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房分床睡,失败的原因有4个

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http://www.ntltqx.com/m/

大家好,我是圈主华川,育有一儿一女。曾留学欧洲,是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此与您分享二胎孕、产、育儿知识,以及自家俩宝的亲子教育经验。

在我的家庭课堂上,有一位被媳妇儿赶过来上课的爸爸(简称轩爸),提起自己6岁的女儿轩轩,最大的难题就是分房睡。其实轩轩很早就“被分房”了,只是分得不彻底,常在半夜梦游似的爬上主卧大床。现在二宝也越来越大,主卧大床已经爆满,必须把轩轩彻底“分”出去!

在座老师和家长们纷纷支招,轩爸却是“见招拆招”——

建议1:可以跟孩子商量制定一个分房睡计划。

轩爸:计划?睡个觉还需要计划?

建议2:让孩子看看相关的电视,学学别的孩子如何自己睡。

轩爸:看了啊,闺女前段时间刚看了《鬼吹灯》,吓得连厕所都不敢上……

建议3:如果孩子半夜过来,可以等她睡着了再抱回去。

轩爸:等孩子再睡着,我也睡着了。

建议4:给孩子房间安装一个红外线探头,见孩子要醒提前去哄拍。

轩爸:这个,太麻烦……

这位爸爸太幽默,大大滴活跃了现场气氛。不过轩爸遇到的问题也很典型,总结起来,孩子分床分房失败有四大原因:

1、没有沟通和计划。

家长随性而起,没有跟孩子好好商量,也没有做系统安排。

2、家长没有给予配合支持。

一是环境支持;二是精神支持,三是体力支持。

3、没有耐心坚持

当孩子不想自己睡时,家长随性允许、默认,孩子觉得分不分无所谓。

4、缺少技术支持

鼓励孩子分房睡(尤其是3岁以上的孩子),的确是个技术活,父母必须善于学习,努力掌握一些方法要领。

那么怎样才能分房成功呢?

对于自婴儿期就养成独立入睡习惯的,分床特别容易的天使宝宝,不在此文讨论范畴。

对于三岁以上的大孩子,已习惯跟父母同床,并且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脾气,“分房睡”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容易事,甚至可以跟“断奶”并列为育儿途中最难的攻坚项目。

既然是攻坚项目,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了避免这个过程漫长得让你崩溃,不如一开始就主动做一个“长线计划”,把任务切分成小步骤,一步一步慢慢推进。

长线规划如下:

第1阶段分房准备

心理沟通:

在准备跟孩子进行长篇说教之前,建议先让孩子看看相关绘本、电视动画,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儿童剧,剧中的小孩都有独立的房间和小床。

很多孩子不敢独自睡,是因为在她们的人生经验里,孩子从来就应该跟父母同睡,因此你要让孩子见识的另外一种可能:一个小孩,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每晚独自入睡,也是很自在的事。

环境布置:

童话房、公主房,或者一架可爱舒适的儿童床,一定会带给孩子惊喜。

而事实没那么简单,三分钟惊喜并不足以让孩子顺利分房。在环境布置上,父母要观察孩子的喜好(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卡通角色,等),还要考虑儿童房的具有足够的舒适度,高度适宜的床和座椅,便于儿童使用的家具摆设,方便开关的小夜灯,舒适的软装,消除具有安全隐患的边边角角……

四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让他参与到房间或床铺的规划、布置中来。

第2阶段分床不分房

有相当多的孩子,从跟妈妈一个被窝的亲密,切换到另一个房间,难度很大。建议中间增加一个“分床不分房”的阶段,如果主卧房间够大,可以独立添加一张儿童床,将来可把儿童床搬到独立的儿童卧室;如果主卧空间有限,采用拼接式的小床。

分床睡也不必一步到位。最初可以允许孩子隔天分一次,或者睡前一起讲故事,等孩子接近入睡时再分;或者妈妈在小床边陪伴一会儿,等孩子睡着再离开。

第3阶段分房睡

跟分房一样,循序渐进,步步夯实。从间隔性分房——》低频率分房——》高频率分房——》持久性分房。

五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跟家长一起参与制作一个计划。如下:

在计划执行的时候,为了保证孩子自己选定的独立入睡的时刻,能够坚定执行。需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

为儿童房配备一个小夜灯。方便孩子随手开关,如果是声控得就更好。

父母房门要打开,孩子房门也别紧闭,不要让孩子产生被“隔绝”的错觉。

睡前亲子阅读的习惯继续保持,在孩子有能力自主阅读之前,父母每晚到孩子房间,陪孩子阅读15分钟以上。

意外情况。当夜里听见孩子发出声音、疑似噩梦时,父母最好勤快起身,去孩子房间观察或者哄拍,直到孩子重新入睡。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有助于孩子克服黑暗恐惧的绘本。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在附近的山区里,住着一位老太太,人家叫她席奶奶。席奶奶千方百计要赶走黑暗,她用扫帚扫、用麻布袋装、用大锅来煮、用藤蔓来捆、用剪刀剪、丢给猎狗吃、沉到屋后的井里,甚至对黑夜吐唾沫……然而,结果怎么样呢,黑夜还是黑夜,一点也没有改变。当太阳升起时,黑夜就走了,所以,就算害怕也要学着慢慢接纳,只有接纳,才会慢慢发现自己原先害怕之事也是平常之事。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在漆黑的夜里,一只小老鼠不敢独自睡觉的种种表现刮风的声音、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猫头鹰的叫声、水龙头的滴水声……这些再正常不过的声音,都因小老鼠内心的恐惧而幻化为各种吓人的声音。

小老鼠虽弱小、胆小,但它敢于承认并表达内心的柔软,孩子的恐惧情绪只有及时得以宣泄,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引;大老鼠虽然多次拒绝了小老鼠的求助,但他的本意是想帮助小老鼠战胜恐惧,从而变得勇敢、坚强、独立。在这个漫长的夜晚,最终医好小老鼠恐惧心理的,正是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情谊。

《黑暗》

故事的主人公拉茲罗害怕黑暗,而黑暗又同他住在同一所大房子里,对他来说黑暗无处不在。一天晚上,拉茲罗卧室的灯泡坏了,他害怕极了。黑暗又在召唤他来地下室,说要送给他一样东西。拉茲罗鼓起勇气来到黑暗指定的柜子旁,原来黑暗送给他的是电灯泡。从此拉茲罗再也不怕黑暗了。

其实,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通过自己勇敢的走出那一步,发现事情的真相以后,便不再害怕的。黑暗与光明是伴生在一起的,没有黑暗哪里会有光明呢?

很多时候,小朋友小脑袋会把黑暗无限放大,把它想象成怪兽,其实只要勇敢迈出一步,也就豁然开朗了!

--------End---------

作者简介

华川,著有《左宝右贝:二胎妈妈育儿经》,发送”书“字,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华川:面对孩子的坏情绪,说教不如撤离

华川:要“爱”还是要“规矩”,你的界限在哪里?

发送的关键词,领取相应文章

二胎专题:

宝宝养育:

英语早教:

妈妈鸡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j/8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