藏东南端,中国实际控制藏区土地中最南端的一部分(再往南的广阔地带就是印度实控了…),海拔仅米的四季分明的西藏的江南小镇,离现世的香巴拉-墨脱最近的县城。

丙察察,一路峡谷,一路翻越,道路崎岖。峡谷中不断有塌方和抢修,会车要等候,需翻越米以上的三座大山以及数不清的众山。风景如画却不敢大声惊叹,因为路太窄且太险。藏界42KM处的大流沙,远看似冰川,近看才知是流沙且活着:此地不准鸣笛,不准喧哗,迅速通过。而一路上,山中峡谷中点点滴滴的白色小村庄和一片片小梯田,既是世外桃源也是隐居之地了。

丙察察需要过两个边防和无数个登记点。云南边防是第一个关口,重点查毒,持枪边警挨个查行李。而进入藏界,直到走完丙察察都没有加油站。第二个关口是西藏边防,根据前方路况方形,同时检查车里是否带油箱。后来的事实证明,前面确实塌方修路,据说隔一天封闭砸山。(路虽修好,这般的砸山对生态环境会否有影响?孰轻孰重?)

通过丙察察,我们整整用了三天三夜,开车/徒步约30小时,等待抢修道路几乎花了20小时……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12点通过了察隅的哨所。

把走过地狱的身体泡在滚烫的温泉里,把享受过天堂的眼睛露在冰冷的大气中,用一颗炽热的心承托着冷静的思绪。

丙察察的壮美,怎么形容都是多余;丙察察的艰险,怎么想像都不为过。此生走过一次已很满足,何况这是我第一次进藏即赶上的第一次长距离越野。不仅让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惊叹,也为高手们的心态喝彩,更为自己的勇气点赞。

一路上有天空蓝、岩壁黄、碧水绿相伴,丙察察,只有走过的人才能知道。

Tips致想走丙察察的朋友们,

(1)出发前,规划好路线。包括天气、路况、加油、干粮、住宿等等,极少有补给点。越细越好。

(2)尊重当地习惯。包括民族习惯和各边界的警察和抢修路段的工作人员,适当准备烟酒,不为贿赂,只为表示感谢和尊重。

(3)车队最好3-4辆,多了配合不好,少了没有配合。不仅要有越野的经验,而且还要有默契。

二、黄河源

探寻黄河源头是此次旅程的又一个亮点。以前只知道黄河是经过黄土高原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流经中国北方多个省。此次也没有做足够的功课,直到身临其境,才慨叹原来这才是黄河。

黄河的源头在青海省玛多县,平均海拔米。到了那里才知道母亲河的源头,不是涛涛大河,也不是壮美的瀑布,而是细细泉水一点一滴积成无数荒滩和小溪,进而形成鄂陵湖和扎陵湖两大绝美淡水湖和无数小湖泊,再利用地势的落差逐步形成流经9个省的中国母亲河。看完黄河源头和黄河九曲弯以及鄂扎两大湖水之后,明白了滴水成河、细水长流的力量,叹服心如止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胸怀和境界了。

而这里,又是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时松赞干布亲迎的地方。今日,已立碑纪念。

三、藏传寺庙

此行重点为越野,走少有人走的路,看非大众化自然景观。对我来说,少了一些和当地人和当地文化的亲密接触。好在行程的最后安排了玉树玛尼堆和郎木寺、拉卜楞寺等藏区著名寺庙。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境内,是格鲁派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其余5座为拉萨的哲封寺、色拉寺、甘丹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根据事先学习的资料和度娘的搜寻来看,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很高,拥有4大赛赤、8大堪布,多位活佛,显宗密宗6个学院。同时它俨然也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机构、有土地有私产有编制,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及僧侣集团。

有很多很多僧众,或转经筒或磕长头。我们加入其中。在老大的带领下,极速完成了三小时三圈12公里转寺转经朝拜。极速三圈下来,大汗淋漓,心无杂念(没工夫有杂念)。

横跨四川甘肃两省的郎木寺,亦是非常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可近距离了解寺庙群和天葬台。

四、西藏初印象:

一进滇藏边界就有立牌用中英日韩藏语标示禁止外国人通行,不过这外语,难道是百度翻译的吗?其实西藏不拒绝外国人,但作为特殊地区,可以理解频繁的检查证件。

说说藏民的生活。民风纯朴、清洁度不高。也许这就是游牧民族的本性,或者说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民情就好。只是蓬头垢面和少有指定厕所的现实,冲击还是很大。这一点,比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当我在路上遇见用身体丈量的人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思考,比起他们如此虔诚的信仰,外在的形象又算什么。不管在山路上,还是在玉树玛尼堆,还是在郎木寺和拉卜楞寺,磕长头的人无处不见。有信仰真好。不管这是什么样的信仰,至少他们已拥有。(非常抱歉且不恭敬,我始终纠结在这种虔诚和愚昧之间的区别,这种平静的幸福和无追求之间的区别…)

每个村庄(是村庄不是城市)规模不大,户数有限,夜不闭户;高原地区农业以种玉米为主,彪悍的臧女们骑马赶牦牛后面还跟着藏獒(藏男都去哪了呢?)藏传佛教强调人和动物生来平等,动物极少圈养;牦牛、藏羊、猪、狗、鸡满大街跑,不怕人不怕汽车……

这里虽不通4G,但是有路有水有电有电视有E(或3G)。家家红旗飘飘,墙上写着“我们感谢共产党”。看到深山老林里的这些硬件,不禁感叹GCD确实解放了广大农奴啊。只是不知道这里的原住民愿不愿意这样被我们打扰。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部分,地势复杂,峡谷冰川雪山和湖水戈壁田园共存。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山都有佛像的侧影,只要你有心,总能看得见。西藏的美,只能亲眼见证,无法文字描述。

看了西藏,能够体会“中国虽大,一寸土地都没有多余”的深刻含义。

看了西藏,能够明白“三万米看格局,三千米看问题,三百米看细节”。

五、我的旅行

墨脱:

墨脱,是一个被米高原围着的米海拔的村庄,藏语里的花朵,是藏民心中高僧大德们修行的地方,是“肉身下沉,灵魂上升”的地方,是所有向往西藏的凡人心目中的香巴拉。

进入墨脱,一切都要看缘分。这不,波密还是艳阳高照,一进墨脱界,过完嘎隆拉隧道,就赶上了大雾,伸手不见五指。小心翼翼通过了大雾,传来前方洪水,不放行。就这样,墨脱始终没有打开其神秘面纱。未能成行墨脱,是此行最大的遗憾。不知有没有下一次。没有走完墨脱,没有见到墨脱的月光,我开始高反了。

高反:

其实在丙察察通过米折拉隘口的时候已经感觉到阵阵袭来的寒颤和头痛,只是不断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拖后腿,愣是在一粒散利痛的帮助下撑过去了。

忍过米海拔的波密,却未能成行心中的墨脱之后,身心状态极速下降。

尽管下午和来古冰川的亲密接触,让我颇为激动,但已无法阻挡和承受滚滚而来的头痛。终于在次日抵达拥有海拔最高的机场之誉的邦达机场时爆发。我甚至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直到队医过来诊脉扎针。队医三针下去,发现自己在流泪,而且根本停不下来。五谷杂陈,各种挫败感一涌而来。好在大家都出去照相,让我一个人在车里放肆的流泪。接下来的怒江天险72道拐,各种翻越高山,一路上,我已经不是我自己。我,想回家了……。

好在队医妙手,连续三天三针下去,把我从撕裂的高反头痛中解救出来。让我尽情享受了下半程的黄河源和寺庙之旅。

徒步:

一路有过多次徒步,每一次都是超越和收获,因为次次意外和精彩。

丙察察注定不好过。塌方路断因大雨未能抢修,倒是成全了我们的第一次徒步。队里高手云集,

在丙察察,时速4.5公里、6小时、25公里后,还没来得及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现脚起泡了。好在海拔不高,路虽险无碍于步行。谢天谢地,抢修路段提前通行,车队赶在大流沙前接到了我们。(亮点:高强度挑战个人能力)

年保玉则是第二条徒步路线。夜里美美的欣赏满天繁星和银河后,我们只能“混帐”,继而被冻醒。匆匆吃过早饭,转湖开始。

刚刚经历过高反洗礼的我,乖乖的加入了快乐第一梯队转仙女湖:海拔米,周长约10公里。事实上因为没有步行道,我们在灌木丛中上上下下步行了17公里。掉过水、趟过泥、晾过鞋、骑过马,总算转湖圆满。

6个小时后,拖着疲惫回到帐篷吃牦牛酸奶喝酥油茶,等待转妖女湖的冲锋第二梯队归来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就这样,在这被称为比九寨更美的地方,我们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和记忆,带走了前人留下的矿泉水瓶。(亮点:愉快的团队合作)

扎尕那,是个甘南高原上的一颗珍珠,江南小镇般小巧玲珑。

只是探访她颇需时间和汽油,且小山村接待能力严重不足,让我们少了些兴奋多了些挑剔。雨后的清晨,饱餐藏饼之后,我们在这最美丽的山村,也来过一场蜻蜓点水般的徒步。(亮点:无亮点,只为纪念来过)

发呆:

发呆是旅行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她的魅力。尤其是此次旅程,我既无驾车任务,也无日程规划任务,只要保证自己不掉队就好。

在开往察瓦龙的路上,面对怒吼的怒江,大脑不断被刷洗:

我此刻看到的怒江还是此刻的怒江吗?

翻山越岭无数,终于开始出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时候:

如此宽广的胸怀和狂野的思想仅仅靠教育是培养不了的。

在多处看见磕长头的朝圣人群时:

有信仰是幸福的。不管这个信仰在他人眼里是什么。

一路峻险中发现众多佛像的侧影或卧影的时候:

只要有心,总能看得见圣洁。重要的是仰望和臣服。

.........

其他:

某晚路过四川阿坝州,宿阿坝县。一个比之前走过的西藏青海的县城干净发达文明很多的小县城。据说保有40多座大大小小寺庙,包括著名的格尔等寺庙。可惜发现这里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手机流量信号,只有手机通话信号和有线电视信号。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个年头连网络信号都不能有?

六、我们的故事

从昆明出发,走完独龙族(人口少于人,少女纹面,崇拜牛头图腾)部落地–垂直高差达米以上的高黎贡山和独龙江后,

我才发现,原来我跟着的是一帮“疯子们”-散落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工作有成生活有故事的京城自驾发烧友。对于已进藏多次的他们来说,丙察察是终极梦想。而我,从没想过,就这么淡定的走上丙察察般的疯狂越野之路……从此,我的心和大脑一路保持高度警备,直到走完三天三夜几无信号的丙察察。然后轻轻告诉他们:对于我,一起走过丙察察的就是交过命的兄弟。

3辆车、11人;16天、5个省(滇藏青川甘)、公里;

翻越隘口(米以上20余座)、穿越森林、转过圣湖、转过寺庙;

爆过胎、拖过车、徒过步、趟过水;

见过秃鹫老鹰,赶过牦牛臧羊和田鼠,拍过藏獒藏羚羊和野驴;

住过酒店、打过通铺、混过帐篷;

吃过黄河鲤鱼、啃过馕饼、撸过肉串;

集体扎过针、吃过药、捏过肩颈………

这就是我们的掠影,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P.S.感谢张大内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感谢高大上的主驾副驾们,感谢队医的妙手,感谢一路上的后勤保障,感谢高手们的欢声笑语……。

Tips致想去西藏的的朋友们,

(1)出发前一定要预习藏区的历史地理人文,否则有点浪费。推荐电影和书籍:转山、红河谷、可可西里;喇嘛王国的覆灭(历史)、改变一生的旅行(西藏小知识)、茫茫转经路、藏地密码1~10(纪实性小说)

(2)进藏路线有多条,事先做好选择路线和季节。

(3)做好迎接高反的准备。提前及进藏后服用小柴胡颗粒。备上头痛呕吐等药品,但不要轻易服用。

(4)既然去了,融入当地文化。转山、转湖、转寺,尽量接触当地人,他们都很友好。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6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