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文明的交流并未断绝。近期大热的三星堆文化,曾经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中原夏商王朝文化都有过密切交流,共同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三星堆文化影响力外扩,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以及越南,也相继出现了文明的交汇点。
三星堆3号“祭祀坑”中新发现的青铜器局部沈伯韩/摄
长江上下游的文明交汇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悠悠长江水浇灌出上下游的两大史前文明,而玉琮成为三星堆文化和良渚文化交汇点的一个例证。
今年2月,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4号坑中部发现一件外方内圆的玉器,这是玉琮的造型特点。中间的圆孔有“贯通天地”的含义。玉琮是“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是古代重要的祭祀礼器。《周礼》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玉琮在江浙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曾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为发达。良渚古城遗址重要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斌说,三星堆文化和良渚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三星堆遗址有大量仿制良渚的玉器。在当时,良渚玉琮是神圣的,所以才会去仿制,用来祭祀。
三星堆令人惊叹的出土文物还有很多,其中,青铜神树成为古蜀文明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体现出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而这种意识并不是古蜀先民独有的。
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青铜神树沈伯韩/摄
三星堆2号祭祀坑发掘出6至8件青铜神树,可修复的只有3件。一号神树经过十多年才修复完成,残高达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一号神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伸出三根枝条,枝条如柳枝般柔和下垂,在枝条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衔花蕾,9个花蕾上各站着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高大伦说,这棵神树与一个流传几千年的传说有关,《山海经》《淮南子》等古书中都记载有扶桑和若木两棵树,太阳升起前在扶桑上休息,降落后在若木上休息。
“十日神话”中,十只神鸟轮流背负太阳东升西落。有学者认为,三星堆神树有9鸟,顶部可能还有一只鸟,但已残损,也可能表示第十个太阳正在天上值日。在良渚文化的玉器和骨器中,也频频出现鸟的形象,出土玉器上有鸟驮太阳的纹饰。而在年代更早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亦出土过“双鸟负日”的纹饰器物。
巴蜀之地“早与中原通人烟”
青铜时代,三星堆地区和中原地区都发展出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出土的青铜器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最新发掘的三星堆3号坑中,发现了一件圆口方尊,尊上有兽首、饕餮纹,还有猫头鹰纹饰。大圆眼,小尖嘴,“萌萌哒”的猫头鹰在古代也被称为鸮。鸮形纹饰在三星堆是首次发现。而在多公里外的安阳殷墟,也曾出土过鸮形青铜器,它就是妇好鸮尊。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不仅是王后,也是一位女将军。妇好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出土有件铜器,其中包括2件鸮尊。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考古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顶峰时期,文化交流十分广泛,相似的青铜纹饰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明交流的缩影。
三星堆3号坑出土了许多造型各异的铜尊,被网友们称为“铜尊开会”,其中一件造型独特的铜人顶尊青铜器引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