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电影《黑三角》拍摄于年夏,女主角之一的于秋兰(本名陈小芳),其饰演者刘佳,当时十六岁,刚考上黑龙江艺校。剧组前来选角,选中她来饰演于秋兰,工人文化宫的钢琴伴奏,二十多岁。
于秋兰(陈小芳),刘佳饰演。
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距,通过化妆弥补。刘佳相貌正气,塑造过不少嫉恶如仇的影视形象。
本片中的于秋兰,会弹琴会唱歌;上次讲的电影《泉水叮咚》里,陶雪莉是音乐学院毕业生,会弹琴会作曲,都是朝气蓬勃、富有才华的年轻人。
不同的是与她们相关的两位年长的女主角,陶雪莉的姑妈是亲切慈祥、富有责任心的退休幼儿园教师,而于秋兰的养母,则是潜伏多年的女特务。
(一)
漆黑的室内,电筒光缓缓扫过,先照出左上角“绝密”二字,灯光下移,又照出“人防工程”字样,显然,这是一份绝密文件。
文件被翻开,有人举起相机,逐页翻拍。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室内情形一览无遗,不光有文件,还有两卷图纸,那人戴了手套,桌边放着一只黑色手提包。
镜头一转,两辆挂斗摩托车载着六位民警,风驰电掣一路行驶,来到一处特务窝点。
枪战后,抓住受伤的特务,告知他——“你们的03号特务网已经完蛋了,交出机密。”
岂料那特务说:“机密,你们已经拿不到了。”
显然,情报已被转移。
入夜,公安局里,高洁和卢德庆正在监测接收特务的密电码。
与此同时,国外特务机关也在接收密电码。
高洁将破译后的特务密电交给洪局长。
卢德庆认为这个“货”指的就是“机密”,并且尚未出市,洪局长判断这份密电是发给境外特务机关的。
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
1)怎么在松滨市找到这份微缩胶卷?
2)那些潜伏的特务是谁、在哪里?
洪局长立刻打电话,召回正在31号兵峰指挥所的侦察科长石岩。
(二)
正在碰杯的两人,片中并未出现姓名,只以军衔相称:左边的是“少校”,右边的是“少将”。
碰杯后,少将告诉少校——“你知道,中国人正在深挖洞,我们需要知道地下发生的秘密呀。所以,这一份情报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把那些洞都变成为他们的坟墓,我们是要花大本钱的呀。”
但是,不能立刻直接派人去取情报,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曾在中国呆了十年,深知其“反奸术”之高明。
为此,他设计了一套“连环计”。
(三)
火车站松滨站,一名男乘客出站。
转眼,他的身份及行程已被石岩掌握,并报告了洪局长。
邢祥,入境后直奔松滨市,一路无其他接触。
这个邢祥,就是少将派到松滨市取钥匙的。钥匙派什么用场?
打开装“货”的“库”。
夜里十点半,邢祥在4路公交车站等车。车来了,他拖在最后上车,上车前,打量四周没人,随手将一张纸片贴在电线杆上。
一路跟踪其后的李虎,将纸片取回,交给了石岩。
纸片上写——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行人念上一百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原本是家里有尿床的小孩,大人采用此种“意念疗法”,只在部分地区流行,电影放映后,全国家喻户晓。
不同的是,电影里特务贴的这张纸片上,还有落款:老二,“夜哭郎”三字一侧,又画了三只黑三角。
第二天一早,这张纸片又回到了电线杆上。
高洁化装侦查,扮作公交车售票员,在站台上一边售票,一边注意电线杆那边的动向。果然,有两个男子,议论起纸片上的内容。
其中一人说,要是这样有用,他也能当大夫了。
右边白衬衣
这个男人几天前刚从松滨码头下轮渡,手上拎着一只黑色手提包,手提包很平常,只是上面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锁。
他的身份,公安机关尚未掌握。
(四)
江边人来人往,江上有游船,岸边有售票亭。
不远处,还有一个每天来卖冰棍儿的老太太。这会儿,她点数手中的硬币,发现混进了一枚小铁片,有一面上画了个×。
老太太笑笑,说“一根冰棍儿没了”,随手将小圆铁片一扔。
邢祥今天也来江边晃了晃,之后去了动物园,又在那里的长凳上坐下歇息,拿出饼干来吃。
一边吃,一边打量四周,趁没人,悄悄从凳子底下摸出一枚长钉。
拔下钉头,空心的钉身里卷着他要的东西——一张配钥匙的单据。在钥匙店,他取到了钥匙。
跟踪他的李虎,发现他再度离开旅社后,直接买了去木里斯的长途汽车票,上车走了。
洪局长、石岩、卢德庆分析了这一情况,觉得他只拿到了钥匙,并未取得情报,最终洪局长决定放他走。
然而,没多久,就在距北部边境45公里的铁路旁,发现了邢祥的尸体,两把钥匙不见了。
原来,按照少将的计划,少校在国际列车上从邢祥手里拿到钥匙后,就将他击毙,而后推下了车。
既然钥匙的重要性已经凸显,那么接下来就查配钥匙的人。
↑看姜师傅身后的锦旗。
石岩钥匙店的姜师傅那里得知,来配钥匙的,是个女的:二十四、五的年纪,高个儿,短发,大眼睛,手提红花塑料兜。
任务立刻布置下去,去各单位查找类似人员。
在市妇联,有人提起工人文化宫的钢琴伴奏于秋兰,符合这一描述。石岩立刻到文化宫取得于秋兰的照片,拿去给姜师傅辨认,果然她就是来配钥匙的人。
但是,她会是特务吗?
经过一番调查走访,于秋兰的疑点消除,同时,也查清了她的身世。
于秋兰本名陈小芳,年,敌人将其父母杀害,把两岁的她交给特务,作为长期潜伏的掩护。
这个特务,就是卖冰棍的老太太,于黄氏,原名黄秋兰,代号:25,外号:水鸭子。
得知真相后,陈小芳泣不成声。钥匙是于黄氏让她去配的,回来她把单据交给于黄氏,于黄氏说慢慢自己去拿。
(五)
陈小芳心情沉重、神思恍惚地回到家,于黄氏装作不在意地问她去哪儿了,之后又让她早点休息。
而她自己呢,回房后,拿出小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只镶翡翠耳环,看着耳环,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她的情夫郎景田过来跟她说,要她潜伏下来,还给她找了一个小女孩作掩护,名字也起好了,就叫“于秋兰”,说着,顺手从她耳畔取下镶翡翠耳环,告诉她,会有人拿着这只耳环来找她。
结果,是那个少将将她找去,拿出了耳环。
他们要撤离中国了,让她潜伏下来,还说:“我们干这个,都是为了上帝,上帝是不会吝惜金钱的。”
她轻蔑一笑,说:“为了上帝,我不干。为了搞垮他们,恢复我们的天堂,我干。”
少将交给她半付扇坠、一把钥匙;潜伏二十多年后,根据指令,她又配了两把新的。
想想这么多年过去,她忽然有点懊悔。但也仅此而已。
这天,陈小芳收到好友姚桂香寄来的画报,打开看时,发现其中一页的图片下面,有三只黑三角,她立刻把画报拿到公安局,交给了石岩。
与左侧正常画报对照。
石岩认为,“这里可能有显微联络”。
经技术处理后,发现最后一只黑三角里,隐含郎景田的照片。洪局长判断,这个郎景田就是来取情报的人。
寄画报给陈小芳的姚桂香,在《北方画报》社工作,经查也没有问题。
做过手脚的画报,是少将让少校交给他们的外交人员,而后让不知情的姚桂香寄给陈小芳。
洪局长很气愤,敌人居然“利用民用邮政干这种卑鄙勾当”。
石岩提出,趁此机会,打入敌人内部,截住情报。洪局长同意了。
(六)
陈小芳把画报拿回家,像往常那样,剪下图片,将剩余的边角扫在一旁,包括那条有三只黑三角的纸边。
于黄氏将它捡走,看到了接货人的照片;少将必须确定境内特务看到接货人照片后,才会派他入境取情报。
那么,于黄氏要如何传递消息呢?
江边,是特务们的接头总地点,连最开始那个拎红挂锁黑色手提包的人,这阵子也来这儿下棋了。
常来江边的特务,除了于黄氏,还有出租车司机孙福。于黄氏把那条纸边粘在冰棍儿上,卖给了孙福。
孙福回家略作处理,用放大镜看到了黑三角中隐含的照片。
郎景田的照片已经被替换成石岩的了。这个错误的消息又被传送到情报持有人那里,也就是最初那个拎红挂锁手提包下轮渡、后来又在江边下棋的人。
这个人外号“猫头鹰”。他在看过照片后,到于黄氏那里买冰棍儿,于黄氏看了他递过来的“硬币”,画了三角记号的小圆铁片。
起身走到孙福那里,又递给他一根夹了纸条的冰棍儿,让他发报给境外特务机构——“见到老三照片”。
少将接到密电,就派郎景田回国取情报,但是,并未告诉他是什么情报,也不让他问。
只告诉他,在拿到半付扇坠后,于当天下午四点半去古炮台,见到拿着另半付扇坠的人,就对暗号。
对方说:曲径通幽处。
你就说:禅房花木深。
*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郎景田从海里潜水,上岸后,又从一个偏僻的山洞出来,打算悄悄入境,不过还是被巡逻的边防军发现了,只是距离太远,逃脱了。
巡逻小队的人员配置:边防军+民兵。
(七)
石岩他们得知郎景田已经入境,却又失了踪迹,决定提前跟孙福接头,弄清机密究竟在谁手里。
接头后,石岩拿到一张骨灰盒存放证,背面还写了“明早十点”四个字。
第二天上午十点,石岩在松滨市火葬场寄放的骨灰盒里,取出半付扇坠。他的举动,被躲在架子后面的于黄氏看得一清二楚。
郎景田知道自己被冒名顶替后,决定尽快跟猫头鹰联系,拿到东西,立刻回去,不然,就算两人逃出境,少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
于黄氏呢,就让孙福按时发出报安信号;猫头鹰见信号才会去交货地点。
报安信号是什么样的呢?
孙福在出租车前车窗上放一包猫牌香烟。
得知信号发出后,于黄氏给了他一根毒冰棍儿;孙福开车途中毒发,被跟踪其医院抢救。
她自己也准备外逃了。出逃前,她还要毒死陈小芳,见毒药没起作用,又打算枪杀她。不过都失败了,她的毒药已被替换,子弹也早被卸下,公安民警和群众冲进来,把她抓了。
(八)
猫头鹰来到古炮台废弃的工事里,见了郎景田,觉得他不是照片上的人,尽管郎景田又是解释、又是给他看钥匙、又对出了暗号,但是他拿不出另半付扇坠,猫头鹰还是不相信,打算离开。
两人于是扭打起来。
猫头鹰打倒郎景田后,搬开一块岩石,取出一只铜蛤蟆;郎景田见状,急忙过来抢,两人又扭打起来。
最终,他们被石岩及民警抓获,铐上了手铐。
石岩让猫头鹰打开铜蛤蟆,猫头鹰拒绝。石岩就把铜蛤蟆放进猫头鹰的上衣兜里,然后让他独自走在前面,他们在后面稍远跟着。
为什么?
因为刚才扭打过程中,铜蛤蟆掉在地上,爆炸计时开启了,除非用钥匙以一定的手法打开。
眼看时间快到了,猫头鹰只好求饶,打开了铜蛤蟆,石岩取出了里面的微缩胶卷。
连环计,破产了。
站在残破的古炮前,洪局长感慨地说道:“这是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罪证,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啊。这种疯狂的间谍活动,就是军事侵略的前哨站。我们要百倍地提高警惕啊!”
电影到此结束。
这个画面,片头片尾均有出现,不光前后呼应,更有象征意义:片尾的画面中,蓝天的面积变大,显示阴霾扫除、一片光明。
反特影片《黑三角》,当年()大家看了,只觉情节紧凑故事紧张,而对于其中的一些台词,有点不以为然,全当套话;如今匆匆四十四载过去,才发觉,这些警示的话语,句句是真。间谍并未消失,你我仍需警惕。
主题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李谷一演唱。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暖人心
清清泉水流不尽
声声赞歌唱亲人
唱亲人边防军
军民鱼水情意深情意深
哎...哎...哎...
唱亲人边防军
军民鱼水情意深情意深
顶天的青松扎深根
人民的军队爱人民爱人民
浩浩林海根相连
军民联防一条心
一条心保边疆
锦绣河山万年春万年春
哎...哎...哎...
一条心保边疆
锦绣河山万年春万年春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