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历或听说过档案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十年前的汶川地震,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也遇到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会有怎样的第一反应?会惊慌失措还是有条不紊?年6月9日,北京市档案局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之际,邀请德国海德堡档案馆彼特·布鲁姆博士以科隆城市档案馆的坍塌事件为例,分享了档案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科隆档案工作者经历了这场意外之后做出了怎样的思考?又有哪些启示意义?
演讲者:彼特?布鲁姆博士(PeterBlum)
演讲单位:德国海德堡市档案馆
科隆城市档案馆坍塌
德国曾经有一座城市档案馆——科隆历史档案馆,自公元年以来,馆藏超过六万五千份文献,十万四千份地图及地形图,约五万张海报以及这座城市杰出人士的份遗物和收藏品,档案架总长达30公里,因此被视为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地方性档案馆。除此之外,年落成的档案馆大楼也尤其值得注意。大楼里有可以进行自动调节的自然空气控制系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空调技术便可自动运行,被称为“科隆模型”,这一概念已超越档案管理界逐渐为人们熟知,甚至在整个德国都获得了积极的评价。
然而,年3月3日13时58分,由于周围施工现场出现渗水,隧道管道内的滑坡,导致科隆城市历史档案馆轰然坍塌。这起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强烈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