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者高盛中国上空的秃鹰

前言:高盛相信,从“烂尾楼”到各种经营不善的商业物业和酒店,中国不良地产带给高盛的回报将远远超过日本。以全国各地的“烂尾楼”为例,高盛在中国各大城市投资收购地产项目,一般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整合及管理使物业升值。

成立于年的高盛集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从当年的马夫门面店到今天的华尔街大佬,从一间地下室一个雇员到如今上万亿美元资产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经历了无数次风雨沉浮,走过一个多世纪洒满鲜血的征途,终于登上全球金融的巅峰。

从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萧条和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进行的狙击,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高科技股到高油价,高盛主导了大萧条后的每一次市场操作。

在跨国巨头密集穿梭的中国投资市场中,与那些在中国大张旗鼓、高歌猛进的外国投资机构相比,高盛进入中国投资市场则显得不露山水、稳打稳扎轻松完成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泡沫制造专家

趁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契机,高盛于年在北京和上海分设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并通过入股中资大型企业、担当承销商等途径向中国市场全面渗透。

经济学家表示,高盛是泡沫制造专家,没有谁比它更会制造泡沫,也没有谁比它更会引爆金融核弹。

高盛主要有两个手法: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信息披露或者制造概念,还有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影子操纵。

高盛最喜欢创造一些针对新兴市场的概念。如“金砖四国”“新钻十一国”。它就是这样经常给这些国家镶钻贴金。

给出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就是要人们把泡沫给炒起来。比如说越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越南一贴上“新钻十一国”标签,经济马上就崩溃了。当高盛走的时候,整个越南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

经济学家指出,高盛这家公司太可怕了,将来它会造成多大的危险都很难预料。

自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后,“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金融大鳄罗杰斯语),因此高盛斥资数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

一个产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决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国的猪,只要控制这一条从福建到湖南到江苏到河南的猪肉产业链,通过高效整合,变得非常有效率之后,它就能够掌控全中国的猪肉。

高盛的中国“胃口”

其实,高盛的中国“胃口”数年前就已表现无遗。金融业、房地产业、电器行业……高盛不停地更换着所瞄准的目标中国企业所涉及的领域。

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研究能力惊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对于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国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机构的游说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于海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或海外并购。

而企业海外融资必须请外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咨询、审计、评级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家底盘查”。凡是经过外资中介机构“周密服务”的,都近乎无秘密可言。

高盛因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突出地位,在中国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扮演关键角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中化等中国石油巨头,在股份配售承销、账簿管理、海外并购等各方面都得到高盛等相关美国金融机构的“周密服务”。

如此不难发觉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布局了如指掌,为什么国际金融炒家总能轻易利用“中国因素”进行成功炒作。当然高盛介入的中国战略行业远不止石油。

电信业直接涉及中国信息安全,在日益走向一体化的欧洲,英法德之间的电信业都是明显的禁区。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当年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

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20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72亿美元后续/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

年,高盛收购了中国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通价值万美元(合2.4%)的股份。其他如金融、汽车、大众传媒、医药等行业高盛早就染指,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龙头骨干企业。

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7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