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ldquo传承中华经典走四季

第二期

传承中华经典

走四季·知时节,诵读学传

7月7日,文史金陵公益基金与金陵图书馆再度携手组织了第二期“传承中华经典—走四季·知时节,诵读学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活动流程包括:二十四节气小课堂、非遗文化“中国结”以及朗读亭红领巾诵读学传三部分内容。本次活动的消息发布后,得到了多所小学师生们的踊跃报名和积极响应。

01

二十四节气小课堂

当天活动由文史金陵公益基金创始人董媛老师负责二十四节气小课堂、非遗文化“中国结”课程。她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和家长们共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与哲学思想。

活动正式开始前,为即将开始的二十四节气小课堂做预热,我们在会场内播放了《二十四节气歌》,听着熟悉的歌曲不少同学们都跟着哼唱了起来。随后,课堂讲解正式开始,董媛老师的出场引起了现场小朋友们的热烈欢呼,其中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听过很多次董媛老师的课,看到董老师觉得十分亲切。在课堂上,董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相关节气的历史渊源、气候特点、物候特征、民间习俗等,并让小朋友们联想有关的诗歌。说道“蜩始鸣”,董老师会讲到“蜩螗羹沸”的成语,再引申到“不与夏虫语冰”的典故。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勇于表现,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小同学们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习俗、文学作品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体会。

02

非遗文化“中国结”

中国结的历史

二十四节气小课堂结束后,我们稍作休息,很快又进入了非遗小课堂。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礼仪祭祀,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青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

体验中国结艺术

中国结

课程开始前,董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挑选喜欢的中国结和装饰用的串珠。

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纷纷上前挑选喜欢的颜色。选好自己的材料后,同学们纷纷回到座位上开始听课。董老师从中国结的基本知识介绍到中国结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结的种类和其寓意。基本知识讲解完毕后,董老师让大家尝试自己动手做中国结。

03

朗读亭

红领巾诵读学传

最后,同学们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记忆力,还能增强语感,有利于口语能力的培养。朗读亭带来了更好的文化体验,让阅读真正成了“悦读”。

活动结束后,三支雏鹰假日小分队纷纷要求和董老师合影,董老师也给表现突出的同学赠送了纪念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传统文化,做一名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

“传承中华经典—走四季·知时节,诵读学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10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