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
陈丹青老师的《局部》第二季正式上映了
作为国内广受赞誉的美术纪录片
两季的《局部》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第一季的时候,陈丹青老师选择了16个人的作品
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这些作品
通过画面的“局部”,带领我们走进艺术的天地
▲《局部》第一季海报
而今年4月份开播的第二季
陈丹青老师则带大家到美国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
让我们知道,战火纷飞的叙利亚也有无数文化瑰宝
让我们知道,艺术其实是不分国界的
▲《局部》第二季
有的人认为《局部》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
是因为第二季的格局变了
不再是从一部作品聊到艺术世界
从一个局部带出艺术的美
《局部》的第二季不再是“局部”
▲陈丹青老师
还记得第一季有一个小细节
陈丹青老师在说到《千里江山图》的时候
将“因以赐臣”解读为皇上夸奖王希孟,给他官做
实际上这句话是说皇上把这幅画赐给了为官的蔡京
▲《千里江山图》
这个错误在后来出版的
陈丹青老师手稿《陌生的经验》里也没有改过来
陈丹青老师决定保留这个错误,用来自勉
▲《陌生的经验》
其实类似这样的小错误不止这一处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众跟随者陈丹青老师去了解作品
了解艺术,走进艺术的天地
相反,这样不同的理解
也许更能激起我们探究这部作品的欲望
▲陈丹青老师
就像《尽美》里面所说的
“原以为完美就是最美的,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绝对的完美?”
“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过去的失败。”
——苏珺《尽美》
陈丹青老师面对自己的过去,毫不避讳
正视而且敢于展示,这其实不仅是做人的态度
也是我们做教育的态度
▲陈丹青老师写稿
虽然陈丹青老师把《局部》定位为娱乐节目
但实际上,这仍然是一部美育节目
而他在对待美育的态度上是绝对的认真细致
每一集的文稿都要事先写好
而每一集的文稿都要写上大约10天
这样的态度,其实也是做教育应有的态度
“对待教育,我们需要细致、认真,做到极致。”
——苏珺《尽美》
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美的?
陈丹青老师也无法作出解答
他能做到,只是用他的角度,用他的态度
来让我们感受到他所看见的美
更让我们了解到,美在于发现
▲陈丹青老师
“美在于你观察他们的角度、在于你描绘他们的态度,美其实是对尽美的追求。”
——苏珺《尽美》
作为向陈丹青老师这种精神的致敬
以树华美术的苏珺老师为主人公
拍出来的微电影《尽美》
正于6月12日温情上映了
▲《尽美》海报
与以往的宣传微电影不同
《尽美》阐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一种追求美的精神,一种美育的精神
微课堂的小编也特约了《尽美》的导演吴军
采访一下他拍摄这部片的心得
吴导演表示
片子拍摄到成片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前期的准备是非常花时间的
从了解树华美术的企业文化开始
每个方面都细致,认真,做到极致
而吴导对待每个细节的态度也非常专注
呈现出来的每个画面,每个局部都倾注了心血
这也正是从《局部》得到的启示
而这部片的立意
除了是对《局部》的致敬
更是表达树华美术对于美育行业的态度
用专注坚持去打磨局部,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我用创作艺术品的态度来做教育,追求尽美的态度来实现他们人生的涅槃。”
——苏珺《尽美》
这也许就是每个专心美育事业的人应有的态度吧
★推荐阅读
最全美院毕业展指南,你到底错过了几个亿?!
原文
那些高考完也忘不了的美术老师狠话
原文
素描
七张图教你如何画好光源
原文
油画
用刀刮出来的画比用笔画的还美?
原文
展览
跨越半世纪的艺术碰撞,白蒂与彭克作品展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