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上
方
关
注
文
明
和我们一起看文明知中国走世界
“由于地处鸟儿迁徙的航线,尼罗河三角洲的湿地成为每年成千上万的欧陆候鸟,历经黎凡特和西奈干旱的土地或经地中海的长途飞行后必经的歇脚之地。这样的壮观景象自然不会被观察敏锐、对自然环境极其敏感的古埃及人所忽视。
”从厨房到庙宇
古代埃及的鸟儿
◎
撰文、支持/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物馆
△
相思树上的鸟儿,来自于柯南姆赫泰普三世墓中的壁画,中王国时期,埃及,公元前年。壁画中的鸟儿从左下部依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戴胜鸟、年幼的和年长的百舌鸟、红背百舌鸟、德雷克针尾鸭、红尾鸲。
请输入标题bcdef
导语:大量的文献以图像、写本、动物志的方式表明,在东部撒哈拉的古代狩猎地带、尼罗河谷和西部沙漠绿洲定居点,都留下了古埃及人有效利用鸟儿迁徙经过来帮助自己生活的印记。他们想尽办法捕获鸟儿,将鸟儿圈养起来,让它们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服务。无论是作为生存的食物,还是用来祭祀死者和神明的祭品,鸟儿都在古代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请输入标题abcdefg
鸟儿的捕获
在贵族墓地的壁画上所描绘的古埃及人日常生活场景昭示着人们对禽鸟的兴趣。从古王国时期直到王朝末期,都有壁画描绘逝者在家庭成员的陪伴下搭乘纸莎草制的小船,引诱并用棍子击打一只从纸莎草丛林中飞出的鸟儿——这种活动很有可能是贵族们的休闲娱乐之一,在炎热的埃及地区,这些凉爽的沼泽无疑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居住在湿地的古埃及人,偶而也通过这种简单的武器来捕获野生禽鸟作为自己的盘中餐。在湿地中大量抓捕鸟儿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用捕鸟网,只要再辅以一个拥有指挥者且组织良好的捕鸟队便能大获成功。聪明的埃及人还会使用诱鸟——一种灰色的苍鹭来捕获鸟儿,在捕鸟之前将苍鹭的腿绑在池塘边的树桩之上,这种谨慎的鸟儿似乎能使其他飞过的水鸟感到安心,并让它们在水边停留,从而乖乖进入网中。
△
内巴蒙在捕鸟,来自于内巴蒙墓穴的壁画,新王国时期,第18朝,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内巴蒙是埃及卡纳克(Karnak)阿蒙神殿的书记,壁画中描绘内巴蒙在一艘小船上与自己的妻女一起捕鸟,他一手拿着木棍,一手拿着苍鹭作为诱饵。
家禽庭院和大型鸟舍
驯养是一个缓慢和选择的过程。大约在公元前年前,尼罗河谷和法雍前王朝时期的居民就开始驯养牲畜、绵羊和山羊。但大量水鸟一年两次准时途经埃及以及捕猎带来高质量蛋白的补充,并没有激发古代埃及人蓄养鸟类的兴趣。家禽庭院里消耗的鸟儿很容易就会被冬季捕鸟活动中的收获所补充。然而,在新王国时期农场中出现的小鹅壁画,使学者们相信一些种类的鹅在公元前年就已经被驯养成功,它们中可能包括灰雁、白额鹅和现代鹅的祖先。同样,野鸽和信鸽也为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埃及时期的大部分村庄所饲养。
△
禽鸟处理的场景,来自于奈克特之墓的壁画,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禽鸟被捕获后,很快会被送去处理:画中右边的男子正在给鸭子拔毛,其上方的罐子中储藏着从鸟身上取出的脂肪,左边的男子正在给鸭子开膛,其上方悬挂着五只已经处理好的鸭子。
△
篮子中的小鸭子,来自于卡杰姆尼之墓的壁画,旧王国时期,第6王朝,埃及,公元前年。
鸟儿,不只是佳肴
古代埃及人主要食用鸟儿的肉质,以作为对于传统食物如面包、啤酒、蔬菜和鱼类的补充。但鸟蛋并不是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只是有时出现在祭祀场景中,其旁边还常伴随着刚刚孵化的雏物,显然,蛋作为再生和生育的象征明显强于它作为食物的实用功能。可以认为,直到鸡被饲养之前,古代埃及人在春季的捕鸟活动中很少收集鸟蛋。另外,蛋还出现在医药配方的名单当中,比如鹅和鸵鸟的蛋。
△
鸭子的圈养,来自于内巴蒙墓地壁画,埃及,公元前年。捕获来的鸟儿,除了一部分马上处理留备食用外,大部分会被古代埃及人暂时饲养在家禽庭院中。
鸟类较为奢侈但一样珍贵的副产品是鸟粪。在希腊罗马时期,人们从鸽舍中收集鸟粪并作为肥料。罗马政府认可鸟粪的价值,并向鸽舍收税。那时,禽鸟成为市场交易的一个部分,也是乡村生活本身。每一家房舍都有自己的禽鸟饲养屋,通过配给和捕获当地的鸟儿来补充数量。
△
游泳的女人与鸭子形状的勺子,新王国时期,第18朝,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从这件物品中可见古埃及人对家禽的熟悉和喜爱。
△
象牙柄鸵鸟毛扇子,来自于图坦卡蒙的墓地,公元前14世纪。在古代埃及,鸵鸟很少被食用,人们对它的羽毛和蛋更感兴趣,羽毛常被做成奢华的扇子,而蛋常被做成容器。
葬礼和庙宇中的鸟儿
从第26朝开始,朝圣者和庙宇管理者都描述过鸟类在祭品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对于神圣动物,诸如神圣的朱鹭和猎鹰在托密勒王朝时期就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直到罗马时期都是如此。特别是从公元前第二个世纪开始,文献档案和古希腊的陶片都包含有对朱鹭崇拜细节的描绘,而朱鹭的圣殿则遍及整个国家。在记载于陶片之上的、赛加拉月神一位祭司Hor的一个梦中,就有暗示他所在圣殿中需要为只鸟儿准备食物。考古学家估计地下墓穴中大约埋葬有万个鸟类木乃伊,在鸟类祭祀盛行的年代,每年会埋下一万只左右。因此,Hor所做的梦提供了关于神圣动物作为祭品数量估计的一个可信的参考,充分体现了赛加拉北部的鸟儿崇拜。为了精心照料和护卫朱鹭,雇用大量的人是必需的。对猎鹰的照顾同样如此,地下墓穴中也存在大量关于猎鹰的木乃伊。
△
来自图特摩斯三世墓地的象形文字,新王国时期,埃及。其间可以见到诸多鸟儿的身影,如猎鹰、朱鹭、猫头鹰、鸭子。
△
朱鹭的木乃伊,来自阿拜多斯,古埃及。作为古埃及人动物崇拜的一种形式,捕捉和培养某些与神有关的动物,并将它们制成木乃伊,埋入专门建成的墓地这种形式不是选择一只动物,而是将与它们的守护神有关的动物统统埋葬,通常数量达到百万计。
埃及丧葬文本
“转世符咒”中的鸟类元素
正如大量的鸟类形象出现在埃及宗教艺术当中,墓葬文字如“转世符咒”中也保存着大量的鸟类信息。在传统的葬仪文献,比如金字塔文本、棺木文本和死海古卷中,“存在”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包括众多的神和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形式。在希腊罗马时期,转世符咒被独立地运用于纸莎草之上,单独组成意义,如在《转世之书》中出现的那样,据说参照书中的做法,人们可以变成自己期望的动物形象,可以变成“黄金之鹰”、“神圣的猎鹰”、“凤凰”、“苍鹭”、“灵鸟”和“燕子”。这些动物象征了神及其相关的力量。
△
法老哈夫拉王座上的雕像,他的背后站着代表荷努斯神的猎鹰像,老王国时期,埃及。猎鹰在古代埃及常作为力量和速度的象征,但凡具有此种能力的神,其象征符号中都有猎鹰的身影。
△
普苏森尼斯一世雪花石膏的卡诺皮克罐子,罐子的盖子是猎鹰的头,古代埃及。
“一只鸟,一个罐”:
古代埃及人的神圣动物崇拜
在这些崇拜当中,朱鹭的崇拜与月神透特有关,猎鹰的崇拜与太阳神荷努斯有关,这两种鸟都有特殊的祭祀场所,并且经常同时祭祀。对于这两种鸟儿的崇拜是极其古老的,但我们关于它们最早被制成木乃伊和用于陪葬的细碎证据是来自于新王国时期,在一个装有僧侣文本的陶器中提到了一个发现,在“拉美西斯一世之舟”中有一只朱鹭。这表明对于朱鹭的崇拜在整个埃及地区都十分兴盛,在公元前年之后更是广泛流行。
△
秃鹫样式的颈圈,可使佩戴者得到奈库贝特神的护佑,可能来自阿肯那顿的陵墓,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
来自《死亡之书》的壁画,描绘死后灵魂通过咒语转化成黄金猎鹰的过程。
??????本文节选自《文明》.05月刊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