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猫头鹰研究院调研国内及海外机构投资者后认为,外资减持港股可能完成了60%到70%左右,对政策的担忧需要时间来消化;A股基金经理一致对景气赛道保持着乐观态度,行情还未结束
文丨黄慧玲
编辑丨郭楠
“当前港股抄底没那么大的把握,即使是之前特别看好港股的基金经理也建议大家谨慎,别那么不当回事。A股的基金经理反而是所有人里最笃定的,他们的整体态度比不少人理解的要更乐观一些。”这是矫健对A股、港股基金经理群体以及海外投资机构进行多方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矫健曾就职于申银万国研究所、交银施罗德基金、博道投资等机构,现为猫头鹰研究院的创始人。猫头鹰研究院为独立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致力于从量化和定性双视角理解基金经理,愿景是做最懂基金经理的买方FOF投资。
针对近期市场的剧烈调整,《读数一帜》邀请猫头鹰研究院分享“连接的智慧”。以下为主要观点:
1、海外资金中,主动型基金对中概股的减持幅度比较大,被动型基金对香港市场的减持幅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对A股的减持幅度还不是很明显,但确实是出现了一些对白酒税之类的担心。2、从外资减持港股的目标来看,教育股事件之后,使得相当多的完全离岸的资本将港股的权重普遍下调到15至20%,这个幅度其实是不低的。当前完成下调的幅度,可能是完成了目标的60%至70%左右。减持的过程还会持续下去,直到完毕。即使政策有非常大的转向,它也不会增持。可能会比较长的时间维持在低配的水平,一般一年调整一次。3、目前当局的表态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教育股的影响是一个孤立的、单独的事件,不是一个连续性、蔓延性的事件,不是对所有暴利行业、对所有资本都普遍绞杀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的担心也会渐渐消散。4、即使是之前特别看好港股的基金经理给出的信号,也是建议大家谨慎。别那么不当回事,马上继续抄底港股没有那么大把握。虽然现在空间(股价)的消化已经比较完备了,也就是说大家觉得不需要跌这么多,但是从时间上还没消化好。
5、这次教育股里面受伤最大的就是一级资本。后续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观察,但是从情绪上肯定会发展到二级市场,这个过程可能还没有结束。一级资本一旦持有股权,持有的周期至少5年以上,政策的不连续性会使这类资金极其恐惧,他们就不太愿意再花钱去投中国的PE和VC项目。6、A股的基金经理反而是所有人里最笃定的。而且他们相信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会更好,对流动性也比较放心,也不是很担心估值。他们的整体态度,比不少人理解的要更乐观一些。
A股的基金经理们非常一致、明确地认为,这次事件和调整不足以改变市场的运行格局。电动车上游、半导体和军工,仍旧是他们认为比较好的行业。尽管涨幅比较大,但是确实行情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态度。
另外,他们对整个消费类板块相对谨慎,有不少希望把消费的仓位逐渐挪到景气度更好的赛道上去。
为什么市场反应如此剧烈?
最近外资减持比较大的三个行业,电商、互联网社交和教育。其中主动型基金对中概股的减持幅度比较大,被动型基金对香港市场的减持幅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对A股的减持幅度还不是很明显,但是确实是出现了一些对白酒税等等各种担心。
这种担心的蔓延,主要是觉得中国的政策对资本会形成非常大的压制,尤其是利润比较高的暴利行业。中国去效率、挺公平的姿态,会不会使得相当多的行业的ROE看起来不像这么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担心。
尽管这两天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反弹,但是累计的跌幅是比较大的。大概几周前,猫头鹰对港股基金经理进行了一轮调研,当时得到的是港股基金经理们的一致性结论,他们对港股的信心非常高。认为港股公司条件好,性价比非常高,完全没有泡沫,进入了很大的价值区间。
但现在这个判断的逻辑遭到了破坏。大家普遍特别担心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持续性的影响。
港股跌这么多,可以抄底了吗?
我们通过对QDII基金经理的调研,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点,港股和中概股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美国交易所对中概股的措施,包括创业公司不能在美国上市、海外主动型基金经理仓位系统性的下降,这个过程可能会使得港股产生风险联动效应。
第二点,滴滴事件、蚂蚁事件和教育股事件,让海外整体对中国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担心开始蔓延。这个蔓延很难马上结束,至少很难再次乐观起来。
第三点,我们了解到的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关于一级市场。在很多平台类公司里,一级资本参与度是非常高的。因为有先例在先,美团、腾讯等等都特别成功。
一级市场是美国资本和中国资本的连接器,教育股事件和其他涉及安全公司不能赴美上市,都导致一级市场赚钱套路失效,一级市场血流成河会快速传染到海外和香港投资者,甚至传染到内资投资者,这一路径会导致赎回潮和母子困难,从而导致中概和港股进一步失血。
这次教育股里面受伤最大的就是一级资本。后续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观察,但是从情绪上肯定会发展到二级市场,这个过程可能还没有结束。
一级资本一旦持有股权,持有的周期至少5年以上,政策的不连续性会使这类资金极其恐惧,他们就不太愿意再花钱去投中国的PE和VC项目。
第四点,从外资减持港股的目标来看,这个事件之后,普遍意义来说,会使得相当多的完全离岸的资本,将港股的权重普遍下调到15至20%。这个幅度其实是不低的。当前完成下调的幅度,可能是完成了目标的60%至70%左右。
从我们对外资的了解来看的话,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直到完毕。即使政策有非常大的转向,它也不会增持。它可能会比较长的时间维持在低配的水平,一般一年调整一次。
第五点,我了解到的一些基金经理的看法是,虽然现在空间(股价)的消化已经比较完备了,也就是说大家觉得不需要跌这么多,但是从时间上还没消化好。
整体来说,即使是之前特别看好港股的基金经理给出的信号,也是建议大家谨慎。别那么不当回事,马上继续抄底港股没有那么大把握。
外资怎么看A股?
外资对A股的态度其实是不确定的。核心原因是他们在A股的持仓品种和在港股持仓品种差异特别大,港股其实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A股是以消费为代表的。至少目前来看,并没有明显下调对中国消费股的看法。
当然有一个小的担心点,就是关于白酒。一方面白酒本身的基本面、增长幅度有一些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白酒税,这个可能会使大家有点担心,一时半会儿这种担心结束不了。
我们也跟海外的大机构聊了,他们给出的观点是,一时半会儿不会扭转现有的判断,还需要时间来消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的担心也会渐渐消散。
目前当局的表态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教育股的影响是一个孤立的、单独的事件,不是一个连续性、蔓延性的事件,不是对所有暴利行业、对所有资本都普遍绞杀的事件。
基金经理们认为,这反映了几个点:一是说明我们的政府是重视市场反应;二是说明重视外资情绪;三是说明反应速度非常快。两天的市场调整后马上就有反应了。
A股的基金经理是这次最不慌的一群人
其实A股的基金经理是最不慌的一群人。大家觉得这次是被港股带下来了,也没那么大影响。
相当多的A股基金经理,他们不认为在教育股上出台大政策是一个错误,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认为这确实有风险,确实应该着手去处理,不能让这些教育的公司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压制,至少不希望压制的时间太长。
所以说,A股的基金经理反而是所有人里最笃定的。而且他们相信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会更好,对流动性也是比较放心的,也不是很担心估值。他们的整体态度,比不少人理解的要更乐观一些。
A股的基金经理非常一致明确地认为,这次事件和调整不足以改变市场的运行格局。电动车上游、半导体和军工,仍旧是他们认为比较好的行业。尽管涨幅比较大,但是确实行情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态度。
另外,他们对整个消费类板块的话相对谨慎,有不少希望把消费的仓位逐渐挪到景气度更好的赛道上去。
以上是整体的态度。不过我也了解到,有些专户的基金经理其实有在做一些降仓的动作。他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