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传奇之四陈丹青解读千里江山图

陈丹青局部第一画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5厘米,(《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7厘米,比《清明上河图》长一倍还多)绢本,青绿设色。画卷之上,描绘了峰峦叠嶂、江河湖水、野渡渔船、亭台村舍以及捕鱼、游玩、行旅等人物活动。画家笔法精密,虽景物繁多,点画晕染一丝不苟。尤其令人叹惋的是,据卷后权臣蔡京题跋可知,该画出自年仅18岁的王希孟之手。他是北宋画院学生,绘画方面曾得到宋徽宗赵佶亲自指点。史料载,此画完成不久,王希孟即去世,《千里江山图》是其唯一传世作品。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幅青绿山水孤品,《千里江山图》的画面色彩爽朗富丽。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更是质感凝重,艳而不俗。

高清大图

蔡京的题跋

放大图

宋徽宗酷爱艺术,擅长工笔画、古琴等绝技。于是他一手建立的皇家画院,培养出很多杰出人才,王希孟就是其中的一名“好手”。少年王希孟喜欢献画给皇帝,就像现在的粉丝追捧娱乐明星,打了鸡血似的给他们“献花”。王希孟得到宋徽宗的亲自调教,笔头功夫那是一日千里,很快就从初哥变成熟练工,开始野心勃勃的去创作巨制。梦想成真是献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王希孟也没辜负徽宗厚望,如愿花费了半年时间完成近12米的长卷——《千里江山图》,采用如此巨大的尺幅,也迎合了宋徽宗“丰亨豫大”的奢侈欲求,当然,18岁王希孟的年轻人诉求也得到了满足。他得到了宋徽宗的嘉许和称赞,该画当成奖品赏赐给了蔡京(北宋时代的那一位奸臣)。蔡京为此画写了一段题跋,也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得以有片言只语的记载,否则就会湮灭在时间长河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十八岁?放到现代社会,18岁才刚刚结束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去体验新环境。但我们能理解,放在古代,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并取得一大堆文凭,并非每个人有机会靠读书考取功名的。王希孟就只能靠着家传手艺,一个人无学历无背景就到了皇家画院谋生。估摸他在18岁前就完成了绘画基础的积累。15、16岁在“画学”里进修,所谓得皇帝青睐,估摸是有幸得到皇帝的指点一二。他这种“一穷二白”的背景,只能靠作品打动宋徽宗,遗憾的是,宋徽宗转手就把这幅大作赐给了蔡京。说白了,很难说宋徽宗是否真看上他的画作。即使我们今天看这套大长卷,会被古人的想象力和表现手法所震撼。

王希孟(年-年),北宋晚期中国画家,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知其18岁时为徽宗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清人曾推测他完成此画后不久即去世。王希孟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千里江山图》辗转流传至今已有八九百年,画作历经沧桑,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印迹。为了将国宝继续传承下去,经故宫博物院首次以全卷原作授权,甄选年老字号“荣宝斋”按照原作1:1高仿的高仿版《千里江山图》珍贵发行。

《千里江山图》中的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此图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

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

《千里江山图》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千里江山图》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依山临水,布置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形像精细,刻画入微,人物虽细小如豆,而意态栩栩如生,飞鸟虽轻轻一点,却具翱翔之势。山石皴法以披麻与斧劈相结合,综合了南、北两派的特长。设色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于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求变化。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

《千里江山图》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

孟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4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