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94665.html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苦老,是后辈对李苦禅的尊称,也是这位20世纪美术与教育家的人生写照。
总结自己的一生,李苦禅说:“我是终生从事美术教育和写意画的职业,人称是‘探讨真、美、善’的。但我的艺术生涯,却是大半和艰难困苦相连的。”
有人说在艺术的殿堂里居住着三类人:一类人为了面包而艺术,我们称之为“工匠”;一类人为了心灵而艺术,我们称之为文人;还有一类人,他们不止是面包或者心灵的问题,他们处在特殊的时代,特别是改朝换代、天崩地裂的时代,他们的艺术不仅仅关乎自己,还关乎民族大义与人生抱负,以艺术来表达一种文化理想。但是他们的一生,往往大半是苦难的一生,就像是潘天寿,还有李苦禅。
年11月21日,为纪念李苦禅诞辰周年,“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周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是为数不多的关于李苦禅的大型展览,展出苦老的件大写意花鸟精彩之作,构成一代宗师李苦禅的艺术人生,展期为一个月。
“欣逢盛时”的李苦禅
作为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研究馆员诸葛英良在李苦禅的画语录中选择了一句话,作为展览的结尾:“我现在八十五岁,笔下的东西总够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岁时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诸葛英良向雅昌艺术网介绍:“用苦老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并不是惊天动地的理论,却流露出苦老的人生与艺术态度,人格和艺品皆是如此朴实、真诚。”
苦老的后半生,多由儿子李燕陪伴在侧。如今李燕都已过古稀之年,虽已满鬓白发,依然喜欢向后辈讲述父亲的故事与创作。在国博现场,李燕如他的日常,穿一件醒目的红衣,抵不住数十位现场观众的热情,讲述着父亲每一件作品的故事。
“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周年艺术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摄影:康岩)
李苦禅《盛夏图》创作镜头
整个展览最值得