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画是苏里科夫也是在27岁到29岁,不到30岁之间画出来的,是他第一幅重要作品,当时立刻引起轰动。他画的是什么呢?就是近卫兵临刑的早晨。这帮哥们全部要杀头了,这个已经往杀头的地方带过去了,他们的家属围着他们,这个哥们就是彼得大帝,骑着马上的这个,盯着他们。这个断头台今天还在红场上,我在上篇写到了,后面的瓦西里教堂今天也在,全部漆过了,新的一样。他在这么年轻的时候,画了这么一个悲剧性场面,但重要的是,他完全站在反动的一面,什么反动的一面?就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彼得大帝鉴于俄罗斯的贫穷落后愚昧,决定全盘西化,把它的政治制度、把他的城市建设、把他的生活方式全部向西方靠拢,向德国向法国靠拢,遭到朝廷很多人的反对,而他的妹妹还是姐姐,索菲亚,他的亲属就反对他,靠什么反对他呢,就策动近卫兵,也就是皇家卫队谋反,在他不在的时候谋反,谋反被他及时发现,有人告密被他制止,全部问斩,然后他把他的妹妹还是姐姐索菲亚囚禁在一个古堡里面,你闭嘴你别来管我的改革,下面的人就全部斩首,这是索菲亚这是卫兵,气得干瞪眼,底下的人全部被杀掉了。我看过俄罗斯拍的,美国和俄罗斯冷战期间合拍的一个大型连续剧叫《彼得大帝》,好看得不得了这个连续剧,它处理这一段是什么呢,是杀近卫兵的人弄不下手,因为大家都是哥们、同事,一个单位上班的,都是近卫兵。彼得大帝大怒,就从刽子手手里夺过那个斧头,亲自问斩。不知道是历史事实还是怎么样。古代的杀头大家看过没有?在欧洲,一位一个树桩放在那,然后这个哥们跑过去,跪下来,姿势搞好,然后就把头很安稳的放在那,就“啪”一刀下去,然后另一个上来,一刀下去。电影里是什么样呢,是十几个树墩放在那,这些近卫兵一个一个把头放在那。当然,拍摄的时候只拍彼得大帝,到这就不拍了。彼得大帝拿着斧头“啪”一刀下去,一身血,再拿斧子一刀下去,又一身血,吹胡子瞪眼。
一个人要改革就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这就是历史的悲剧。而苏里科夫在二三十岁到四十岁以前,画的全都是悲剧,最惨的悲剧,而且是全部站在反派的那一方,我们今天的说法,站在现行反革命那一边。我也是十几岁就看到这张画,我当时刚才任超介绍我在画了那个西藏的创作,画老毛死掉了,我脑子里其实就想学这张画,就是周围人的表情,一个悲剧场面。苏里科夫什么人呢?一个贵族,他也是一个反革命,什么反革命呢?就是在十六、七世纪时候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呢这些欧洲也有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这些大大小小的改革从来没有断过,像咱们中国现在一样,有一派人认为要这样,有一派人认为要那样,发生冲突,最后有权力的一方、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方胜利了,另一方失败了,这家伙就是失败的,失败了他不服,不服在哪里呢?就是他这个姿势,大家看到没有,他在流放途中,他的姿势是这个样子。在改革以前,他们划十字是两个手指,改革后是三个手指,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三个手指划十字,今天你们去看俄罗斯都是这样子的,这哥们不服,不服呢就押送到流放地的时候,他仍然用这个姿势,那个时候是不得了的事情。三五百年前,两个手三个手可以要你命的。就像清朝进来的时候,你留不留辫子也可以杀头的,古代的人做事情很猛的。所以苏里科夫完全在于一个同情他的立场,画了这张画,而周围的人,嘲笑的也有,惊讶的也有,悲痛的也有,地上的哥们,就是俄罗斯剩余传统的这些忠实信徒,所谓剩余传统就是,不叫装疯卖傻啦,在雪地里面赤脚,饿自己身上脏的要命,但是为了信仰,四处要饭,这些人都同情他,也是两个手指,这些老太老头都在划,而这些贵族妇女其实未必了解改革有什么意义,但是看到他们尊敬的贵族就心里很难受。而这样的画,刚才《近卫兵临刑的早晨》,俄罗斯绘画在十九世纪,心灵就已经非常敏感,非常慈悲,他总是站在弱者的一面,或者被击败的一面,去表达他,这个在欧洲的绘画在中国的绘画里面很少见。为什么这个会变成一整代人和几代人非常执着的一个创作信念,我不知道。可是呢,俄罗斯给出了一个非常厚重的、非常有力量的回答。
我不知道大家看这个画有没有感觉,也许你们一点都不喜欢。但是我小时候,和我这整代人,都是看这样的画长大的。我们就对悲剧、苦难、群像、舞台感、历史的时刻特别感兴趣,到现在都很难摆脱这个影响。我一直到美国还在画这样的主题,只要是类似几十上百人的在一个悲剧的时刻,这事就立刻会让我激动,所以我们那代人在信奉这个美学的时候已经过了头了,我们这代人的东西太严肃,但我认为是我们没有表达好。如果能够画的这么好,咱们中国美术馆挂的苏里科夫、列宾这样的画,来表达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悲剧,我们现在的人文状况不会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苏里科夫(~)
俄国画家。年1月12日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年3月6日卒于莫斯科。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之一。早年就学于彼得堡美术学院,曾游学意大利、法国、德国。他的创作生涯主要善于取材于俄罗斯历史事件。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同年获一级艺术家称号。成名作都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电影《瓦西里·苏里科夫》苏联年
电影《瓦西里·苏里科夫》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