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和陈丹青的那点事请陈丹青喝酒年不怕谁知道,我年轻的时候,在画画上最崇拜的人是陈逸飞和陈丹青!没想到这两位都是上海人。所以那时就觉得只有上海人才能画好油画。虽然当时广东有陈洐宁,但我感觉不如二陈。二十多年前,也就是我20岁左右,正痴迷于绘画,梦想着进入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央美院油画系。而陈丹青是恢复高考制度后该院第一届研究生,太不容易了,太了不起了!因为文革期间高考停止,积压的能人太多了。能考上中央美院第一届油画研究生实属凤毛麟角,很牛!据有关人士回忆,“文革”前,中央美院附中有位看门老汉,每接电话,头一句总是慢声应道:“我中央啊!”牛的能把人吓死。后来长大了,也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了,不那么容易崇拜谁谁谁了,但依然佩服陈丹青,因为他在画画方面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首先自然是他的那套有名的《西藏组画》,现在被评论家们定位为“新时期美术的里程碑”。当时全国的绘画风气“一片红”,它推翻了假大空、高大全、红光亮、伟光正的模式,用纯朴自然的新现实主义取代了矫揉造作、宏大叙事的伪现实主义;他很早就开始写艺术笔记和绘画评论了,而且文字诚恳、朴实、准确写得有感觉。后来美术界边画边写的风气慢慢形成,陈丹青功劳不小;再者,年,他去了美国,开始写一些介绍异域艺术界和艺术观念的文字,像《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等等,这些文字在圈里圈外反响都不小,这算第三个开“风气之先”吧,成为一个“文武双全”跨界艺术家了。年圣诞夜,我参与的设计博物馆正逢开幕庆祝,来了一大堆朋友。有行为艺术家马六明,有作家马原,有哲学家周国平,有席殊书店的老板席殊,还有电子工业部部长。我正举着一大杯啤酒满场子跑,忽然觉得衣袖给人拽住了。一回头,画家崔国泰亢奋地站在我身后,还朝旁边直努嘴。我定睛一看,一个学者模样的人静静地立在那儿,中式服装打扮,黑布鞋,圆脸、大眼的脑袋上一头齐整如刷的小平头--风雅、另类之极。特别是,还背了一个极抢眼的旧军用书包。这不陈丹青吗?怎么突然从天而降来到我这了!我很兴奋。忙邀陈丹青就近坐下,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心想:今晚让他多喝点好好聊聊。我笑着问他,80年代那会儿你太有名了,现在却很少听说你再画什么了,有没有落伍的感觉啊?他的脸上云淡风清:“是的,这些年没有发财也没有吃过苦,过着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我说:那你对国内火爆的现代艺术怎么看呢?”他说:原以为自己出去这么久,会很排斥国内的东西,但不久前,在纽约举办的“华人新艺术展”上,他看到了中国第一代“前卫”作者的初作,黄永冰的中外美术史书的书渣,谷文达用世界各地的人的头发做成的“联合国”,厦门“达达”初期行动的照片档案,徐冰铺天盖地的《天书》。最令他惊叹的还有蔡国强制作的巨大装置《草船借箭》感觉到国内跟得很快,也不算落后…他说话的时候文绉绉的,两眼炯炯有神,让我想起旧式的江南文人。一忽儿又觉得挺有雅皮派头。因为他一激动也常口出粗语。一边是文人气度一边是粗口不断,让人感觉怪怪的。几天后,陈丹青送我一张回国后在上海搞个展的签名海报。海报上有他的新画作,用非常写实的手法画着一本书,书上又画着古老的中国绘画,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创作概念,按术语来说是“关于文本的文本”,也就是画“画中画”是语言学中的游戏,值得玩味。第二次他再来设计博物馆,就说自己要出本书《纽约琐记》,问我能不能帮他做封面。他的文字,我早就在《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中读到过,机智、亲近、活泼,嬉笑怒骂中道尽世间甘苦,比起那些拿大道理吓人、拿煽情之作蒙人的“大作”好上很多倍,我喜欢!《纽约琐记》中有对纽约美术馆状况的议论,对纽约多如蟑螂的艺术家中间典型的描述,对看过的各种回顾展的回顾感想,还有关于艺术与自由、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良心等模糊问题的议论。我和丹青讨论设计与美术的关系,说,我现在做设计都不认为是在搞艺术,太商业了。他说在美国搞设计的实际上是文化圈一帮最活跃最潮流最时尚的人,国内还没有认识到设计师的价值。他鼓励我,后来还给我写了篇《艺术与图象》的文章也是这么说的。那次谈话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还不是艺术方面的,而是社会方面的。他说:美国法制相当健全,处处有很规范的行为制约机制,好像人在小细节上不太自由,但大的方面,人权理念和尊重人的个性及对自由都是保护、包容和多元的,这和中国正好相反。他很精辟地总结:“在美国是小自由少,大自由多;而在中国是小自由多,大自由少。”太深刻!丹青谈完,拍马走人,我却陷入沉思:论学问论名气论品位,人家都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我再来给他玩技术啊、图形呀、色彩的也没有意思。所以我最后决定:做减法,把色彩、构图、技术等等减少到最少。这简洁大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减到一张大白纸上摆放四个干巴巴的字就了事--不能让人觉得设计空洞无物。于是我设计得有书卷气还不失时尚。因为简约,所以在材料选择上就非常重要。我选了洁白如雪的进口品牌“刚古”纹路纸,顿显高档、雅静。我还做了幅海报,用东方的文化符号毛笔与西方的文化符号油画笔连成一个大大的“U”,放在最显眼的位置。“U”是美国国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却隐含东西方文化交融之意。后面横着张中国的古琴,却又是由美国的国旗星条旗组成,暗示陈丹青中西各半的双重身份。书印出来了,丹青还满意,给我签名了一大堆样书。数月后,又来设计博物馆,说来取忘拿的军用书包。年秋旺忘望於北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