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要读的几个畅销书作家之三

我承认有些标题党了,我最早的题目是《那些被高估的畅销书作家》,没想到一个作家就写了这么多,说实话,写起来很累,但是如果你们喜欢,请告诉我,我会继续写下去。

我一直感到确幸的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们依然把读书当做一件高尚的事。

实际上在各种书店里,图书的种类一直在增多,豆瓣网上的“新书速递”也始终在更新。

在出版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明星作家,他们的书甫一面世,立即成为畅销书。

然而,很多作家明显是被高估了。他们没有出众的文笔,没有动人的故事,依靠印在封面上的几句“金句”、字大行稀的排版以及清晰另类的插图吸引众多文艺青年,文艺青年们更是因为某种“调调”而对其膜拜不已。

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从接触到怀疑,从怀疑到认可,直至崇拜。

但是有些作家在我眼里,连给别人洗脑的资格都没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甘愿花费时间去读一本怎么读都读不下去或是读不懂甚至漏洞百出的书,最终把自己读书变成一种“行为艺术”,读书不看内容而仅仅沉醉于一种绵软的情调之中,有何意义?

我有自己的阅读局限,眼界也不宽广,而且我承认,有时候你相当不喜欢的某位作家,过几年可能成为你的挚爱。因此,我在下面所提到的某些作家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还算不错,这是我的问题,希望不要误导你。

我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读书可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应该缺什么补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读错书,除了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浪费森林。

木心

木心,画家,作家,年在陈丹青的推介下,其作品陆续和读者见面,有人评价他文字零碎、无聊、散漫,“给汉语带来了精致性上的丰富,但造神不必”。

大浪淘沙,历史基本不会埋没那些太有才华的人,可话说回来,也不可能没有遗漏。当陈丹青不再将精力放在画画,而是放在怀念民国和鲁迅、推荐艺术新星、自己持续出书、为别人做腰封推荐人的时候,木心这个名字突然闯进了我们的视野。之前甚少有人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位画家,这么一位作家和诗人。

年底,木心逝世一周年之际,陈丹青公开了十八年前的木心讲义,并将他在纽约听课时的五大本笔记一一录入电脑,交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逾千页的《文学回忆录》。最近,该出版社又推出《木心纪念专号》,“专号”分上中下三辑。一些报刊也连篇累牍地刊载木心的作品,对他进行集中报道。有媒体将木心称为“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在公开媒体对木心文学成就的报道上,有这么一段颇耐人寻味:

相比中文世界,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Without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里面所说“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究竟是个什么读物?它肯定不是教材,所谓“范本读物”是不是公开发行的出版物?“美国大学”究竟指的是哪所大学?(美国大学的文学史课不可能是全国统一的吧)?

此外“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更是发力过猛又内心虚弱的说法,你听说过宣传鲁迅的文稿说他和谁并列编进一本书吗?搭名家便车可以迅速提升







































北京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2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