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逝世五周年纪念今天,我们追念一个局

文字

陈墨千李弘慧

图片

来源于互联网

排版

李月

导语

今天是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农历冬至。我们在南方的北风中怀想木心。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但陈丹青说,木心的唯一性尤其明显。在《我的师尊木心先生》中,陈丹青说,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

的确是这样,大部分人对木心的印象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位文学界的鲁滨逊,用大半生诠释了何为孤独的漂流。

“局外人”是木心后半生的真实写照,从文革时期被囚禁开始,木心的人生已经走向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方向,后来他在美国纽约客居二十多载,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病逝于自己出生的地方。而直到他离去,都没有多少中国人了解过他与他的作品。

相比在中国,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WordsWithout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真正将木心带到中国读者面前的,还是陈丹青,年木心的作品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由于中国大陆对木心实在太不熟悉,还附带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关于木心》。

蒋方舟说:“木心喜爱《诗经》,李白有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木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的大雅,能用一派衰败的文明气脉托举出他的雅致,亦是我们的幸运。”

木心身上,可见逃离之后的淡泊隐逸,可见归来后的扑朔动人,可见这个时代没有的气质,正如弟子陈丹青所说,木心是“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风啊,水啊,一顶桥

年11月,一座清俊质朴的美术馆于乌镇桐乡市竣工,该馆名为木心美术馆,致力于展示木心的毕生心血。

木心先生去世前一年,由乌镇陈向宏先生陪同,选定馆址,并委托弟子陈丹青担任馆长。临终卧床期间,老人在谵妄中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地说:“风啊、水啊、一顶桥。”

而美术馆最终的模样也确实像是一座桥,跨越了乌镇元宝湖水面,大方简约,修长清俊,在粼粼微波里投下剪纸般的倒影。

乌镇木心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展馆,两座特展馆,将首次完整展示木心的绘画与文学作品。木心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即便是在遭受迫害的文革期间,也创作了不少动人的画作与文字,而定居纽约的二十多年,更是生产出大量的作品,遗憾的是,早期作品似乎全部散失了。

木心先生画作

现在在美术馆的展厅中,有两座展示的是木心的画作,有三座展示其文学作品。

展示的画作,包括他在文革末期的书法、彩墨肖像、中型风景画,旅美初期的人体素描、石版画抽象系列,以及晚年的微型彩墨画等。

木心先生画作

在上海美专和杭州艺专,木心先生学的是西画,可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极为喜欢,因此将中国传统国画的技艺与西画的构图技巧结合,创作出不少风格新颖的作品。

木心常说自己是左手画画,右手写文章。并说过“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这样的感慨。

而他的画作也的确与他的文字相似,一样的独一无二,一样的若即若离,隐藏着丰盛又隐约的意趣,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意境,温润绵长,又声势浩大。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木心先生画作

除了绘画,木心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样值得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