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第一画:陈丹青解读《千里江山图》
????《局部》跟随陈丹青的眼睛,洞见幽微辽阔的万华世界,欣赏名画细节精彩。陈丹青的眼睛,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艺术财富。本档节目,借由他的眼,他的语言,他的洞察与审美,讲述中西方名画名作的一个个微细的局部,一处处没有人注意到、但看过之后会恍然大悟、拍案叫绝的精彩细节。全片在陈丹青的画室拍摄,后期辅以大量的动画效果,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故事穿插引导,重新审视各时期艺术创作及艺术家被人们忽视的角落。
??????----编者
陈丹青先生
???陈丹青,男,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年—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陈丹青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年至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现为木心美术馆馆长。
西藏组画(部分)
画家的作家
????作为作家的陈丹青,出版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等十几部书。内容涉猎社会、文化、艺术、教育、文学、人物、历史、音乐、建筑、两性、城市等等方面。其中年出版的《退步集》售出10万册,至
今已第19次印刷;《多余的素材》在北京三联书店上柜仅一周,便以近千册的销量登上排行榜;陈丹青的书都是畅销书的头几名,
????香港年最受欢迎50本书,第一个就是他的《荒废集》,而且台湾也将出版他的书。写作是他于绘画、演讲之外的又一巨大影响。陈丹青曾问读者,“为什么喜欢读我的文章呢?”有人答:“大约我们压抑太久了吧。”还有人答:“看你的文字很爽。”陈丹青文字的魅力,部分源自性情、器识;另一部分则和他的画一样,建基于强大的写实功力。他有捕捉并且再现细节的天赋。人性的深浅、文化的歧变,在他眼里不过是有质感的日常细节。
快意的冲突
????关于绘画与写作,陈丹青如是说:“很多感受没法放到画里面去,因为绘画就是绘画,它说的是另外一套语言。但写作可以让我很好地表达:比如纽约我不会去画他,但我可以写它,这是写作过瘾的地方。《纽约琐记》尽可能地描述一个真实的,你可以有呼吸感的空间,我只是以一个纽约居民的身份写这本书的,而不是一个海外艺术家,我不认为有什么动物叫海外艺术家。”
????“我得承认,书写、演说,令我获得绘画从未给予的快意,而当闭嘴描画时,我再三庆幸画画比我所能想象的幸福,更幸福。人不免有外向或内敛的天性吧,写写画画,是在均衡这天性,抑或是一种我目前尚未了解的冲突?而绘画与写作的功效,比我想象的更差异。前者是享乐的,自私的,后者似乎迎合公众,并被赋予暧昧的责任。”
????“画家的陈丹青”“作家的陈丹青”“演讲家的陈丹青”“评论家的陈丹青”……屡屡而为的跨界,陈丹青锤炼出愈发敏锐多变的眼力和笔力,《退步集》《纽约琐记》《荒废集》表明了陈丹青是个善于思考和善于记录的人,生活的积累在他的身上和文字中酝酿得越发厚重且沉郁。
????陈丹青一贯地似乎带着点微笑,又似乎面无表情。自嘲说不会演讲,只会讲段子:带颜色的、政治的,他的手机里都很多。他在讲台上的时候,应该是听众最多,反响最热烈,无一人打瞌睡。单从唐装,老式眼镜,黄帆布挎包,时不时夹杂点脏话,还不能看出
他的确不凡。不凡的是他的真知哲理,明人快言。他像一面镜子,让中国人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艺术,就像他本人说出国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自己。
????他的讲座没啥废话,句句精彩,通透彻底,掌声雷动。更不凡是他的一手好字,流利的中国地道的繁体字。有时会感觉“他是人物里的文物”,确实是个活宝。《西藏组画》也好,农民出身艺术家也好,不务正业二流子也好,好象完全不是他。他是谁,揭开这个谜可能需要了解他的画,了解他的书等等。
木心美术馆
戊戌年12月26,星期四
总第期
喜欢就戳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