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我不懂毕加索,也越不懂中国

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知识准备和眼界的问题。毕加索年生,跟鲁迅同年,年他去世时我正在江西农村,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叫毕加索,但是我看不到他的画。毕加索的名字差不多二三十年代就传到中国来了,但一直到年,因为战乱,中国政府没有可能邀请一些欧洲的展览来到中国。

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些前辈曾经住在法国留学,像徐悲鸿,徐悲鸿就是最早说出来对毕加索和马蒂斯不懂的人。他不但不懂毕加索,还讨厌毕加索,他也不喜欢印象派,他喜欢的是古典艺术。一直到出国以后我才知道徐悲鸿懂的不是古典主义也不是印象派,而是他出国当年巴黎仍在时兴的沙龙绘画。刘海粟林风眠是另一类趣味,推崇塞尚梵高毕加索。留法派回国办教育他们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徐悲鸿为首的现实主义的阵营,一个是以刘海粟林风眠为主的现代主义阵营。到了年以后,北方徐悲鸿为首的现实主义阵营取得了最后的政治上的地位。年以后印象派和立体主义就销声匿迹了。

年以后,新政府对文艺也非常的重视,但是文艺创作从模仿西欧转到模仿苏联,我们此时派到国外留学的就是留苏生,他们回来以后建立了我们整个中国的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

不过文革又是对苏联影响绝灭的一个年代,我们再也看不到苏联的原作,到了文革结束,中国恢复了正常的市民生活和文化生活。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跟法国商量,请来了法国乡村画展。这次画展年在上海展出过,非常高级的一个展厅,我们小时候叫中苏友好大厦。我第一次看到了19世纪的一些现实主义画家、印象派画家,像米勒、柯罗、西斯来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后面我们画的东西。在北京发生了运动,上海也发生了运动,激进的青年艺术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纲领,就是超越古典主义、超越现实主义,超过早期现代主义,甚至超越毕加索这一代人,直接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现代主义。

当时大部分中国美术界比较有主见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对毕加索感兴趣了,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民国开始,到年,到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在接受西方的现代主义的时候,以毕加索作为一个例子,当中出现很多的波折。

可是等到年我第一次来到纽约,进入大都会美术馆,进入现代美术馆,我发现毕加索在西方早就过时了。当你在西方的博物馆根据时间脉络看,毕加索相当于中国的齐白石和吴昌硕的年代。毕加索不是过时了,而是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背景变成了一个山峰,变成了一个记忆。他不再是一个问题。所以毕加索在中国经历了这么一个历程以后到了80年代在美术界,在小小的这个圈子里面,年轻人已经不太看的起他了,他已经过时了已经过掉了,大家开始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1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